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房颤的效果观察论文_王学发

(济南市钢城区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 山东 济南 271103)

【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并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胺碘酮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房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44-02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氧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患者患病后多表现在胸骨后剧烈疼痛,且心肌梗死极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房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常伴合并房颤,持续性房颤会导致患者心脏功能加剧恶化,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1],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有效的控制房颤率是临床治疗中的关键。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最为常用药物是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本文将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作为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有患者28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年龄为(48±5.7)岁,心功能I级11例,Ⅱ级9例,Ⅲ级8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年龄为(51±6.3)岁,心功能I级13例,Ⅱ级10例,Ⅲ级5例。56例患者经过诊断均确诊为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排除其他原因引起房颤的患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镇静、吸氧等常规基础治疗。

参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上采用普罗帕酮(生产单位: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1809)70mg加入20ml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缓慢静注,20分钟后若未出现效果则可进行重复注射,每日最高用量不得超过0.35g。静脉滴注同时患者每日口服600mg,分三次服用,每日于饭后服用。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上采用胺碘酮(生产单位: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3843)150mg加入30ml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60分钟后若无明显效果则可重复该剂量,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剂量[2],静脉滴注每分钟0.5~2mg。静脉滴注的同时患者每日口服0.2g,每天三次,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整用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包括痊愈、有效以及无效。痊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心率情况恢复正常水平。有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心率情况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无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心率为达到正常水平,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并出现了加重的现象。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心率过缓以及血压下降。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记录。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例数+心率过缓例数+血压下降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71.43%),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最为常见的病症,主要症状为心率失常,房颤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在一定程度升加重了患者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情况,造成心肌坏死,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及时进行有效的转复为窦性心律对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3],临床中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药物治疗,本文主要分析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的治疗效果,分为两组进行试验,实验组采用胺碘酮药物治疗,参照组采用普罗帕酮药物治疗,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野.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v.16(12):105-106.

[2]艾松茂.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7):37-38.

[3]方小赛.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v.31(09):49-50.

论文作者:王学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  ;  ;  ;  ;  ;  ;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房颤的效果观察论文_王学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