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浙江省桐乡市民营企业为例_面板数据论文

民营企业Ramp;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对浙江省桐乡市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桐乡市论文,民营企业论文,浙江省论文,业绩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52(2007)07-0102-11

一、引言

二十多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在浙江,上海以及苏南一带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在整个区域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它的性质也由过去的“辅助部分”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态势稳步向前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它在吸纳劳动力,增加税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国家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日益关注,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也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政策支持。早期的民营企业通常由国有企业产品生产转移而建立,因此规模小,技术落后,但是经历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和发展,民营企业逐渐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开始借助技术进步提高自身生产力。时至今日,民营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整体规模逐渐壮大,但实力仍不强。据统计,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只有87家进入,占17.4%,虽然数目仍不大,但较上年增长了1.6%。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民营企业毕竟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外部发展环境还是内部管理,都存在许多问题,如市场准入、金融支持、政府职能转变、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诚信建设等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产品同质化的到来,民营经济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浙江的鞋、打火机、纺织品都受到欧盟及美国的反倾销指控,在俄罗斯、意大利还发生过焚烧温州鞋的案例。这一切都要求中国民营企业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事实上,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已经设立起自己专门的R&D(研究和开发)部门;一些民营企业虽然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但也开始对R&D进行投入;一些民营企业没有开始进行研发,但是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也在考虑是否进行R&D投入。上述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基本事实: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具备竞争力,它的产品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研发属于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这就是所谓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讨论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就是从一个侧面讨论自主创新能力,这也是本文的初衷和兴趣所在。关注民营企业的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无论是对政府政策指导还是企业自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对民营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讨论R&D投入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用R&D投入强度作为民营企业的R&D投入指标,试图通过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R&D投入与民营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

研究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其中,一些学者研究企业R&D投入对企业研发专利个数的影响(Hausman,Hall,Griliches,1984;朱平芳、徐伟民,2005);有些则研究R&D投入强度与企业销售增长的关系(William N.Leonard,1971);还有研究R&D投入的边际收益率(Edwin Mansfield,1965)。在国外由于微观数据的可得性,对私人企业的研究较多,Jora R.Minasian(1969),Edwin Mansfield(1965),William N.Leonard(1971),Ben Branch(1974)等都做过相关方面的研究,他们利用美国丰富的微观统计数据从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都支持了企业R&D投入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的结论。但是在中国,上述不同的研究方法大都限于宏观数据或是在大型工业企业或是上市公司中的运用。

综观国内关于研发投入的文献,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种:第一种类型,利用宏观数据。利用宏观数据分析国家或省级研发支出对国家或该省国民经济的影响,或者研究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研发支出对其产出的影响。蔡虹等(2004)把各省当期的研发支出和前几期的研发支出通过代数运算综合成一个因子作为研发投入指标;而何玮(2003)则把一个两年累积的研发支出变量作为研发投入指标,何玮指出在大型工业企业中,研发支出大致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对企业的产出存在影响。然而,在宏观层面进行讨论或是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个体企业没有多大指导意义。通常来说,民营企业的历史不长,所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能力几乎空白,但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很快,所以其研发投人往往是通过专利购买或者与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来完成,其特点是投入的频率大、周期短。考虑到民营企业的特点,对国有或是集体企业的研究结果一般并不适用于民营企业。

第二种类型,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公司信息,分析研发支出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梁莱歆、张焕凤(2005),程宏伟、张永海和常勇(2006)选取的样本都是上市公司,他们在文章中均以R&D投入强度作为研发投入指标,但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却是不同的,而且集中在R&D投入对企业业绩影响的滞后性方面。梁莱歆等认为R&D投入的产出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一般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对企业利润作出贡献;而程宏伟等人的结论却是研发投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逐年减弱,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在投入之后的1~2年中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滞后性。虽然上市公司中不乏有民营企业,但是它们却不是中国一般民营企业的代表。原因是公司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能上市,而我国的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没有上市,有些民营企业虽然达到了上市的标准也没有上市。即使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量在国内首屈一指的浙江省,这些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在浙江省民营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当的小。因此,对上市公司研究得到的经验结果对民营企业的指导作用也非常有限。

