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的调查报告_农民论文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的调查报告_农民论文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系论文,工农论文,调查报告论文,新形势下论文,城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农关系是我国最基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工农联盟是我们立国的社会基础。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工农关系的现状,妥善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是巩固和加强我党在农村领导地位、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保持和发展我国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我国工农队伍的基本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农队伍关况、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工农队伍壮大,城乡出现就业多样化和工农相互渗透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队伍不仅人数增多,而且还有扩大趋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表明,1999年,全国企事业单位职工达3.5亿。据《安徽年鉴》记载,从1978年至1997年,安徽省职工总数净增194万余人。农民队伍的壮大,主要是由于农村自然人口增长。据统计,我省总人口1990年到1999年净增53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

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户籍制度的松动,使我国工农队伍发生分化。从工人方面看,工人由原来相对集中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分散,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应聘到乡镇企业;少数下岗工人到农村承包土地。从农民方面看,就业明显呈多样化,除一部分继续从事传统的农业劳动外,越来越多的农民到乡镇企业就业或到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或从事个体经营,少数农民进城承包工程或兴办企业。

(二)工农群众整体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经济收入差距有所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工农的整体生活水平有相当程度的提高。据《安徽年鉴》统计,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由1990年的1224元上升到1997年的4148元。农民人均收入由539元升到1808元。但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地区间经济差距十分明显。据调查,我省合肥市郊区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为5000元左右,而大别山地区的部分农民年收入仅有500元上下,相差10倍之多。城镇居民的经济收入也存在苦乐不均。由于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下岗职工得到的生活保障金数量少甚至无法及时发放;一些不景气企业的部分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工资被停发、减发,医药费被拖欠等,使工人中出现了一个贫困群体。

(三)工农群众中既出现了积极的思想变化,又出现了若干值得重视的消极思想倾向

工农队伍成份的变化和经济收入差距拉大,引起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广大工人自觉适应市场经济,增强了自立、自强、竞争和参与意识,自觉把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统一起来。这是当前工人队伍思想状况的主流。但一部分工人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消极倾向:如阶级意识淡化,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前途信心不足。据全国总工会对职工的几次调查,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的比例不断下降,从1982年的29%逐步下降到1996年的15.2%。据1997年300个单位的调查,职工的思想状况普遍是:“由注重政治地位转向注重经济地位,由注重集体命运转向注重自身价值”。

在农村,农民的文化程度、思想素质、政策水平、民主法制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许多农民改革开放和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意识不断增强,关心时事,尤其是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十分看重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当前农民队伍思想状况的主流,但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少数农民错误地认为“土地分到户,不要党支部”,遇事“不找村长找族长”,部分农村封建迷信思想沉渣泛起,宗教观念快速传播。

总之,新时期城乡就业的多样化,工农的相互渗透,工农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更新,有利于工农关系的协调,工农联盟的巩固。但另一方面,社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贫困群体的存在,社会风气的不正,落后思想意识的影响,既是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导致工农关系不融洽和存在矛盾的深层次原因。

二、影响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工农收入差距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有较大提高。但相比之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务农比较利益下降。如芜湖市一般种植习惯是一季油菜一季水稻。一亩油菜平均成本173元,亩产300斤,每百斤85元,售后收入255元,除去生产成本,收入82元。单季稻,每亩平均成本219.5元。亩产1000斤,每百斤50元,售后收入500元,除去成本,收入280.5元。两季收入合计362.5元。扣除每年每亩农业税、村提留、乡统筹费等共需175元后每亩纯收入仅为187.5元。如果4口之家,人均一亩地,4亩地一年收入只有750元。这是按正常年景计算的,如果遇到洪涝灾害,粮食减产或绝收,连这样的收入也难以保证。

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较慢,不少农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在市场疲软、物价低迷的情况下,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跌,造成工农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安徽省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1999年全省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农民年均纯收入的3倍左右。就全国来看,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1∶2.4缩小到1984年的1∶1.7;但1990年扩大为1∶2.2,1999年达到1∶2.65。

