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股改做重“中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盘论文,股改论文,新华书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该在去年年底就要完成改制的新华书店,选在2005年其68岁生日的时候才宣布全面改制,用意匪浅,也由此揭开了我国文化体制事业单位股份制改革的帷幕。
4月24日,新华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由新华书店总店、英国派可多(PACPOLY)投资公司(下称“派可多”)两家民营投资公司和七家国有出版社共11个中外股东出资组建。“这标志着新华书店总店从产权结构单一、融资渠道较少、体制相对滞后的局面,向投资多元化、管理现代化转变。”新华书店总店的上级机关——中国出版集团总裁杨牧之这样表示。
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和一系列的变革之后,新成立的新华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和它的母体,拥有固定资产逾3亿元,营销面积及仓储场地近8万平方米,年物流吞吐能力20亿元的国营老店——新华书店总店,在当前的市场形式下,是否还能像过去的新华书店一样主导着中国的出版物发行市场,依然是个疑问。
等来亿元现金股
坐落于北京市北礼士路135号的新华书店总店宁静而宽敞,与我们通常见到的以零售图书为主的新华书店不同,总店并不是一家面向最终读者的零售书店,而是一座有着几千平方米的大院子,院内设有图书仓储场地、批发市场等。
有着占全国90%以上图书销售额的新华书店具有半个多世纪的持久品牌。1937年4月24日,新华书店的前身新华书局在延安创立,随后,第一家新华书店就在延安清凉山万佛洞最底层的一个石窟中开张。
1951年1月1日,新华书店总管理处改建为新华书店总店,总店负责统一领导管理全国各地新华书店。1987年,新华书店总店开始把各地新华书店移交给当地新闻出版局管理,此后,总店和各地新华书店除名称一致外,彼此运营完全独立。总店隶属于新闻出版署,和各地新华书店在业务关系上平行运作;各省店则隶属当地新闻出版局,成为本省新华系的行政管理店和批发店。在失去了对全国新华系的管理权后,新华书店总店成了一家以出版物批发业务为主的企业,并同时进行了企业制改造,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
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的时候,新华书店已经明白的是,在面临民营企业竞争加剧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外资的挑战。而到了本世纪初,紧迫性已经十分明显。2003年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官员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发行领域的引资对象,希望是在国际市场有实力、有经验、信誉好的大公司。
然而在新华书店总店的剥离式股改方案全面公布后,最让人吃惊的莫过于外资以高达近亿元的现金入股,而且这个外资战略投资者还显得如此名不见经传。股东里这家中文名叫派可多的PACPOLY公司显然并不为业界所熟悉。
“与战略投资者谈了两年,都没有谈成,有一些企业目标不一致,有一些对中国国内情况不熟悉,所以迟迟没有做决定。直到与派可多谈判,双方才一拍即合。”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宋晓红强调了与派可多的“缘分”。在此之前,曾与新华书店谈判过的国际图书出版商和投资者包括世界最大的出版商美国IDG公司、香港TOM集团和德国贝塔斯曼公司。
但最终,新华书店选择了英国派可多。
新华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的股东除新华书店总店和英国派可多外,还包括中国地图出版社、接力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博恒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紫禁城投资有限公司共11家国内知名出版社和投资机构,是我国第一家注册资本过亿的出版机构。
据刘国辉介绍,新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新华书店总店出资1.2亿元,占40%股份,是第一大股东;北京博恒投资出资9200万元,占30.67%股份;英国派可多出资8100万元,占27%股份;其他8个股东共占2.33%股份。
据新华书店总店办公室主任张雅山介绍,派可多是一家由投资人新成立的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投资公司,投资范围涉及房地产、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而两家民营投资公司中的紫禁城投资公司是一家面向文化产业和房地产的投资公司,旗下公司包括北京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早就已经进入了出版物发行市场。
有知情人透露,派可多答应“不控股、持股不超过30%、不参与管理”,这为其获得新华书店总店的认可产生了重要作用。
“外资企业在图书销售领域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更为雄厚的资本金,而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更具市场敏感性。”张雅山说,新华书店总店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条件就是经营效益好、信誉好的,尤其是同业的企业。
迟到的改制
根据我国加入WTO所作的承诺,2003年5月1日起,允许外资从事图书、报纸和期刊的零售业务;2004年12月1日起,允许外资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的批发业务,外资在书报刊的分销领域取得了与国内企业同样的待遇;2006年12月1日起,外资将拥有总发行权。
其实早在2002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就下发了《关于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股份制改造的若干意见》,要求新华书店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并希望试点单位能够在3年内完成这一工作。全国2700多家新华书店的1.4万个网点、近15万职工和上百亿资产,由此进入转制跑道。
2002年后,各省纷纷成立发行集团,以新华书店省店为核心,整合省内新华系原有资源,进行系统内连锁,一些地方新华书店甚至开始了跨省扩张。
在地方新华书店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200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的大型出版机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当年4月,新华书店总店正式加入中国出版集团,即开始着手进行股份制改造。
