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课文教学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文论文,红色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描写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教材内容称为“红色经典”,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当然,“红色经典”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对于它的内涵或者外延,我们还很难做出科学、公正的界定。本文所指的“红色经典”课文,泛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课文,以及描写伟人高贵品德的课文。以现行的人教版课本(小学)来说,有反映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七律·长征》《毛主席在花山》《金色的鱼钩》《丰碑》等;有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王二小》《手术台就是阵地》《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等;有反映抗美援朝的《再见了,亲人》《黄继光》《青山处处埋忠骨》等;有反映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故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爷爷植树》《难忘的一天》等;还有反映苏联时代的红色经典课文《蜜蜂引路》《夜莺的歌声》等。虽然,在今天的教材中,因为多元文化的碰撞和阅读视野的开放,这类课文的数量已不如以前那么多了,但毕竟仍然保留着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课文在小语教材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在今天,“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应当如何引领学生在传统与当代的交叉点上融洽汇聚,与时俱进地从历史记录和英雄故事中汲取正义的力量,无疑是一个应当深受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和分寸把握,尤其应当引起我们的思索。
一、避免机械说教
“红色经典”课文体现了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作为主流文化的核心元素无疑会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浓重的当代意识和鲜明的时代主旋律。这当然是必须强化和坚守的。它的思想教育作用以及行为规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中,这种教育功能要在情感的熏陶中、精神的感染中自然达到,要通过“以情感人”体现“以理服人”,而决不是靠僵化的说教或贴上一些空洞的政治标签来实现。在“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中,我们既要弘扬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又不可犯简单的机械说教的错误。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充分抓住这类课文的语言,充分激扬其内在的情感力量,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位教师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抓住学生关于白求恩是“客人”还是“自己人”的争论,作了生动的引导,实现了以情感熏陶为基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生: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他为什么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
师:是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提得很有道理,值得讨论讨论。
生:白求恩当然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是加拿大人,是来帮我们抗日的。
生:他不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不是我们请来的,是自愿来的。
生:不是请来的也是客人。昨天晚上,我们家正在吃饭,小李阿姨来了,妈妈说:“客人来了,倒茶!”我们没请小李阿姨,妈妈照样称她是客人。
生:白求恩刚来时是客人,来久了,参加八路军就不是客人了。
师: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
生:是自己人呗!
生:是一家人!
师:对,他跟谁是一家人?
生:他跟八路军是一家人。
生:他跟中国人民是一家人,所以他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
师:讲得真好。他是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生:看成自己的事业。
师:好,你们能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最生动地说明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了自己的事业吗?
于是,争论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中很快进入到研读课文的交流阶段,使研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慎用课堂表演
课堂表演是很多教师比较喜爱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适合表演的具体情节。特别是一些童话故事和儿童故事,更能够引起儿童的表演兴趣,并且能够在表演过程中深化对课文的解读和体验。然而,在“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中却要慎用表演法。应当看到,这类课文与今天小学生的时空距离毕竟比较遥远,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的角色特征和情感世界,都是今天的学生较难把握的,又如何谈得上表演。
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教师抓住课文的第四部分,雨来与日本鬼子面对面斗争的场面,组织学生作课堂表演。一位学生演雨来,一位学生演日寇的扁鼻子军官,另两位学生演两个日本鬼子。演雨来的学生有点儿紧张,放不开,而演扁鼻子军官的学生却大显身手,夸张的表情、大幅度的动作,特别是学得不三不四的日本腔,再加上自己的“创作”,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连老师也被逗乐了。这样的表演完全破坏了课文本应该有的情感基调,不但丝毫体现不出雨来的机智勇敢,反而被鬼子军官“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变成了“可怜的羔羊”。课堂表演变成了一场适得其反的“闹剧”。