由于种田无钱可赚,丰产不丰收,农民种田积极性受到挫伤,开始出现抛荒现象。据安徽南方某县统计,全县共有30万亩耕地,抛荒面积达15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5%。抛荒的耕地面积划分很小,且地块分散,很难被种田大户所利用,耕地资源被白白浪费。

(二)资源利用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优质耕地更少,国家虽然确立了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但耕地仍在逐年减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6至1995年,因各项建设占用、灾毁等因素减少的耕地达1.03亿亩,净减少2899万亩。

乱占、滥占土地等现象会引发工农矛盾、城乡矛盾,合法征地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也可能引发矛盾。现在征地,给农民的征地费、青苗费、安置费等总计每亩为1-4万元,而实际上农民拿到手的则很少。被征地的农民往往不能得到安置,有的虽然勉强安排就业,但一遇到单位效益不好,他们是首先被精简、被分流的对象。由于他们的耕地已被征用,自身又无专长,往往陷入困难境地。这样,被征地的农民就会接连不断地上访、静坐、阻塞交通,甚至围攻企业和政府,造成矛盾激化。

矿产资源开发也是可能产生矛盾的一个焦点。最近几年,很多国有矿山都遇到一个麻烦:农民或个体或集体强采强取国有矿山资源,使之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例如我省的一个大型铜矿,当地农民起初只是扒矿,后来发展到抢盗矿石、破坏设施,再后来他们同国有矿井“并肩作战”。这种状况不仅影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且屡屡造成安全事故。最后政府不得不加大执法力度,一举炸毁了十几个无证矿井。

(三)环境污染问题

部分工矿企业和城市对污染治理不力,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生产环境,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导致农民上访、静坐,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据最新资料统计,目前全国工业“三废”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农药严重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

(四)转岗就业和户籍制度问题

城乡劳动者相互流动对缩小工农、城乡差别起了很大作用。但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两支就业大军就产生了争夺工作岗位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扩大城市职工的就业空间,一些大城市相继推出了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种种限制政策,一些中小城市也纷纷仿效。农民对此很有抵触情绪。近几年农民外出打工人数有所下降,收入减少,这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原因,反映出正确处理工农在就业方面矛盾的迫切性。

农民进城打工,与企业正式工相比,往往同工不同酬,在工种上也有明显区别。农民工大部分分布在苦、脏、累、险的岗位,且缺乏稳定性,一旦企业不景气,首先被精减的就是农民工。农民工还无法享受正式职工的同等福利和待遇。在教育投入和升学率上,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

两种户籍制度带来的差别和矛盾,在以前农民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长此以往,不加以改革,就会对增强全民的平等竞争意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工农差别产生消极影响。

(五)非法牟取局部利益问题

有些农民在落后思想意识支配下,出现“揩企业油”的现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偿使用工矿企业的水、电等,工矿企业不堪重负,工人对此十分不满,双方为此经常发生冲突。例如,安徽有一大型有色金属公司,每年都要为附近农村交2000多万元的电费,成为企业的一项沉重负担。还有些农民有“偷公”现象,个别地方几乎户户皆偷,到了法难责众的地步。有时公安机关对偷盗分子处理一下,农民就闹,然后又偷。安徽南部有一铁矿,附近农民有时成群结队,开着拖拉机,大摇大摆地拉走矿石,使矿上遭受重大损失。这种情况各地都有,以矿山、油田和铁路最为严重。

也有些企业和不法商人采取非法手段谋利,例如生产假的农用物资供应农村,造成农民的重大损失。

综上所述,当前工农矛盾一般都是经济利益的矛盾,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两个劳动者阶级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工农矛盾不具有对抗性,但如果失去警觉,对矛盾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在局部也可能形成对抗性。另外工农矛盾往往同其他社会矛盾,特别是同干群矛盾交织在一起,大大增加了解决矛盾的难度。

三、新形势下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它是生产力有了发展而又发展不足在社会关系中的表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还较低。在短时间内国家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大幅缩小城乡差别,处理工农矛盾尚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手段。这是新形势下工农矛盾产生、存在的经济原因。

