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通道树障隐患数据分析及管控建议论文_毛居提•地力瓦尔汗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疆南供电公司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要想对树障存在的隐患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应该对输电运维系统中的架空输电线路树障隐患数据进行合理的研究和分析。利用计算机编制科学的分析算法,发现了树木逆生长、树木长期不长等异常的隐患记录,通过进一步分析,查明异常数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管控措施,同时针对数据库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输电线路 隐患 数据分析

引言

目前,我国的林业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及环保要求提高,线树矛盾日益突出,树障问题严重威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如何科学、高效、全面地做好树障防控工作,减小树木对线路安全运行的风险,已经成为线路运维单位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1树障隐患数据分析

1.1异常的隐患记录

(1)首次记录数据属重大隐患范围出现此类数据,说明存在以下问题:

①巡视人员判断不准确,导致记录不准。

②此处树木生长速度很快;

③长时间未进行线路巡视;

④前期巡视到位人员针对此处隐患未做记录;

(2)树木逆生长

树木逆生长是指记录的树木高度比前次记录的高度小,导线对树木的净空距离变大。出现这种数据说明两次记录中至少有1次的数据记录有误。

(3)树木长期不长

按照树木自然生长规律,树木高度会随时间的增长而变大。当树木高度5个月都不发生任何变化,说明现场记录的数据有误或者树木已经进入老龄期,确实不生长。

(4)现场记录净空差和模拟净空差偏差大于2m现场记录净空差是指第2次现场核实的净空距离减去第1次记录的净空距离。从第1次记录开始,输电运维系统会自动按照系统设定,模拟各种树种的生长速度(见表1),截至第2次去现场核实的时间,系统会给出一个模拟的净空距离,用这个模拟的净空距离减去第1次记录的净空距离,就得到模拟净空差。如果现场记录净空差和模拟净空差的偏差大于2m,说明现场记录数据不准确,或者是该处的树木生长速度与模拟的生长速度偏差较大。

表1系统设定的各树种模拟月生长速度m

(5)树木生长速度过快

为了判断树木的生长速度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自然生长规律,可以取第2次记录的树木高度减去第1次记录的树木高度,然后除以两次记录的时间间隔,计算出树木月平均生长速度,如果月平均生长高度≥1m,则认为树木生长速度过快。出现这类数据说明该处树木生长速度确实很快或者现场估测数据不准确。

1.2数据异常的原因

要避免树障隐患引起线路跳闸,应该做到及时发现→准确记录→有效监控和预防→及时消除。可见,准确记录树木的高度是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从前面的数据分析可知,数据异常主要是记录不准确造成的。记录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

(1)未使用仪器测量

激光测距仪配置不足,现场巡视人员主要通过目测判断树木的高度以及导线对树木的距离,导致数据偏差较大。

(2)未进行导线风偏校核

位于导线外侧的树障隐患,从净空距离来看,可能未达到紧急隐患,如考虑导线的风偏以及砍树时树木倒向导线的情况,这个距离就会变小,隐患可能达到紧急程度。如图1所示,BB′为导线风偏轨迹,f为导线弧垂,S1为考虑风偏后导线对树木的最小距离,AA′为倒树轨迹,H为树高,S2为考虑倒树范围后的最小距离,S3为导线对树净空距离。从图中可看出,考虑风偏后的距离及倒树范围后的距离均比现场记录净空距离小。

图1导线风偏及倒树示意图

以500kV南玉Ⅰ线362号塔为例:B相大号侧60m导线外侧有5棵松树,树高10m,与导线水平距离8m,垂直距离3m,树木所在位置坡度35°。此时计算出的净空距离为8.54m,若按照倒树范围进行计算时,导线对树的最小距离为5.26m。按照风偏校核后,其净空距离仅为3.96m。

(3)未按最高气温70°校核

由于温度升高时导线的弧垂会增大,此时导线对树木以及下方交叉跨越物的距离会减小。因此,部分在测量温度下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的数据换算至最高气温后,可能会不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2管控措施

