【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否办特色学校,办怎样的特色学校,这是当前不少学校关注的热门话题。其中涉及“特色”与“无特色”;“活动”与“课程”;“外显”与“内涵”等不同视域,对其进行哲学思辨,有利于全面育人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发展,科学地推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特色学校;创建;观察;思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1-005-02
2014年8月,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正式颁布和实施以来,学校深化了规范化管理理念,并以《标准》作为操作依据,致力于追求义务教育的价值回归和内涵发展,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学校优质、特色、均衡地发展。在此前后,往往会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看到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是特色唯上,二是避而不谈特色。其中“特色唯上”者,表现在上级检查,首问特色;学校汇报,首推特色;媒体报导,首选特色。因为特色是学校工作之亮色,最绚丽多彩,最吸引人的眼球。似乎特色不明显就不是好学校;离开了特色就没什么可以总结和介绍。感同身受之时,我追寻学校百余年发展历史,回望学校二十余年绿色教育特色建设历程,一次次追问,学校特色从何而来,初衷是什么,如何实现和深化,从哪里寻找答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国家的声音,提醒我们必须理性地对待学校特色建设,如冯友兰先生期望的那样,“传承历史发展中孕育的文化精华,并把与时俱进的教育追求融入学校发展的内涵”,使学校“培养的学生具备了从容的厚重和理性的高度,并具有独特的气质。”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步入优质均衡的理想境界。为担当这一历史责任,我们理应去思辨特色学校建设中遇到的几个主要观点。
一、特色学校与无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独特、优质、稳定、整体等本质特征,其衡量标准为特色教育让全体师生收益,并迁移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习惯和方法产生良性影响,即特色产生的品牌效应深入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文化气质的构筑层面,其经验被广泛流传,理念被同行学习,方式被一一借鉴。由此专家认为,创建特色学校是高品质教育的必然诉求,如《人民教育》记者赖配根、刘然在在报导重庆市特色学校创建经验时说,选择了“特色”,就有希望。
然而不久前,笔者仔细拜读了2016年第10期《人民教育》刊载的《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一文,其中提及李希贵校长曾庆幸自己在临近退休时终于办了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读时自然联想到李镇西校长的观点,“朴素”比“特色”更美,“良心”比“品牌”更珍贵。的确,基础教育并非专才教育,为了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学校应该提供一个全面素质发展的土壤。然而当我们细究北京十一学校的办学质量时,不难看出李希贵校长办学始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最终诉求,随着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学校各项工作的齐头并进,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发展虽然无明显差异,但各个方面的发展几近高端,这与特色学校建设所追求的“高层次公平”难道不是同一境界吗?归根到底,这些教育家们关注的是生命个体的充分发展,从追求“状元”变为“群星璀璨”,从追求“一流考生”到“一流学生”,这便是现代学校的价值回归。
真正的特色学校,就应该让每位学生都富有个性,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育漫话》作者约翰•洛克所说,孩童时代的教育是奠基性的。在他看来,教育更像一条大河,“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江河的方向发生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笔者也这么想,无论是“特色学校”还是“无特色学校”,教育之长、教育之宽、教育之动是共通的,因为教育的确是一条涌动着无数浪花的大河。
二、特色活动和特色课程
围绕特色项目组织特色活动无疑是特色建设的重要路径。有的特色活动与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生态节、美术节等活动融为一体,有的与雏鹰小队、争章活动、寻访活动等相结合。或组织项目比赛,或组织实践活动,展示特色成果。令人遗憾的是有些特色活动因缺少主题和目标,无系统的实施计划,活动内容和形式虽丰富多彩但呈点状分布,没有形成系列,影响着特色建设的内涵发展。
实践证明,特色的发展,课程是关键。因此心明眼亮的学校领导往往十分重视提炼和建构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特色课程,使课程化的活动推动优势项目效果的充分显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往往忽视多样化课程的齐头并进。李希贵校长认为,学校“如果有着越来越多的适合不同学生的课程,有着不同成长需求的学生鸟飞鱼跃的空间,我们才可以认为这些学校特色的成功。”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门课程都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校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活动优秀奖和环境宣传先进集体,并获全国“创新杯”活动优秀奖。在新课改前,学校就确立了“学历史、长知识、为环保、重实践”的特色活动主题,如环保宣传、新村垃圾桶设计、考察梅园水系、太湖蓝藻研究、领养动物园麋鹿等环保活动可谓搞得风生水起。200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学校,环保教育成绩显著。可仔细研究已开展的活动课程后发现,虽初步形成系列,但缺少课程的目标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有些课程重复交叉,呈点状分布,缺乏递进性。于是,课改以来,学校逐步建立了系统、科学、开放和动态的课程开发机制,以“绿色科技、绿色环境、绿色生活、绿色心灵”为主题建构绿色教育特色课程,并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出了“用绿色为生命奠基”的办学主张,开展生态教育整体架构的研究实践,把环境视为不同层次的生态圈,以课题研究引领,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开展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促进协同发展的研究,向全校师生渗透“心心相印、美美与共”的共生理念和生态内涵。全校教师主动迁移特色优势,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初步建构了学科拓展、环境科技、健身体育、特色艺术四个类别的拓展性课程,使校本课程逐步走向教育教学的“私人订制”,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并有所得益。实践证明,在重视特色课程的同时,学校应把看得见“每一个学生”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标志,建设多样化的课程,特色学校建设才能避免不同需求的学生被“边缘化”。
三、特色竞技与素质教育
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令人担忧的是一味追求对“外形”的打造,对特色竞技的追求。重“精英”轻“普及”,将会使特色建设失魂落魄。倘若心中充斥的是奖牌和名次,就不会产生诠释特色本质的力量和行动,看不到特色教育的核心价值,也就无法超越知识和技能本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摒弃功利性的显性效果,回归特色建设的价值维度,才能让特色服务于学校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如学校在绿色教育中,老师们关注的不仅是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更应注重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担当;对动物、植物生命的珍爱和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对环境科学的热爱及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绿色教育承载学生心灵的成长。对教师自身而言,追求的应是高贵的灵魂、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和健康的心理。在自然、和谐和人性化的进程中,海纳百川,包容差异,合作共生,走向人际友善、天人和谐的人生境界。教师一旦有了这样的境界,特色教育就能让每个学生获得带得走的美好,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由于一个学校所特有的东西,由那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他的脸上就印着一个商标、一个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因为孩子的心灵和未来,才是特色教育最应关注的,这是我们教育的良知所在。”
论文作者:冯晓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特色论文; 学校论文; 课程论文; 特色学校论文; 学生论文; 的是论文; 环境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