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缺陷与完善_资本市场论文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缺陷与完善_资本市场论文

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中的缺陷及其完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市场论文,缺陷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完善资本市场对于缓解企业资金困难,改进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金融市场的发展应着眼于资本市场,着手于货币市场,在战略上有意识地培育资本市场。本文探讨了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背景及完善资本市场的若干对策。

一、企业资金困难的实质

在我国近几年的经济运行中,资金紧张始终是围绕企业的一个大的难题,但另一方面,我国货币供应量却常常过多,从而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即通货膨胀。由于个人无法从银行直接得到货币,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就是这些货币是从哪里来的?

货币银行学常识一般认为,货币投放流通的过程是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银行)——企业(——居民个人)。如果不考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货币收入,那么整个社会的货币则存在于或来自企业。企业的资金紧张,而构成有效需求的货币量却不断增加,为什么?

我们一般所说的资金紧张,往往指的是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流动资金紧张可能发生在三种情形:(1)固化,即流动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用于新建、扩建固定资产;(2)呆化,即企业生产产品并不能为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不能变成社会劳动,于是产品库存增大;(3)分化,即企业收入总是倾向于向企业职工,或者只向领导层倾斜,于是工人尤其是大多数领导者的个人收入快于企业盈利增长幅度。

造成上述三化,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们分析,最终的原因是投资不足。首先,流动资金向个人分化是具有刚性的。个人收入只能上而不能下,企业即使经济效益不佳,也要想方设法保证向个人分配的份额不被减少。其次,流动资金的呆化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它涉及到质量、技术、劳动者素质等诸多非短期能见效的因素。第三,既然流动资金不能流动,而且只要有收入就要向职工分配,所以资金就比较紧张了。但是企业要生存下去,就要上新项目,就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本来有限的资金又被固定资产投资分去一部分,于是资金就更紧张了。

从产业结构的演变看,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轻型化阶段从1978年开始,至今已经结束。现在开始的应该是新的一次重型化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经济的增长,至今仍是粗放型、数量型的增长,经济的增长靠的是大量的投入,所以企业的资金紧张,从实质上看,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缺乏,反映了长期资本的缺乏。

从微观角度看,我国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严重依赖外部资金。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投资从资金来源看,内部融资不足30%,而且在企业的外部融资中,银行贷款占98%以上。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国家,企业的内部融资达50~80%,50%左右来自证券市场。所以,我国企业是高负债经营的。本来由企业内部融资的部分为外部融资所取代;本来由证券市场进行的融资,又由银行贷款所取代,这反映出企业的资金紧张实际是应该由资本市场提供的资本的紧张。

资本市场的确认,意味着资本也是一种商品,资本通过市场配置而分布于社会各经济主体。在资本市场上,资本作为商品,一方需要让渡其使用价值,另一方则使用其使用价值。资本市场正是解决我国企业资金紧张的根本出路。

二、资本市场之特性

资本市场,即提供中长期资金融通的场所。它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中介机构,沟通资金的供求关系,使中长期资金在公平合理的交易条件上,顺利地从放款者手中转到借款者手中。

由于资本市场中的中长期资金主要是充实经济单位的资本需要,与货币市场比较则呈现下列特点:(1)交易对象期限长,至少在一年以上;(2)交易目的主要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较多用于充实固定资产;(3)资金借贷量大,以满足长期项目需要;(4)交易工具收益高,风险也大。

资本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而且,由于整个经济的最终增长,是靠最终的资本得以充分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本发挥作用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幅度。货币市场是金融管理当局可直接施以影响的场所,金融管理当局的最终经济意图是通过货币市场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经济运行来实现的。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关键性市场,却是为资本市场创造前提和条件的。

资本市场的高效运作,需具备下列条件:

1.合理的市场结构。合理的市场结构支撑有效的市场。资本市场结构包括金融工具结构和流动性提供结构。资本市场中的金融工具结构是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最密切相关的渠道。资本市场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一国经济提供资本源泉,为政府和工商企业服务。政府和企业为得到资本,必须要有适合投资者和标准化的金融工具。适合投资者的程度决定了金融工具的市场性,标准化程度决定了金融工具的可流通性。资本市场的壮大,关键在于有为公众所接受而又具有较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资本市场的活力则在于金融工具的流通性。在发达资本市场中,金融工具有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公司股票、银行的可转让大额存单,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国际债券等7类,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基金受益凭证、认股权证等。流动性提供结构,指交易形式或交易市场结构,它是提供流动性的场所。一般交易形式有交易所、自动报价系统和店头交易市场等三种形式。合理的市场结构,一方面包含有广泛的市场架构,同时又可以减少由于市场少、小而带来的机会少、过度投机现象。交易市场流动性越大、价格波动幅度越小,所吸纳的资金越多。影响交易市场流动性有4个关键要素,即市场交易机制、自动化、公开性和透明度。在资本市场中,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紧密相接,交易所集中交易与分散交易相补充,区域性交易所与全国性交易所相配合。

2.良好的监管。监管指监管机构对资本市场进行的依法监督和管理,一般的方法是政府集中管理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管理要求非常严格,对发行市场、流通市场和中介组织都实施严格管理,并且在每个环节都规定有具体的重点,比如,发行市场管理重点为公开;交易市场管理重点为公正,反对垄断,反对欺诈和假冒,反对内部串通;对中介组织的管理重点,则在于限定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的资格,并加强对其交易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三、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我国的金融市场从1981年10年期国库券发行为标志重新起步,以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为重点的资本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在十几年时间里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国家对资本市场管理仍主要采取行政的计划方式。中央政府所属企业的上市申请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批,而私人企业和地方政府所属的企业的上市申请由有关地方政府审批,而且中央政府对全国有一个总体的A股上市总额度,这个额度还可以细分到两个交易所。这样,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实质上只是在信贷计划所允许的范围内发展,而且,越接近一级市场,政府直接管理的矛盾就越明显。目前,政府管制着债券的票面利率,控制着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并根据政府债券利率来对企业债券的票面利率设定差幅。政府还影响不同证券的相对回报率,如通过公告来刺激股票回报的上升,这充分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受许多非市场经济因素所影响,尤其是受到国家计划的严格控制。

2.市场分割,流动性提供结构不合理。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的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的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的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的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C股(国家股)的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A股则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于是,在股票市场中呈现五大分割;A股与B股、H股分割;A股内部公有股和个人股分割;公有股内部国家股和法人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和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和法人股市场分割。中央监管部门在交易所所在地并无地区性的分支机构,对非正式的交易中心,则毫无监管权。债券二级市场的整体性得益于全国电子报价系统的发展。STAQ和NETS系统都非常有效地减少了地区性的价格差异,但是,由于存在多个独立的存托机构,而且各个中心互不承认对方的债券凭证,从而阻碍了全国债券市场的整体性的形式。从交易工具看,仅限于普通股、国债和少量的基金份额及少数企业债券。由于金融管制环境的制约,新的金融工具发行及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3.流动性不足。资本市场上股票和债券的流通转让并不表明流动性。流动性指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流通性强的金融工具,同时又有大量参加流通的主体。检验市场流动性通常可从交易量和成交价的关系入手,二者的关系越密切,流动性就越差。美国股市中二者变化的关系指数为0.01,说明该市场有较强的流动性,而我国沪深A股市场的关系指数分别为0.52和0.40,说明我国股市整体流动性是比较差的。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性投资者参与不足,不仅契约性储蓄机构的发展受到严格控制,而且包括银行等大金融机构在政府债券批发市场上的自愿参与程度也十分有限。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吸收小户资金的好的形式在中国发展也受到严格限制。中国资本市场仅仅靠若干家有限的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暴涨暴跌难以避免。中国资本市场供给约束则来自于许多方面,中央政府的额度管制成为制约股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股份制和股票市场都处于试点阶段,规模受到严格控制。在同种普通股票上,我国也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这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在国内市场中国家股不能进行交易,STAQ和NETS市场法人股的微弱交易,大大影响了市场的流动性。从外国投资者来看,A股和B股以及其它股票之间的人为的差别,导致了大幅度的价差,小规模的B股市场流动性很差,海外投资者的积极性受到挫折。