上述文献的另一个缺点是虽然以往的研究样本中不乏年度数据,但是学者们通常都采用横截面数据方法或者时间序列方法进行研究,却没有利用能给出更多信息的面板数据方法进行研究。

由于微观数据的缺乏,研究中国民营企业R&D投入和企业业绩相互关系的工作甚少,即便存在一些关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文章,也大多集中在定性分析,计量分析的方法并不多见,因此,利用微观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理论模型和数据;第三部分,给出本文的核心部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则是本文的结论。

二、理论模型和数据

(一)理论模型

模型中用民营企业净利润率表示民营企业业绩。影响民营企业业绩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将忽略一些次要因素,选取一些主要因素看它们对民营企业业绩的贡献。首先民营企业的R&D投入强度将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并且我们认为任何一项先进的技术从开发或购买到转化为促进企业生产的先进生产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把它在企业中进行普及推广和实践运用。因此,新的R&D投入在投入初期的作用不会马上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即R&D投入对民营企业业绩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这个观点与上述大多数文献是相同的(何玮,2003;梁莱歆、张焕凤,2005),不同的是我们针对的将是民营企业这一群体。究竟滞后多长时间的R&D投入强度会对民营企业业绩产生影响,在第四部分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将给出答案。除了R&D投入外,影响民营企业业绩的因素还有民营企业雇用的研发人员比例。研发人员对于民营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研发人员代表企业中较高的生产力,高的生产力带来高的产品利润;另一方面,研发人员属于高素质人才,企业需要支付较高的工资把人才留住,因此,研发人员比重越多,企业支付的工资也就越多,成本越高。此外,民营企业的资本投入对资本密集型的民营企业业绩会有重要贡献。民营企业业绩还与每个民营企业自身的一些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有关,这些特点包括了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管理水平等等,在模型中,我们会体现这些特点。

我们既不采用横截面数据模型(cross-section data model),也不采用时间序列模型(time-series model),而是建立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 model)。面板数据模型与传统的横截面数据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使用面板数据能够增加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得到较多的样本观测值,增加自由度并且减少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其次,使用面板数据能够控制不同观测个体的异质性,如前面提到的不同企业的管理水平等,这是横截面数据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不能做到的;最后,使用面板数据能够构造更复杂的行为模型。

鉴于上述理由,我们的研究模型如下②:

(二)数据的解释及其处理

浙江省桐乡市民营企业的相关数据,来自于当地统计局。我们得到的原始样本是39家民营企业,数据的时间涉及到2003年,2004年,2005年以及2006年,但是由于统计中的疏漏等原因,有些企业在这四年中的某些季度数据缺失。我们最终得到21家民营企业在2003年到2006年共14个季度③的完整面板数据。

我们用民营企业净利润率作为企业业绩(p)。解释变量有:研究和开发人员比重(erd),R&D投入强度(rdi),滞后j个季度的R&D投入强度(rdilj),上期企业业绩(pl[,1])。

上述各个变量是通过以下处理得到的:

p:企业净利润总额/企业总收入;

erd:企业研发人员总数/企业职工总人数;

rdi:企业研发投入/产品销售收入。

由于统计疏漏等原因,我们没能得到桐乡市民营企业资本投入的数据,如果把资本投入变量去掉,则会造成较大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我们用该企业上一期净利润率(pl[,1])作为企业资本投入比例的代理变量(proxy variable),因为企业的上期利润将是当期资本投入的资金来源,两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样(1)式就可分解为④:

三、实证分析

(一)相关系数分析

表1是我们所使用数据的统计特征,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包括民营企业净利润率(p),研发人员比重(erd),研发投入强度(rdi)等变量的描述统计量,包括样本大小、均值、最大值以及最小值。通过表1我们发现民营企业滞后1期到4期的R&D投入强度的均值与当期的R&D投入强度的均值相差不大。表1中净利润率中有负数存在,说明某个企业该季度亏损。