由于财力有限,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太大。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服务于第二、三产业,但二、三产业反哺农业不够,以至不少地方出现水利失修,基础设施老化,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科技人员大量流失,等等。在农业生产诸要素投入中,关键是资金投入不足。统计资料表明,90年代初,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连年下降,由1991年的9.11%下降到1993年的8.69%。近几年,对农业的投入虽有所增长,由1997年的470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804亿元,但与同期房地产开发投入资金由3106亿元增加到4010亿元相比,对农业投入的规模还是小得多。资金紧缺已成为农业发展和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的最大的制约因素。

农业发展速度较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亳州市农村抽查的材料表明:该市农业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5.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4.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1.4%;中专(高中)文化程度占7.4%;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5%。特别是农村中实用人才总量少,层次低,缺乏科技和管理人才。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体系发育不健全,宏观引导和市场信息服务滞后,农户的微观经济活动与大市场的对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往往难以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只能被动地适应市场,盲目性较大,常常被市场的无序状态所误导,甚至出现农产品烂在地、瓜菜只能用来沤粪等使农民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的现象,这也是工农业发展差距客观存在的一个原因。

(二)政策因素——它是城乡二元分割格局的延续

城乡二元分割格局的存在,制约着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如前所述的农民工受歧视,城市设立就业保护壁垒等,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带来困难。各地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往往向非农业倾斜。例如,城市中小学教育设施由政府拨款建设,而农村中小学设施的建设则要农民自己筹集资金,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使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拉大。

价格体系没有理顺,直接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从价格体系上看,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粮食价格缺乏弹性。我国《价格法》明确规定,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购中可以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实行保护价格,但在执行时,政府又规定,不准其他部门和个人插手收购或抢购。这样,保护价就成了粮食市场上的唯一价格,造成粮价难以上下浮动,缺乏弹性。二是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没有严格控制。近年来,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政府却没有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的可能采取了一定措施,但见效不大。这就使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种粮、种棉等无钱可赚,导致工农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覆盖面小,农民难以抵御生产和生活中的风险。没有医疗保险,造成某些农民家庭因病致穷,因病返贫。没有养老保险制度,于是少数农民抵制计划生育,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没有失业保险,也使不少农民工不敢放弃他的承包地。这既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也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三)法制因素——它是法制不健全、法制观

念淡薄的反映

法制不健全,例如,《土地管理法》第31条规定,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被征地单位、用地单位和有关单位寻找途径加以解决。但是该法并没有规定不安置多余劳动力、使农民失业,何机关、何人要负何种法律责任。法制不健全,还表现在各地几乎都没有制定过处理厂农关系、矿农关系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和办法。在用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厂农双方、矿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没有明确规定。其结果是,厂矿企业和农民都缺乏相应的行为准则,连政府在处理有关问题时都感到缺乏依据,致使一些地方在处理厂农、矿农关系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四)思想因素——它是某些地方和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削弱的结果

近些年,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削弱的现象。既缺乏对工人的教育,也缺乏对农民的教育,使部分工人、农民不能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客观地看,有些工矿企业不景气,下岗职工增多,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难题。但主观原因更是主要的,有的企业领导干部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的不注重学习,管理凭经验,决策靠运气,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愿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的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甚至腐化堕落,自己没有威信,不能做思想政治工作。

农村也有类似情况。不少农村干部对新形势不适应,至今没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办法。在一些地方,收费收税成为村干部的主要工作,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有些干部往往采取一些强制性、非正常手段,因而引发干群矛盾。有些干部思想素质和工作作风差,思想政治工作更无从谈起。

四、解决新形势下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的若干对策

当前,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工农矛盾,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为保障,以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缩小工农、城乡差距为目的,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政策调控。我们具体提出以下若干对策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各级领导务必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的重视程度

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具有全局性,如不及时协调、认真解决,就有可能影响整个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各级领导同志务必站在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下决心开展一些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的基本脉络,研究、规划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协调好新时期的工农、城乡关系,化解新时期工农、城乡矛盾,使21世纪中国的发展建立在坚实的社会基础之上。