4.市场价格机制不健全,市场的有效定价机制并未形成。正是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流动性差,而市场参与者又是少量的机构投资者,所以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只需很少量的资本就能使股价波动发生,市场投机色彩浓重。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者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人为的因素造成的。例如,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投资者并不能根据基本信息作出投资反应。在债券市场上,许多长期(3~5年)债券的通货膨胀指数不公开,股票市场上将几个企业股票的发行以额度的方式捆在一起,常常以抽签摇号的方式确定认购者。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上承销商的竞争作用受到限制。此外,证券的设计也使投资者只看重证券的资本利得,而非资本收益。最后,政府的公告效应和利率差额的变动经常是一夜间的事,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据统计美国股市在最动荡的1986~1988年中波幅为23%,日本在同一时期为19%,而1994年我国B股市场波幅为26%,A股市场波幅竟达84%。

5.监管不力。中国证券监管法规本身并无太大问题,许多证券法规的细则(尤其是股票交易)基本上与国际通用原则是一致的,但问题则在于政府的监控,包括职能上和机构设置上。我国虽然有了证监会和证券委,并由前者执行日常管理。但它们存在的法律依据和作为政府部门设置的依据都不足。证监会为办事机构,但证券委并非国务院正式组成机构,权威性不够。正因为权威性不够,所以对证券发行和交易的管理分散于地方和中央的各主管部门之间,就形成政出多门。从管理方法上看,证监会对股票发行上市进行审批并划分额度,造成企业只重攻关,不重业绩。加上平均主义作法,造成全国股票发行和上市标准不统一,市场的非标准化影响未来市场的有序运作,而且证监会自身的监督在这种情形下变得重要但却无法进行。在管理机构上只重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管,未能发挥证券业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从管理涉及面来看,对于市场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对证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事实上缺乏监管。对公司债券的交易和转让,事实上是管理的一个灰色领域。

四、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议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且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矛盾错综复杂,如果资本市场发生混乱,后果十分严重。应该仔细分析研究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背景及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办法措施。

资本市场的发展,除了资本市场本身对于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外,当前在我国还存在着新的机会和可能,这可从我国当前的经济的形势来分析。

从宏观经济而言,从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其效果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区域。但是,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热被抑制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企业效益低下,待业职工人数居高不少,企业产品库存积压进一步上升,企业的债务相互拖欠问题仍未解决。宏观经济的回调,表明过低增长也不是我们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

从我国的历史和经验看,在我国经济的增长大多由高投入而高产出所致,而且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的规模和速度,亦即资本的被利用的程度。即便是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经济增长也依赖于资本品被充分合理利用的程度。资本市场正好提供了筹集资本和合理配置资本的功能。

如前所述,从我国工业化所处阶段来看,重工业化将是我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基础。而重工业化必将要求有大量资本品的投入。可以说,翻两番目标的基础是建国以来重工业化的经济能量的释放,那么要到下世纪中叶实现发达国家水平就需要我们现在进行重工业的积累。发展资本市场对于改进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从微观主体来看,企业目前资金普遍偏紧,主要的根本原因是资本的紧张,当前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或许是解决企业资金紧张的根本出路。

从金融面看,自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的积累已由国家财政积累为主转变为以居民的积累为主。在国民经济主体中,居民成为社会资金盈余单位。而国家和企业都成为资金的赤字单位。从银行资金来源来看,居民储蓄存款近年增加很快,占到全部资金来源的1/2以上。特别是宏观调控以后,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大于其各项贷款的增长,出现了所谓“存差”现象。对于存差现象,一方面增加了银行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正好说明了当前发展资本市场的可能性。

