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评价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克林顿提出“新经济”以后,全球似乎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时代,众多企业争相跻身其中,的确也有不少企业因此“火”了。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暴富”神话中,与其说新经济本身令人神往,还不如说微软、思科、新浪、搜狐等顶级企业更加魅力四射。但是随着NASDAQ的退烧,新经济的魅力也在渐渐消退。可见,所谓的新经济还只是一种经济现象,至少还不能在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以及运行规则等方面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后现代经济模式。不管整个“新经济”,还是个别“高成长”企业或“概念”股票,它们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最值得怀疑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企业发展不可持续性的表征
迄今为止,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大量劳动力、资金和资源投入,而实践证明这种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同样的道理,企业的增长机制也需从要素投入数量与要素利用效率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企业如果单纯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而表现出来的暂时性经营绩效,是不值得津津乐道的。我国股票市场的异动就是一个例证。
虽然上市公司在业绩上明显优于非上市企业,但在上市后却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不稳定性。在从1992年开始的5个年度新上市的企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实现了上市当年利润超过上市之前,然而从上市后第二个年度开始,能够继续保持利润增长的企业比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出现了一种中国股市上的奇特现象:“第一年绩优,第二年绩平,第三年亏损,第四年ST,第五年FT”,如粤金曼、金田A、凯地丝绸等最为典型。统计资料显示,随着上市公司规模的逐年膨胀,财务状况每况愈下。从1992年到1995年,股票筹资额由94.09亿元猛增为150.32亿元,但净资产收益率由14.28%下降到10.74%,每股收益由0.37元下降到0.25元;1997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亏损38家,亏损面达5.4%,其中连续亏损的有13家,新发生亏损的有25家。而在盈利公司中,每股收益接近于0,每股税后利润不足3分钱的微利公司又高达70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4.5%。没有业绩支撑的股价在“炒作”狂潮中看似坚挺,但到了2001年年中终于被引爆,市价跌至30%,1600亿市值蒸发殆尽,堪与南亚金融风暴“媲美”。
从对我国股市的观察可知:没有优质的企业,就不会有繁荣的股市,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收入增长。因此,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调绝非是危言耸听。
二、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宏观经济中的一个热点,可持续发展三原则[1]把效率与公平的范围从“代内”扩大到“代际”,即强调当代人和未来人之间共享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经济发展基础。目前,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领导下,已在宏观可持续发展评价和绿色核算方面取得许多有益的成果,但微观方面的类似研究尚未全面展开。从微观角度来讲,造成企业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家自身行为目标缺乏制度约束,二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片面化。进一步来看,对企业效绩评价的片面化、盲目性,导致企业决策单纯追求企业利润增长、追逐短期利益的不断膨胀,进而促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管理中心的出现。因此,要从可持续发展方面正确评价企业的成长绩效,就必须建立一套准确、完善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通过回顾我国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发展过程,可清晰地看出其中的演变线索,并为我们建立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借鉴。
从实质上讲,我国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真正成于1995
年,之前企业统计指标主要表现为部门统计,如工业、农
业、商业等部门各个评价体系;之后才演变为企业统计,
把各个部门统计合为一体。现以工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发展
为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工业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模式比较
┌─────┬───┬────┬──────────────────┐
│ │ │指标体系││
│阶 段│时 期││涵盖内容│
│ │ │ 类型 ││
├─────┼───┼────┼──────────────────┤
│第一阶段 │建国前│尚未建立││
├─────┼───┼────┼──────────────────┤
│ │建国- │产品生产│生产成果、劳动、生产设备、原材料、财│
│第二阶段 │ │││
│ │1978 │型 │务成果 │
├─────┼───┼────┼──────────────────┤
│ │1980- │生产经营│生产成果、劳动、生产设备、原材料、财│
│ │1988 │过渡型 │务成果、工业统计分析指标│
│ ├───┼────┼──────────────────┤
│ │1988- │初级生产│生产成果、劳动、生产设备、原材料、资│
│ │1989 │经营型 │金成本、产品销售、经济效益、收益分配│
│ ├───┼────┼──────────────────┤
│第三阶段 │1989- │生产经营│生产成果、劳动、生产设备、原材料、销│
│ │1995 │效益型 │售价格、财务成果、经济效益 │
│ ├───┼────┼──────────────────┤
│ │ │复合生产│筹资、生产经营成果、劳动、劳动资料、│
│ │1995- │经营效益│劳动对象、市场、对外投资、收益分配、│
│ │ │型 │经济效益│
└─────┴───┴────┴──────────────────┘
可见,我国工业统计指标体系经过持续改革,在不断扩展统计工作覆盖面的基础上,沿着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效益为中心转变的道路前进与发展。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以“完成计划”为宗旨的苏联统计体系而言,渗透了生产经营思想的产品生产型有重大突破;相对以生产为重点的生产经营过渡型而言,以效益为重点、
市场为导向的复合生产经营效益型,又是一重大进步。但是综观上述种种企业统计模式,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按照生产要素的划分,对企业运行进行静态评价。从它的根源而言,倾向于凯恩斯经济学指导下的以GDP为中心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版本,因而许多“GDP中心论”的弊端也就在所难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GDP效应”的微观表现。