应当看到,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课文,不是可以用表演来简单地重现某个历史场面的,它要求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必须具有历史意识、当代意识和审美意识。显然,这对儿童来说是难以达到的。因而,不当的学生表演,就很容易让“红色经典”课文的灵魂和精髓变味走样。这是必须警惕的。
三、严防戏说搞笑
对“红色经典”课文的解读,我们当然不能完全忽视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存状态,但必须坚守这类课文的精神价值和审美理想,并且让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尽管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文本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既有之物,而是读者在解读过程中不断生成的。但解读的这种个性化特点不能完全无视课文的前提性和规定性,把解读视为永无结论的活动,飘忽不定而了无终期。特别在当今“大话”“戏说”“水煮”历史经典几乎成为时尚的情况下,滥用“搞笑”“调侃”的不严肃态度与“流行”相捆绑,给学生以不健康的影响,也很可能渗入到“红色经典”课文的阅读之中,这是我们不能不注意的倾向。
一位教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在深读课文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三小节: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显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结尾。它饱含着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血肉相连的深厚情谊。教师在这里引领大家有感情地齐读,是可以把课堂气氛进一步推向高潮的。第一遍齐读,在教师觉得还不太满意的情况下,让大家再读第二遍。这时,一个学生却高声地读成了“再见了,亲爱的”,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原本严肃、深沉、激情飞扬的课堂氛围,在一句搞笑声中,顷刻间荡然无存。
四、不可性质错位
“红色经典”课文因其时代背景的特殊性,一般会具有相当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适度开拓这些相关资源,作些合理的延伸,不仅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受情意,而且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但是,这种延伸拓展必须与课文密切对口。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新奇和丰富,把与课文指向不相干的资料作为拓展内容,不仅是画蛇添足,而且可能会因性质错位而造成认识紊乱,严重影响教育效果。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深读《劳动的开端》一课时,在简短的复习回顾之后,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劳动的开端》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教师的主导下,选用了“艰难”一词,但没有讨论为什么用这一词语最合适,为什么用有些词语不合适。于是,深读探究就以“艰难”为主线展开,只是找一些体现“艰难”的关键词句来解读课文,凸显吴运铎勇于吃苦的劳动态度。在深读结束之后,教师又作了延伸拓展,出示了两段话:一段是介绍吴运铎在1938年筹办兵工厂时的艰辛劳动,另一段是介绍1940年吴运铎在兵工厂为创制兵器如何废寝忘食。这就带来了曲解课文主旨的后果。《劳动的开端》反映的是旧社会穷人孩子遭受的苦难,这样的劳动是对不该承担这种劳动的孩子的奴役和摧残。这与教师拓展的吴运铎在参军以后的神圣劳动,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种劳动,又如何能与“艰难”连在一起?由此可见发生在不同时代的同一类事件,其性质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混为一谈。
五、警惕言语架空
“红色经典”课文以其感人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情节,给人以强大的冲击力。因此,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师生往往会十分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并被深深地吸引,却容易忽略对课文言语形式的品赏,淡化语文课“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之本色本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寻求“红色经典”课文的言语形式与内在的强大精神力量的密切结合,体现当代的审美需求,能使学生在品赏言语中获得审美的超越性,既能立足于课文中现实的人物和情节,又能从现实的情节中升华,获得人格和心灵的激荡与净化。
《黄继光》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有一组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抓住学生的朗读声由小到大、感情越来越强烈这一点,问学生:“这里有三个‘望着他’,为什么你们会越读声音越高亢,感情越读越强烈?”有的学生说:“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作者这样写三个‘望着他’,意思不是并列的,而是范围一个比一个大,‘指导员’只是一个人,‘战友们’是一个集体,‘朝鲜人民’有很多。所以,应当越读感情越强烈。”有的学生说:“不仅是范围一个比一个大,黄继光感到肩上的责任也一个比一个重,不仅是指导员,也不仅是战友们,更有全体朝鲜人民。”还有学生说:“因为有了三个‘望着他’,所以黄继光‘又站起来了’。这个‘又’告诉我们黄继光已身负重伤,倒下去了‘又’站起来。他感到时间越来越紧迫,但三个‘望着他’使他扑向敌人碉堡的勇气也不断增强了。”显然,课文中的这组排比句势如雷霆万钧,层层深入地揭示了英雄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的内心世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教师若不抓住这样的语言形式,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其中丰厚的情感内涵,这样的故事情节难免也只是缺血少钙的一个苍白躯壳,更谈不上具有什么审美的超越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