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北门口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摘 要】新修订的《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上好“活动课”。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让“活动课”“上”起来、“活”起来、“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觉悟,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充分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
【关键词】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
1. 认真选择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及内容一般是教材中所提供的,但就教材而言,有的活动在农村根本无法开展。针对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中应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创新。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二课后,针对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及时开展了“科学技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动课。通过查阅资料、演讲等活动,学生感悟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当前我国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视科技,重视科技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时,也认识到国家要发展,还必须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精心设计活动程序
如,在七年级思想政治“第十二课活动――宝剑锋从磨砺出”教学中,针对同学们对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发射并成功返回的事件,特别对杨利伟同志克服困难,凭借坚强的意志顺利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的事迹非常感兴趣的现状,我与学生一起对教材规定的活动程序进行了重新设计、整合:创设情境(录像播放“神舟五号”顺利发射并成功返回的片断及杨利伟同志训练的场面)→问题讨论(假如你是杨利伟,你会怎样?)→超级链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不良诱惑”等,你会怎么做?)→反省提高(制订意志锻炼计划并在班上交流)。通过有学生自己参与设计的活动课教学,他们对意志有了理性的认识,深深体会到能否完成学习、生活中的各项任务,意志起着决定作用,而学习、生活中的各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让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程序,有利于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效果,更具有教育性和实用性。
3. 讲究艺术,激发兴趣,让思想政治“活动课”“活”起来
(1)以歌曲激趣。
思想政治课理论包括“活动课”的理论部分一比较抽象、枯燥。教师如果只顾口若悬河地讲解,那就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其结果呢?只能是教师口干舌燥,而学生则昏昏欲睡。冼星海曾经说过:“歌曲,是人生的最大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情操的熔炉。”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可适当在教学中加一点“调味品”――歌曲,可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进行“活动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教学中,教师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使学生从优美的乐曲声中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真切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教学;在“活动课”《谈社会理想,树坚定信心》教学中,在结束时,教师放起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那“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的歌词和优美的乐曲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励着学生前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竟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昂首挺胸,引吭高歌,从而使学生的理想、信念得到了深华,整节课的教育教学目的也自然实现了。
(2)以诗词激趣。
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且初中学生已学过不少的名人佳作。在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如能巧妙引用诗词进行教学,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生进入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如:教师在讲述“西方殖民者对亚洲的殖民掠夺”时,为了说明罪恶的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引用了“烟枪即铣枪,自打自受伤。多少英雄汉,困死在膏床。”,并充满感情地进行朗读,使学生在古诗词优美的韵律中理解了鸦片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使学生树立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在讲述“立志做祖国需要的人才”时,教师引用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为结束语,使这堂课浑然一体,而且韵味无穷,大有“余音绕梁,三月不绝”之效。从而更好地完成了思想政治课思想教育的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如:事例激趣、漫画激趣、对联激趣……教师在“活动课”教学中应恰当地运用这些艺术,从而使“活动课”“活”起来。
论文作者:张啸龙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学生论文; 活动课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教师论文; 意志论文; 政治课论文; 教学中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