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在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才能满足于现实发展的需求,电气行业正式因为应用了新的技术才能将以往已经逐渐跟不上实际需要的生产模式进行转变,从而在生产模式上得到优化,进而让智能化技术普及到各个领域,同时智能化技术也可以让电气行业在生产成本上有所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既提高了电气行业的经济效益,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而电气行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就要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加强技术的研发,发挥行业的优势。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引言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智能技术,智能技术的实现是依托计算机系统,通过模拟人工智能,促使机器做出智能化反应。目前,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难以解决的难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了极大提高。鉴于此,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积极推行智能技术,加大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力度,加快我国电气行业的发展进程。
1.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的理论基础
智能化基础若是从理论上进行分解,涉及到各个学科,因此智能化技术并不是某种技术,而是技术的综合,例如正如人们通常意识中,让机器人具备人的思维和情感,或者让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去完成一些危险系数非常高的工作内容, 这些的确是智能化技术的典型应用, 而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信息收集、处理等,可以说智能化技术本身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延伸,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在电气行业中应用也比较成功,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升,让企业节约了不少经营成本。
2.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
电气自动化系统属于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监控计算机、现场控制设备等部分组成。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实现以下功能:(1)该系统能自动控制、监测机电设备开启、运行及关闭情况,并把设备实时状态向相关人员显示处理,便于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2)电气自动化系统能自动显示不同类型设备运行过程中各参数变化情况,以期为工作人员制定管理方法提供指导。此外,该系统还能获得数据存储,把数据当做历史数据提供给工作人员;(3)若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该系统可以自动开启应对方法进行处理,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同时,该系统能依据外部条件变化,自动调整设备参数,确保设备一直处于稳定、安全运行状态。智能建筑是把信息化与建筑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型建筑,它依托传统建筑向用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其达到自动化办公、智能化管理建筑设备的效果。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3.1设计优化
关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电气设备的设计是一项相当繁琐而复杂的过程,却又无法避免。设计电气设备时对工作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对电气、磁力、电路等多方面学科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保证把所掌握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电气设备的设计工作中。传统的设计方法与智能化技术相比不仅仅在修改难度上远远高于后者,而且设计出的方案达标率往往很低。当今的设计方案是通过CAD技术和计算机的相关辅助软件完成,通过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设计时间的同时所设计出的方案在性能和质量上也完胜传统设计方法。众多设计方法中,遗传算法是较为常见的具体形式,鉴于先进性和超强实用性的特点,受到设计人员的青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楼宇控制系统的应用
楼宇控制系统是一项集合了排水、配电、照明、通风、消防的综合性的系统。系统控制的主要内容与建筑物的运行、人们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楼宇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各个子系统控制环节紧密相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照明子系统和消防子系统。①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根据声、光、轻触等感应实现光照智能开关,同时适当调节照明的时长、时段、光亮度等照明参数。②消防系统,消防检测能够实现在线的检测、预警报告、动态调节等一系列的自动化控制,使用的是遥控传感技术,全方位的自动化控制火灾,抑制在萌芽中。
3.3给排水系统设计
现代建筑中通常采用水泵、高位水箱或气压罐三种给水方法,排水则使用重力流直接排放法,有泵房的情况下设计集水坑,利用潜污泵将水排出室外。如果建筑物使用水泵直接给水系统,必须在缓冲池内设置三个液位传感器,用于感应是否发生溢流情况、水量是否达到最低报警水位。此外,还设置水压传感器,以此完成控制、检测恒压变频供水泵启停的效果,并测定以上设备运行情况。如果发现运行异常,则能自动向相关人员发出报警信息。若企业挑选高位水箱输送水,需要运用DDC检测法完成上述工作。集水坑排水系统若集水坑液面位置过低,排水泵会自动停止工作;当液面位置过高则发出报警信息,并启动多台排水泵完成排水。排水系统主要运用集水坑、污水池、浮球、干簧管等液位传感器等设施实现对潜污泵的开启或关停控制,并恰当监测设备运行情况避免潜污泵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故障。
3.4通信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核心系统。智能建筑的电气工程的设计中,明确通信自动化的功能性能,达到对智能建筑物的内外语言、图像、文字、数字的一体化的传输、运用、共享。这就需要在智能建筑建立局域网络,设置局域用户权限,实现整个智能建筑物的整体计算设备的联动性,业务数据和业务信息能够实现交流和沟通,使智能建筑的用户能够实现对业务电子数据的利用和交换。同时,卫星通信工程的应用更为通信自动化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完善了通信的自动化系统,加强了国际信息的交流合作,建立了更为功能完善的建筑网络。
4.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应用注意问题
①电气安全距离。自然人和带电物体,或者物体与物体之间做好安全距离的控制,同时配电装置和配电线做好隐藏配置工作,避免暴露在外层与周围物体发生摩擦。②安全载流量问题。电气工程中尤其做好导体载流量的控制,安全载流量有着要求的安全流量值,控制导体内流量小于安全载流量,降低导体温度,流量值在允许范围内恰当选择导体的横截面和配电装置。③电气绝缘问题。做好电气绝缘工作,能够确保电气装置和配电线路的绝缘效果,也是对电气工程的施工人员安全性的保障。同时,电气绝缘性能的优劣、完整性,与配电装置的机械磨损密切相关,损耗越大,绝缘效果越差,因此,对机械的维护必须做到定期进行,且配电装置的电流泄露或耐压强度也是衡量电气绝缘性能的标准之一,做好电气绝缘控制是电气工程安全运行的重点。
5.结束语
在我国工业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被应用在各种技术中。而智能化技术的研发也让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更加先进。和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相比,引进智能化技术的自动控制具备了更多的优势,设备的性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施工过程更加有先进性,从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的施工组织,基础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文章对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03:141~143.
[2]陈涧华,王华.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探讨[J]. 化工管理,2016,14:150.
[3]罗庆化.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8).
论文作者:任瑞攀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