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躁动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躁动表现,将6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泊酚+安定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控制躁动。观察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微量泵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控制躁动。对比两组患者躁动控制效果以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为(4.8±0.3)分,对照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为(2.5±0.2)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26.67%(8/3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躁动原因众多,在应用咪达唑仑微量泵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护理方案的综合干预下,患者镇静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对控制躁动有积极价值,值得临床重视并应用。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躁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193-02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受麻醉、创伤、高颅内压、保留气管插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表现,对治疗护理有不良影响[1]。如何根据患者的躁动原因,制定可靠有效的护理策略已成为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重点课题之一[2]。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躁动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本研究中以我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30例患者,以对比不同干预方案的临床价值,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躁动表现,将6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纳入男性患者18例,纳入女性患者12例,纳入患者年龄为18~70周岁,平均(43.2±2.9)岁,5例为重型颅脑损伤、6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为脑出血、9例为精神障碍;观察组纳入男性患者16例,纳入女性患者14例,纳入患者年龄为18~70周岁,平均(45.2±3.8)岁,6例为重型颅脑损伤、7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为脑出血、6例为精神障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经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泊酚+安定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控制躁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微量泵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控制躁动。用药方案为:取2.0mg~3.0mg剂量咪达唑仑先行静脉注射给药,后按照1.0mg/ml标准配置咪达唑仑泵入液,经静脉泵入维持用药,给药剂量为2.0mg~10.0mg,用药时间为8.0h~16.0h。
1.3 观察指标[3]
对比两组患者躁动控制效果以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躁动控制效果应用Ramsay镇静评分法进行评价:患者感到焦虑,躁动不安时评1分,患者安静可配合,有定向力时评2分,患者对指令有主动反应时评3分,患者嗜睡,但对轻叩眉间动作以及大音量听觉刺激有敏捷反应时评4分,患者嗜睡,对轻叩眉间动作以及大音量听觉刺激反应迟钝时评5分,患者无任何反应时评6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EXCEL和SPSS 17.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为(4.8±0.3)分,对照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为(2.5±0.2)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26.67%(8/3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所示。
3.讨论
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躁动发生风险高,临床表现类型众多。既往资料指出,躁动属于意识障碍的典型表现之一,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属于中继状态。躁动患者常常难以主动配合治疗护理,给临床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不良影响[4]。
有研究认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躁动原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颅内因素。即表现为脑血管病变、自发性脑出血、颅脑外伤等症状的患者常可能在病情变化期因颅内压升高而出现躁动症状;②机械通气不适。全麻复苏初期患者对气管插管等有创性操作的耐受程度低,机械通气患者缺乏对呼吸机的耐受性,导致患者出现强烈的躁动不安表现;③药物相互作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治疗期间使用药物类型多,药物间可能出现相互作用,造成患者意识紊乱、烦躁激动;④镇痛效果不佳。患者在治疗期间镇痛效果不佳,产生强烈疼痛感,从而难以积极配合治疗,进而导致躁动症状产生。
本研究中观察组30例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微量泵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控制躁动,数据显示上述方法的综合干预下取得了良好的镇静效果。其中,咪达唑仑属于米唑并苯二氮卓类衍生物,游离碱具有良好的亲脂性,可通过作用于苯二氮卓类受体的方式,发挥抗惊厥、催眠、镇静、以及肌肉松弛的综合功效。在此基础之上,配合实施如下护理措施还能够进一步巩固镇静效果:①安全护理。安排专人进行陪护,通过约束带约束以及加用床档的方式,避免患者坠床,同时妥善固定各种导管,保障导管可正常行驶相应功能,躁动症状严重的患者需要强迫镇静;②生活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且舒适的监护治疗环境,要求护理人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操作技术,各项操作时动作应当轻柔适中,避免对患者产生强烈刺激;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解释并告知患者躁动症状的可恢复性,介绍成功病例,以帮助患者正视自身病情,加强心理支持护理,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护理的配合度。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躁动原因众多,在应用咪达唑仑微量泵静脉输入治疗,配合应用床档、约束带等护理方案的综合干预下,患者镇静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对控制躁动有积极价值,值得临床重视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艳,赵玉兰.医用弹性绷带在神经内科躁动患者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34):318-318.
[2]郭仕峰,郝培来,薛彦忠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36):42-44,50.
[3]温淼,王雪梅,鞠奕等.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前交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躁动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卒中杂志,2010,5(1):32-36.
[4]何晋喜,王建光,刘海健等.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43):85-86.
论文作者:彭佩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外科论文; 束带论文; 对照组论文; 静脉论文; 重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