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刘俊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骨伤科 湖南省永州市 425006

【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科接诊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66例进行分组,A组(n=33)实行PFNA治疗,B组(n=33)实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对各组的术后引流量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比B组短,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和术中出血量比B组少,P<0.05。A组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为(89.74±4.03)分,比B组的(83.21±5.06)分高,P<0.05。结论: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选择PFNA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安全可靠,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快,建议采纳。

【关键词】PFNA;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多发病,其患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尤其是在近几年当中,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我国罹患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人明显增多[1]。目前,手术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但不同的术式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为此,笔者将着重分析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科接诊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66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n=33)。A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68.24±3.93)岁;骨密度值0.5-0.8g/cm2,平均(0.57±0.09)g/cm2;合并糖尿病者,13例;高血压者,19例;脑血管疾病者,8例;冠心病者,12例。B组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68.97±3.84)岁;骨密度值0.5-0.8g/cm2,平均(0.59±0.07)g/cm2;合并糖尿病者,12例;高血压者,17例;脑血管疾病者,10例;冠心病者,13例。患者对此研究知情,且有完善的病历资料,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骨密度值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接受PFNA治疗,详细如下:术前,对患者施以股骨正侧位X线摄片,评估其髓腔的大小,明确PFNA长度与直径。指导取仰卧位,在牵引床透视下完成复位操作,待复位达满意标准后,选择大转子顶端近侧作一长度为5-7cm的纵向切口,让大转子尖端充分显露,同时在尖端部位将导针缓慢转入。于透视满意的轻看下,在髓腔近端进行开口,因患者存在严重骨质疏松的症状,所以,需在髓腔近端进行扩髓处理,并按要求插入主钉,同时将导针规范化的打入,对深度进行测量。透视下,对螺旋刀片的尖部位置进行确定,并经导针将螺旋刀片缓慢打入,待明确螺旋刀片的安装符合临床标准后,再对远端定位器进行安装,同时予以钻孔置入锁钉处理。B组在术前予以股骨正侧位X线摄片并对髓腔直径进行测量后,经髋关节后外侧进行入路,对肌肉进行钝性分离和牵开,以充分显露股骨骨折端和关节囊,然后再严格按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流程和要求,对患者施以手术治疗。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输血量和术中出血量。随访6个月,利用Harris功能评分量表[2]评估两组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分值越高,提示患肢功能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分析

A组的手术时间比B组短,P<0.05。A组的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和术中出血量比B组少,P<0.05。如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的对比分析表()

2.2 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A组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为(89.74±4.03)分,比B组的(83.21±5.06)分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989,P<0.05)。

3 讨论

目前,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若治疗不及时或者不恰当,将极容易引发髋关节功能障碍、肢体缩短与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加重患者的痛苦[3]。过去,传统非手术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易引发致命性的并发症,并能导致骨量的丢失,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故,在现阶段中,对于存在手术适应症的病患,临床医师都建议其接受手术治疗。

PFNA为比较新型的一种髓内固定器,能够经挤压实现负荷传递的效果,让股骨内/外侧都能承受的应力保持均匀,以进一步提高骨折内固定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并且,PFNA还具有固定效果好、创伤小以及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多项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合理运用PFNA,能够取得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显著的成效[4]。从此研究结果中我们发现,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B组,并且,A组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比B组高,P<0.05。提示经PFNA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用时,促进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许庆利,范勇,王兴元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2):106-110.

[2]王东飚,邸进军,王伟等.股骨头置换、DHS及 PFNA 三种手术用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7):165-166.

[3]刘红锋.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应用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7):3262-3264.

[4]王磊,汤健,李光宇等.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9):77-79.

论文作者:刘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刘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