表2是2003~2005年同一季度R&D投入强度的一个变动趋势。表2中同一季度的R&D投入强度均值是逐年递增的,年均增幅达到13.3%。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营企业对R&D投入的重视在不断加强。

通过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检验民营企业的R&D投入对企业业绩作出的贡献。表3给出了(2)式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资本替代变量(pl[,1])与民营企业业绩(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87,对于桐乡市的民营企业而言,资本投入与企业利润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表4是(3)式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中民营企业业绩(p)与各项企业R&D投入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仍都在0.1以下,其中我们可以看出滞后3期的R&D投入强度对民营企业业绩的影响最大,即R&D投入在投入后(包括投入当期)的第四个季度将发挥最大的作用。综合来看,R&D投入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40.7%,可见,R&D投入对民营企业业绩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从表3和表4中,我们发现研发人员比例与当期R&D投入强度及其滞后项间相关性都在0.2以上,通过进一步的检验,我们发现研发人员比例与当期R&D投入强度及其滞后项间具有多重共线性。因此,(2)式和(3)式就转化成(4)式和(5)式。

我们关注民营企业的R&D投入强度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国际上一般认为,企业研发费用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2%才能维持生存;研发费用达到销售收入的5%才具有竞争力。我们不妨依据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浙江省桐乡市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从表5我们可以看到,桐乡市民营企业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的中位数以及平均水平都在5%以上,可见桐乡市50%以上的民营企业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了5%。因此,均值意义上讲,桐乡市民营企业是比较具有竞争力的。在上面的相关系数分析中我们看到,R&D投入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综合相关性接近41%,也就是说,通过考察R&D投入强度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R&D投入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力。下面我们将进行回归分析,比较回归分析结果与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

(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面板数据回归分为随机效应(random effect)回归和固定效应(fixed effect)回归。随机效应回归假设个体不可观测的特征与解释变量不相关,

表6是我们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中共有5个回归方程,每个方程对应一个列,表6第一列即为(4)式,方程(2)至方程(5)对应为表6中的二到五列即为(5)式。五个方程中只有方程(1)使用了固定效应回归,其他方程都用了随机效应回归。这种做法是基于方程(1)的Hausman检验⑤结果是=104.27,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其临界值是5.99,因此拒绝原假设,即用固定效应回归比用随机效应回归得到的结果更有效,因此仅列出固定效应的结果,类似地,对于方程(2),Hausman检验的结果是=0.14,同样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即用随机效应回归比用固定效应回归得到的结果更有效,我们列出随机效应的结果。

方程(2)至方程(5)分别加入了不同的R&D投入滞后项,其中rdil[,1],rdil[,2],rdil[,3],rdil[,4]分别表示滞后1~4个季度的R&D投入⑥。我们发现,方程(1)至方程(5)中当前季度的R&D投入强度(rdi)在五个方程中都对企业业绩有正效应,但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效果都不显著,并且随着滞后项的不断加入,这种正效应变得越来越小。在会计实务中,有人把R&D投入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的,属于管理费用中的一项,有人把R&D投入看成是一项资本性支出。无论是管理费用,还是资本性支出,会计实务中R&D投入都是当期企业的一项成本支出,但是进行投入的目的是获得收益,如果一项支出带来的收益大于支出本身,那么我们就说这项投入是优质的,从表6的回归分析结果中看到当期R&D投入与企业利润之间的正相关性,我们可以判定民营企业的R&D投入是一项优质支出。