所以,当前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应该是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观念上更新。完整的金融市场应该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两大市场。从金融市场的发展战略上,应明确资本市场是根本性市场,货币市场是关键性市场。金融市场的建设顺序应着眼于资本市场,着手于货币市场。我国的企业,由于历史原因,过多地依赖于货币市场中的银行信贷市场,现在应将部分长期负债转移至资本市场,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更应如此。从银行角度看,银行出现了资产负债的流动性不对称问题。这是世界银行业的普遍问题,在我国表现更为明显。我国银行负债结构较为单调,大部分居民储蓄存款,一般要求流动性较强,而银行资产较为单调,大部分为企业的贷款。如上文分析,企业的资金紧张的反映了其资本的紧张,所以贷款的长期性特征比较明显。把企业资本性融资交由银行中介,显然银行是不堪重荷的。在战略上要有意识地培育资本市场。

2.让市场在资本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尽量减少行政计划因素,改变计划对企业融资的约束。企业筹资的决定权应在企业自身。在一级市场上,国债的发行,国家应评估自己的短期和长期融资需要以及现金流,发行方式要一部分以拍卖方式,其余部分应以非竞价拍卖或以平均价格报价方式发售。股票的发行,新股发行的决定权应转移到承担风险的企业本身,摒弃承销商包销方式,改由承销商和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彻底改变目前股票上市和发行中的额度分配和审批制度,改为注册制度,由证券交易所根据统一公开的标准择优决定上市与否及上市时间。

3.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流动性提供结构,即市场结构。资本市场交易对象上要允许多种金融工具的出现。因为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要求日益多样化,要使资本市场更有吸引力,就要求有风险、期限、收益、权利各不相同的工具出现。首先在管理层要放松对创新金融工具的管制。从市场结构看,要尽快下决心结束股票市场五大分割局面。将股票只分为优先股、普通股两大类。可考虑将国家股转化为可转换普通股的优先股,将法人股转化为普通股。改变股权分割和股市分割的局面。同时要建立分层次的证券交易市场,除全国性交易所外,还应考虑建立地方性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要将目前深圳、上海两地的证券交易所改造为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同时在合适的地方建立区域性或地方性的证券交易所。将已经存在的STAQ和NETS市场合并,改造为电脑屏幕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及新兴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4.增进市场流动性。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一方面是增加进入市场融资的规模,另一方面则是要增加进入市场资金的规模。在当前,首先是要鼓励发展机构投资者,进一步鼓励灵活使用契约性储蓄机构的资金,引进多元化的有资金基础的社会保险和养老金制度,允许住宅基金提供更优越的回报。要放松对投资基金的严格控制,应该用一整套制度来管理基金,而非日前的行政卡住的办法。同时,要鼓励交叉上市,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5.完善市场的价格机制。在发行市场上,应多采用拍卖竞价方式。针对股票二级市场上波动性大的问题,可在继续实行每日涨跌停板制度的同时,对短期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进行征税,并改进分配红利政策,多鼓励现金分红和定期支付利息;及时披露信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格对传媒的职责制度守则,对抢跑道和市场操纵行为进行监管,努力改进政府公告的办法。

6.建立高度权威的管理体制。要提高证券市场管理绩效,首先要理顺两个方面关系:一是横向关系,即证券市场管理部门同政府其它部门间的关系,树立独立的、权威的管理机构;二是纵向关系,即各级证管部门的关系,如证券委与证监会、国家证券委(证监会)与各省市证管办之间的关系,取消现行的由中央和地方两级主管部门构成的双重监管体系,赋予中国证监会通过其分支机构对地方交易中心的管辖权。将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在监管职能上重叠的部分合并归到证监会,建立统一监管体系。同时要明确不同证券、不同市场参加者和机构投资者监管部门,建立有序的监管体系。其次,要加强资本市场立法。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实际的《证券法》,并制定详细实施细则,规范资本市场各种行为。

7.与整个经济开放程度相适应,适度开放中国资本市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中国资本市场由以筹资为主的开放转变为向外筹资和对外投资相结合的开放,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前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目标已经确立,在有限的自由汇兑情形下,应谨慎地鼓励外国证券投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减少财政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引进科学的办法防范不稳定的资本流入或流出。继续拓展海外上市,同时鼓励交叉上市,充分保证市场的流动性,消除目前A股和B股的差异。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缺陷与完善_资本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