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_谢颖玉

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_谢颖玉

(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患者1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率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内科治疗,其治疗价值较高,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并降低了死亡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诊内科;临床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089-01

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生频率最高的并发症通常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之前基本没有任何明显征兆,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以及肢体麻木的感觉。在激动情绪下、兴奋情绪下极易发病。针对于高血压患者出现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本文通过采取院前急救诊治的方式开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实验细节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患者1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治疗方式为基础,增加院前急救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第一,医护人员来到现场详细询问患者的过往病史,做好现场诊断工作,通常情况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失语等状况,这种状况下很难和医护人员开展交流。将患者接至医院内,使其呈现卧床状态,避免周围环境过于嘈杂打扰患者的休息。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并了解患者瞳孔变化以及意识是否清醒。使患者的呼吸道始终保持通畅效果,如果呼吸道内出现分泌物必须做好清理工作,必要时给予患者吸氧,达到90%的动脉血样饱和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高于正常体温的现象,应对其采取降温治疗,一旦温度得到下降,患者大脑耗氧量将不断降低,脑细胞在这种状况下将得到逐步恢复;第二,做好患者口腔、气管中的分泌物清理工作,采取吸痰护理方式,针对于呼吸稳定的患者进行鼻腔鼻导管吸氧,舌体后坠的患者采取口咽通气管和面罩给氧的方式,呼吸衰竭的患者应采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气囊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必须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第三,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这种操作有利于控制颅内压,从而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第四,针对于脑出血患者应避免对其进行搬动。然而120急救必须将患者及时运送至医院,不可避免需要搬运患者。这种情况下应保持患者头部呈现固定,搬运以平行的状态稳步推进,搬运动作必须轻柔缓慢。转运患者时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头部通常高于脚部,头部保持太高20-30°的标准,头部方向应和救护车行驶方向一致。急救车行驶过程中必须保持平稳的车速,尽量避免颠簸以及紧急刹车,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患者颅内压不稳定,直接加重患者病情。第五,迅速为患者建立治疗绿色通道,急救车到达医院后应将患者立即转送至相关科室开展治疗,必须实施急性期专科治疗。第六,高血压性脑出血部位如果没有发生后续出血状况,不需要给予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可以选择在发病早期3h内给予患者抗纤溶药物,例如6-氨基乙酸或止血环酸等。第七,针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血管源性脑水肿进行有效控制,患者脑出血48h之后,是脑水肿的最高峰值,通常将持续3-5天以上水肿才能得到消退。脑水肿将造成颅内压(ICP)升高,也可能诱发其他脑病,大多数发生脑出血的患者常常由于脑水肿而导致死亡。为患者注入皮质类固醇能够缓解脑水肿现象,使患者的ICP得到明显降低,起到根本性预防脑水肿以及其他脑病的作用。有必要结合患者具体临床症状决定选择哪种药物。第八,发生急性脑出血时,患者血压将升高,这是人体为了应对颅内压升高状况正常脑血流的脑血管实施的自动调节模式,对于这种情况下的血压升高是否给药目前仍然有待商榷,如果给予降压药将导致患者脑血流量发生改变,直接导致低灌注或者脑梗死现象,如果不给于降压药将导致患者血压继续升高,直接造成脑水肿继续恶化。应保持患者血压舒张压处于100mmHg水平,然而必须重视分支个体是否对降压药物过于敏感。患者急性期过后能够采取药物进行血压控制的治疗。

2结果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率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极易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现象,大量患者时常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患者由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导致死亡。高血压性脑出血一旦发病,病情十分严重,病死率较高。患者发病后如果没有立即送至医院救治,没有接受院前早期急诊治疗,将导致病情延误,使患者的生命遭受威胁。

总的看来,急诊救治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开展急救时必须在节约时间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急救方式,控制患者病情发展,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参考文献

[1]王进喜.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5):49+52.

[2]刘春钢,李晶.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救治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8,4(12):94-95+97.

[3]苏华.急诊内科急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62+69.

[4]谢勇.院前救治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6):56-57.

[5]江辉,张程赪.10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09):1047-1049+1119.

论文作者:谢颖玉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_谢颖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