方程(2)至方程(5)中民营企业滞后1~4个季度的R&D投入对企业当前季度业绩都产生正的影响。在方程(5)中,R&D投入强度及其滞后项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呈现一个倒U型。即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在某期增加研发投入强度1%,能使本期的利润率增加0.348‰;同样是这增加的1%的研发投入强度,到了第二个季度,使得民营企业利润率增加0.367‰;第三个季度,利润率增加0.474‰;第四季度,利润率增加0.666‰;第五个季度,利润率增加0.507‰。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研发投入当期到投入后(不包括投入当期)的第三个季度,R&D投入强度对民营企业利润的影响不断增加,从0.348‰。增加到0.666‰,R&D投入在其投入后的第三个季度之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开始下降。这与表3中的相关系数分析具有一致性,滞后三期的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最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滞后项中,只有第三个R&D投入滞后项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是显著的,意味着增加1%的R&D投入强度,四个季度之后(包括投入当期)将带来净利润率显著增加0.067个百分点(其他因素不变)。但是通过对滞后1~4期的研发投入强度进行联合χ[2]检验,我们发现,研发投入滞后项对企业业绩是有显著贡献的。检验的结果是(4)=11.03,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为9.49,因此我们说检验结果是统计显著的;(5)=11.03(包括当期研发投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也是统计显著的,也就是说,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业绩具有显著影响,这与前面相关系数分析结果相一致。根据方程(5)中得到的回归系数,我们计算出R&D投入强度滞后项对企业净利润率影响的总效应是0.2014,如果包括当期R&D投入强度前的系数,那么R&D投入强度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达到了0.2362。也就是说,在其他各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增加1%,5个季度之后(包括投入当期)会带来民营企业净利润率累积显著增加2.362‰(其具体含义是:对于目前浙江省桐乡市民营企业来讲,研发强度的均值为0.0509,净利润率均值为7.96%,若在此基础上企业增加研发强度1%,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净利润率会提高到8.2%)。

根据方程(5)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R&D投入在其投入之后(包括投入当期)对民营企业利润率产生一个倒U型的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的周期不超过5个季度,如果按单个季度来看到话,R&D投入对企业业绩具有显著影响的是投入后的第三个季度,此时也是R&D投入对企业业绩发挥最大作用之时。以往关于大型工业企业或国有企业的研究,R&D投入通常会在投入后的1到3年才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梁莱歆、张焕凤,2005;程宏伟、张永海和常勇,2006),国外研究私人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作用甚至有长达10年之久的(Leonard,1971),但是民营企业R&D投入在一年之内便对企业业绩产生显著影响,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民营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投入频率大、周期短的特点。

四、结论

从上面的相关系数分析以及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中,我们看到浙江省桐乡市民营企业的R&D投入在其投入后(不包括投入当期)一年之内对企业业绩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呈现一个倒U型。倒U型的最大值出现在研发投入后的第三个季度。通过对当期研发投入强度及其滞后项的联合检验,我们发现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业绩具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各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增加1%,5个季度之后(包括投入当期)企业净利润率累积显著增加2.362‰⑦。对于目前的浙江省桐乡市民营企业来讲,研发强度的均值为0.0509,净利润率均值为7.96%,若在此基础上企业增加研发强度1%,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净利润率会提高到8.2%。可见,对于民营企业来说,R&D投入对于企业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比起上市公司中R&D投入对业绩的影响还是相对较小,原因有多种:可能是由于企业规模效应所致;可能是企业原始积累所致;也可能是桐乡市的民营企业还没有真正走上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企业生产力的道路。同时这也说明民营企业虽然引进了一定的科学技术,但是对于如何把引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生产力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技术进步提高自身生产力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7-3-16

注释:

①R&D(研究和开发)投资是指统计年度内各执行单位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它包括实际用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②类似于William N.Leonard(1971)构建的模型。

③其中2003~2005年各四个季度,2006年的第一、第二个季度。

④加入研发投入强度滞后项时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把利润率的滞后项去掉。

⑤每个方程Hausman检验的结果都是在5%显著性水平下检验是否显著。

⑥滞后第5个季度的R&D投入对民营企业业绩没有显著影响且为负数,我们就不再给出回归方程。

⑦需要指出的是,实践应用中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并不一定是无限增加的,而应控制在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范围之内,但是到达这个时期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讲还很漫长,实证分析中我们也试图加入研发投入强度的二次,三次项,但是得到的回归结果都不显著。因此企业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对于目前这一时期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讲,增加研发投入是提高企业业绩的有效战略。

标签:;  ;  ;  

民营企业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浙江省桐乡市民营企业为例_面板数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