所谓GDP效应是指对一国宏观经济的描述中,衡量经济增长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即GDP增加导致社会财富的增加。这种对国民财富的理解容易导致一国为追求当期GDP的最大化而不遗余力地损耗自然资源等,以致于把当期经济成长建立在削弱未来经济发展能力之基础上,以牺牲后代人的生存条件来实现当代人的福利最大化。同样,在以效益中心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中,核心指
标也是某种反映当期经济效益的财务指标。例如,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有资金效绩评价规则》。该规则的具体评价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类,其中的定量指标又可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基本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分别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进行评价。其中前四个指标均与资本的产出效率和运营效率相关。由于过份强调利润和效益,使企业管理层有逐利短期化的自然倾向,有可能以损害企业发展后劲为代价来提高当期经营业绩,于是出现了类似国民经济宏观评价中的GDP效应。为了消除GDP效应,在修正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改用绿色GDP或可持续收入NNP来替代GDP作为宏观经济统计的核心指标。当前理论上普遍认可的办法采用扣除法:EDP=GDP-Dm,式中EDP即绿色GDP,而Dm是它的环境损失额。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中,应对当期利润率指标做适当扣除,得到一个新指标“可持续收益能力”作为评价的核心。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原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是以独立赢利为目标的经济实体,相应地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就成为企业行为目的之所在。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构建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是要排斥企业的效益中心地位,而是要把企业追逐短期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修正为远期稳定收益最大化,或获得满意的长期利益。对企业可持续收益能力的评价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要求,综合评估企业的当期状态与
未来状态,因此属于动态评价。它采用跨时间分配的观点来设定企业发展的评价标准,重新认识资产、投资、成本等经济范畴的性质。
以利润、效益或增加值作为企业统计的核心,本质上是从收入的角度来研究,而收入是企业所拥有的生产性资产所产生出来的,所以若想这种收入可持续,首先应该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生产性资本的恒定与增加。世界银行在研究各经济增长的原因时,使用了国民财富的概念,并从人力资本,生产资本和自然资本三个方面探讨了宏观经济增长的基础[2]。按照这条思路,企业可持续收益能力的形成,来自于生产能力的增长与市场应变能力两个方面,而这两方面又来源于:
1.生产资本(P)。即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它可以通过投资活动来取得,记投资额为I;
2.人力资本(H)。即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生产能力的增强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它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取得,记投入额为T;
3.自然禀赋(E)。微观而言的自然禀赋与通常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它是指企业未通过支付成本而获得的生产条件的总和,包括企业可以免费使用的公共资源(如地产)、可以向社会转加的内部成本(如排污),以及政策支持、文化背景等等。企业不能够自行决定这种资本的存量变化,但却可以对其流量进行监测,并投入一定额(X)来维持它的存在。
世界银行的研究同时给出了对这些资本进行测量的具体方法和世界各地区测量的结果。遵循这一系列原则,可以把企业的上述三种资本统计为企业的财富总和,称之为“完全资本”,对总资本中各个项目的支出统计为“完全投资”。在企业的当期利润中,凡是为补充完全资本项目,维持收益持续性的各种开支,都不再作为当期收益,而作为原利润指标下的扣除。设在原企业统计中的利润为R,则:
可持续收益R’=R-I-T-X;
可持续收益能力A=R’/(P+H+E)。
式中各字母意义同前。这两个指标分别用于替代现在的利润指标和利润率指标,并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另外,还可用利润与完全投资的比重来重新解释描述资本的效率,并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具体包括:
完全投资收益率=当期利润/上期完全投资
完全资本积累=本期完全投资/当期利润。
综上所述,现有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在为企业决策提供量化依据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它设计模式僵化,不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考虑到实践的需要,修订统计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继承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既需保留原体系的优点与特色,又需增补反映有关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相应指标,从而使新指标体系达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结合。
2.全面性原则
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作为研究企业经济活动数量方面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仅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而且要涵盖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诸方面,如技术创新能力、人员素质、发展前景等,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3.层次性原则
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应避免在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越来越庞杂的趋势,要赋予评价主体一定的灵活性。应以企业持续收益能力为核心层层展开,根据评价主体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评价层次与深度。
4.可行性原则
构建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其中各环节的量化问题,即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因此统计指标的选取要做到资料可取、计算可行、结论可信。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修订原则,在结合原有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精华的基础上,我们将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逐步渐进的四级指标,其核心指标(即一级指标)为企业可持续收益能力。在核心指标的凝聚下,各级各类指标沿着清晰的发展脉络而有机融合为一体,构建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构成见下图
注:1.WECD:Our COmmon Futur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TOHN A.DIXON&KIRK HANMILTION: Expanding the Measurement of Wealth.www.worldban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