(二)加快发展,奠定逐步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的物质基础

1.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第一,优化结构,突出特色,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的原则,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业。第二,培育市场,搞活流通,为产业化经营铺路搭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大力培育、开拓市场,努力建立起结构完善、功能互补的农产品批发、零售网络。第三,组建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为产业化经营夯实基础。第四,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产品的产业化生产。要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促使农村信贷与科教联姻,共同发展。

2.积极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首先,要从经济区划角度出发,在规模、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搞好小城镇规划,这是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其次,小城镇建设既要以二、三产业为依托、又要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在城镇化进程中,要走集约化的道路,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建设市场体系、培育龙头加工企业、搞好农业基地生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调整优化农村工业结构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分工。

3.协调工农两大产业的投资比重,适当增加农业投入。

为使工农业的发展基础更加稳固,有必要适当调整工农两大产业的投资比例,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首先,要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增加对农业基本设施建设的投入。其次,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和文化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再次,要改变各地政府对农业投入相机决策的状态。从宏观上运用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各级政府的经济行为,以确保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最后,拓宽资金投入的渠道,充分利用社会上的闲置和外资资金,缓解农业投入资金的不足。

(三)从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上,协调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

1.解决城乡就业矛盾。

一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引导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结合起来。努力引导农业产业精细化、集约化,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自身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轻对城市就业的压力。二要把乡镇企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要提高乡镇企业技术水平,走集约化道路,并带动各类小企业扩大规模,使之成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三要把就业优先原则与效率优先原则结合起来。政府部门要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要促进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环境的改善,把就业工作的重点放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上,从而有效缓解城乡就业矛盾。当全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就应把有限的存量和增量就业岗位向最有效率的劳动者群体倾斜,实现两者的结合。四要把加强管理和转变观念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把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培育农民工市场,建立有序流动网络;广拓就业途径,扩大需求。另一方面,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也应从自身找原因,放下架子,提高自身素质,主动参与竞争。

2.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

农民是市场经济中的弱者,受到保护、扶持是理所当然的。在价格政策上,应当重视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问题。制定价格政策,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考虑到保护农民的利益,努力探寻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3.改革户籍制度,缩小工农差别。

调整就业政策,建立开放、有序、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改变那种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实行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将就业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试行按住地划分人口,积极调整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和与之相关的就业政策,适度吸纳农村人口,努力促进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人们参保意识。第二,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力度,加强就业训练与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第三,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他各项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合,从宏观上调控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第四,在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家庭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的“兜底”作用,使二者有机结合。第五,建立起收、支、管、投四个环节相对分离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奠定体制基础。

(四)加强思想与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素质

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还要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

1.加强思想法制教育,提高广大群众思想觉悟。

在广大群众中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鼓励人们讲奉献。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应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重视宣传典型。对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要开展好“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鼓励他们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工人和农民中,要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

2.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各级党组织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基层干部,努力增强他们的三种意识。一是宗旨意识。要牢记和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和关心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责任意识。广大基层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对工农矛盾的认识,把处理和协调好工农关系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三是依法办事意识。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现阶段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处理问题要以“宜疏不宜堵、宜顺不宜激、宜解不宜结”为原则,防止因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带来不良后果。

3.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协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在处理工农关系问题时,起着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抓好自身建设,确保党组织在处理各种复杂社会问题时有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要发挥党员干部在处理工农关系问题时的中坚骨干作用。党员要增强党性观念、大局观念,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得失,以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重,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4.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和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密切工农关系。

企业与地方应加强联系,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和共建精神文明活动。要提倡换位思维,既要让企业理解地方群众的实际困难,也要让地方群众知道企业的艰辛,要多想对方的好处。遇到问题及时通气,认真调查研究,共同采取措施,力争把矛盾消灭于萌芽之中。在处理企业与地方的关系时,应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寻求工农的共同发展,努力谱写新时期工农联盟的新乐章。

标签:;  ;  ;  ;  ;  ;  ;  ;  ;  ;  ;  ;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的调查报告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