2.1提高树障隐患数据的准确性

(1)针对分析发现的异常记录,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核实,确保数据记录的准确可靠性;

(2)对所有尚未消除的重大及以上树障隐患,需使用仪器核实树木的高度;

(3)经巡视人员肉眼目测核实3次的树障隐患使用仪器再核实一次;

(4)对新入库的树障隐患,在下一次的巡视中使用仪器核实树木的高度(停电检修除外);

(5)对位于导线外侧的树障隐患,根据系统风偏校核及温度校核后的净空距离判定隐患级别;

(6)对位于导线正下方的树障隐患,根据系统温度校核后的净空距离判定隐患级别。

2.2源头措施

对于高压输电线路通道内的树障隐患,仅依靠后期的砍伐消缺,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此,若想从根本上解决树障隐患问题,首先在线路设计阶段就要合理选择线路通道走廊,尽量避开集中林区或因地制宜采取高塔跨越;其次,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加大电力安全宣传力度,使当地百姓清楚认识到高杆树木给高压输电线路带来的危险,自觉遵守电力法规,减少危害电力线路安全的行为;最后,线路运维人员应主动争取当地政府及百姓的理解和支持,鼓励百姓在线路通道内栽植观赏性树木或花卉,化解树线矛盾。

3数据库维护及建议

3.1加强隐患审核

目前班长对新增隐患审核时,可以一次选择多条记录后直接通过审核,容易看漏或看错记录内容,弱化了审核功能。建议改变审核方式,必须逐条对隐患记录进行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

3.2完善隐患填写功能

(1)现有的隐患填写功能存在一定的弊端,现场巡视人员习惯性地在原有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容易出现数据错漏问题。建议在隐患核实时,除采用激光测距仪核实的记录之外,不再显示前一次核实的树木高度、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导线对地距离等数值,由巡视人员自行估测数值,从而避免被前一次的数据干扰。导线对地距离经仪器核实后应将其锁定,不再修改。

(2)对于树木在导线外侧的隐患,建议增加导线对树根距离的填写,有了该数据,当树木倒向导线时,系统可实现自动计算导线对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通道树木砍伐提供依据。

3.3完善预警提醒功能

(1)目前树木预警值是根据最后一次记录的树木高度来设定,按照模拟生长高度进行预测。预警时只提醒达到一般隐患的时间,即使超过了这个提醒时间,系统仍然显示那一天,预警效果不强。建议参考水位预警的方式,当1条隐患记录进入到数据库中,通过系统给出达到下一级隐患的时间(隐患级别:其他隐患→一般隐患→重大隐患→紧急隐患),若当前时间已经达到或超过这一时间时,系统会自动将提醒升级到更高一级,以此类推。

(2)目前系统预警时采用的是最后一次记录的隐患数值。为了提高数值的准确性,建议取最近一次通过仪器核实的数据作为预警值;若隐患未经仪器核实,就取最近一次记录的数值为预警值。

(3)现有的预警提醒效果有限,对班组的指导意义不强。建议修改预警提醒值之后,对于达到一般隐患预警值的提醒,仅作为一条记录显示;对于达到重大隐患预警值的提醒,需要班组核实,并提出管控措施(如:树木生长较快,要加强关注;树木已接近生长高度极限,生长速度缓慢等);对于达到紧急隐患预警值的提醒,专责进行监督,班组用仪器核实,并提出具体砍伐计划,系统自动将该项消缺计划加入到该月工作计划列表。

结语

通过对输电运维系统的树障隐患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出问题数据、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管控措施,同时针对数据库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实现对树障隐患的精细化管理,保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党洪亮.架空输电线路通道维护中的困难及解决办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1,8(9):73-75.

[2]黄荣海.输电线路精益化管理研究与应用[J].红水河,2015,34(3):50-53.

论文作者:毛居提•地力瓦尔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通道树障隐患数据分析及管控建议论文_毛居提•地力瓦尔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