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1281990120XXXXX
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中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做了深入探讨,并总结了后浇带功能、做法及施工技术措施等。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应考虑施工简便且要避免应力集中;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内容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1 施工后浇带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1.1 施工后浇带的功能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1.2 施工后浇带的做法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一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mm~1000mm为宜。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措施
2.1后浇带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
后浇带处不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体系,由于不独立,拆模时后浇带模板只能连同其他模板一起拆除,这样导致后浇带两侧结构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了悬挑结构,是施工中最常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后浇带往往设在跨中1/3位置,混凝土未浇筑前只有钢筋相连,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相当于在两侧结构施加向下的荷载。若遇到截面和配筋较小的构件,过早拆模可能导致整体断裂。监理发现这种问题后,施工单位会使用钢管或木柱等材料支在后浇带底部,但是拆模后已经改变了构建的受力,再次支顶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于后浇带部位施工人员在模板支设时要注意以上问题,对于没有形成独立支撑系统的地方要认真整改。
2.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后浇带大多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处,为一条贯通建筑横向的“直线带”,这样做容易引起此位置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待后浇带施工完毕后出现贯通的裂缝。后浇带施工时优先采用柔性好、施工方便的钢丝网,可作为永久性模板使用。为了方便施工,钢丝网宜在钢筋吊装入模前或侧模合模前敷设。钢丝网应就近绑扎在钢筋上,还应在背面设置临时固定结构,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钢丝网向外鼓出。为了防止在浇筑时从保护层处漏浆可在接缝底部保护层部位放一短钢筋。
2.3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后浇带垂直施工缝,对于采用木模的可以采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按照施工规范采取人工凿毛的办法;对于采用钢丝网模的待混凝土达到初凝时采用压力水冲洗,清除表面浮浆,冲洗程度以周围露出粗骨料为宜。混凝土达到终凝后可将钢丝网拆除,并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因此,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要掌握好混凝土的初凝与终凝时间,使施工缝表面处理达到最佳效果,减小新旧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4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高层建筑后浇带的作用不同所需留置的时间也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在主体施工完成后45~60天才能浇筑;沉降后浇带需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或按照结构设计说明执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宜掺入早强减水剂。要严格控制膨胀剂的掺加用量,所用膨胀剂和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并适当延长掺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以使混凝土搅拌均匀。
3施工流程中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后浇带施工时模板支撑应安装牢固,钢筋应进行清理整形,施工的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密实不渗水和产生有害裂缝。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必须按规范上试件留设的要求留置试块。有抗渗要求的,应按有关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4结束语
后浇带已经普遍用于高层建筑主体及与裙房的连接部位,对于超长的框架结构,设置后浇带可以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收缩应力。后浇带应按设计及施工要求留设,宜做成企口缝,并达到浇筑时间后才能进行施工,浇筑前按要求对表面进行清理,振捣过程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要及时做好养护工作。施工中药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认真总结每次的施工经验,对以后施工就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左晨光、仇伟东.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
[2]李彬.高层建筑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J].广东科技.2009(16)
论文作者:吴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主楼论文; 高层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应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