2003年上半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并于5月1日开始实施,规定从2004年12月起外资和合资企业可以申请从事国内出版物的批发业务。2003年9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施新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进一步放松管制,规定境外资本也同样拥有申请出版物总发行权和批发的资格。
随即,新华书店总店与中国出版集团所属的另两家公司——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和国家邮政局所属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中邮邮购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成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由中国出版集团控股。
2004年4月,国务院下文批准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明确了其下属出版发行单位由事业单位转向企业。此举被看做是当年出版业的头等大事。
在此背景下,去年8月底,新华书店总店曾对外披露,争取在年底前完成股份制改造,改制后将向国内外投资者出售60%的股权,并计划从国内或海外资本市场中选择“最成熟的上市地点”。
不过,原计划2004年完成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实际进程被推迟。有专家认为“新华书店改制国有资本必须控股51%以上”的条件为最大障碍,同时“新华书店”目前产权不清,品牌价值难以评估——全国有2700余家叫做“新华书店”的法人单位,而这些单位又按照地域划分为不同归属的国有资产,此外全国新华书店近百亿元的不良资产如何剥离,以及职工的工资待遇、养老、社会保障、福利等问题,都是横亘在改制面前的难题。
不放弃第一大股东
尽管新华书店总店作为历史老店在改制的道路上困难重重,然而市场的开放并没有因此而放缓,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外资的进入时间都让新华书店的改制显得沉重而紧迫。
2004年4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志鸿教育集团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和“全国性连锁经营权许可”,这是国内首家同时获得“两权”的民营书业公司,标志着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从此与国有新华书店平起平坐,拥有了平等竞争的权利和政策空间,新华书店总发行的垄断破冰。
目前新华书店系统在全国的销售网络维持在1.4万多个网点的数量上。它长期以来是中国图书销售发行的主渠道,分店遍布全国各地,深入乡村基层。
作为中国最主要和最大的图书发行渠道,新华书店过去毫无市场化意识,凭借总发行权和中小学教材垄断权两支尚方宝剑,占据了出版发行市场的大半江山,获得丰厚利润。然而,按照中国入世的承诺,国内出版发行市场逐渐放开,新华书店赖以生存的政策优势正在慢慢丧失,终于被迫走上改制之路。
新华书店遭受的另一个沉重打击是中小学教材垄断的锁链被逐渐解开。根据新闻出版署的计划,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工作从2002年开始先在安徽、福建、重庆进行。虽然实际的改革工作并未像计划中那样迅速,但是打破中小学教材发行垄断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避免。
早在入世之初就有业内专家分析,入世后开放图书零售批发市场最先冲击的必然是新华书店系统,面对在资金、管理等方面都占有显著优势的国外分销商,以及蓬勃发展的民营发行商,国有图书流通系统只有进行彻底改革才能应对挑战。
最终,新华书店选择剥离式的改革。据张雅山介绍,新公司的经营管理班子将从新华书店总店平移过来,除财务总监由派可多派驻外,其他股东暂时不派出管理人员。在10个人的董事会里,由刘国辉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英国派可多派出2名董事,两家民营投资机构也将派出自己的董事,另外几家出版社则将共同选出代表出版社意见的董事。
“如今新华书店总店的改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代价是,变改制的原则为‘剥离型改制’,只拿出了总店的发行业务,因此不必局限于以前新华书店改制国有资本必须控股51%以上的条件,只要能做到第一大股东即可。”刘国辉表示。
做大“中盘”重谋主导批发
“这家由中外共同出资、出版与发行机构共同组合的新公司,将全面接手新华书店总店积累运营了50余年遍布全国的购销客户网络、仓储物流运输网络和资金结算网络,成为我国第一家中央一级图书批发中盘(图书行业的批发业务)企业。”刘国辉介绍说。
刘国辉说,他曾经到日本和美国去考察过其他的发行大中盘,而这也正是中国图书发行行业所欠缺的。虽然早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就有了搞活大中盘的呼声,但由于各省行政边界所限,只成为当时业内一时的热情。这是因为,集团、连锁和中盘在一个省范围内的统一,也即是说当家作主的是“省”。在一个省内的市场,无论是连锁还是大中盘都没问题,一旦要跨省,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另一方面,缺少大中盘的弊病日益凸显,在众多集团式连锁的包围中,出版社从一个图书的总发行者变成了一个图书产品的加工者,图书利润开始大量地从出版环节流向发行环节。利润的大量流失让图书业丧失了它的灵气——图书的创新。刘国辉认为,中国急需一个介于全国图书市场的图书发行大中盘,只有这样出版商和销货商“一对多、多对一”的局面才能得到改善。
尽管新公司刚刚成立,而总店跨省的工作早有准备。新华书店总店已先后在成都、沈阳等地分别注册成立了四川分公司和辽宁分公司,负责对西南和东北市场的辐射与管理。将西安、广州、武汉作为西北、华南、华中地区的区域批发中盘的据点,加之早几年已在上海建立的总店绝对控股的上海东华图书发行代理有限公司,作为华东地区的批发中盘,总店将在近年内完成在全国范围的区域中盘布局。为了全面确立新公司在国内同业中核心中盘的地位,新公司制定了打造四大体系的发展战略,即图书批发体系、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图书分销体系和连锁经营体系。
然而不管哪种体系的建立都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持,按照新华书店总店的计划,在完成将优质业务剥离组建新公司的工作后,下一步就是将新公司上市。
“新公司可以在海外或者是国内上市,哪边快,就会选择在哪上市,因为随着业务的开拓,我们对资金的需求肯定是不断增长的。”张雅山并不回避有关新公司计划上市的传闻。
作为接受了新华书店总店最优质资产又“野心勃勃”准备上市的新华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业界最广泛的关注和新华书店总店的厚望。在雄厚的资金和资源优势下,新公司当然有理由相信自己将成为国内最优秀的出版物发行公司之一。然而目前国内的出版物发行市场正在全面开放,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抛开新兴的外资和民营公司不说,事实上,与一些区域实力新华书店相比,因为缺乏自己的网络,新华书店总店的资产也并不具优势。再加上国内的出版物发行市场还不够规范等情况,新公司和总店必须认识到,任何想要成为主导国内出版物发行市场的公司都必须面对严峻的挑战,而现在前进的道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