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谭淑英

乐山市市中区泊水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抽取96例作为本研究的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有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行为变化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效果;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及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根据实际的调查发现,患者一般在患有该病的同时还患有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肾脏功能障碍等疾病,为治疗加大了难度[1]。因此,为了保证治疗的有效性,需要在进行合理的用药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从而帮助患者稳定血糖水平。本研究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抽取96例作为本研究的临床研究对象,将他们进行合理的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从而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抽取96例作为本研究的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男 26 例,女22 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为(68.6±5.9)岁,病程1~25年,平均(7.2±2.8)年,初中及以下学历29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9例;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1例,年龄29~86岁,平均年龄为(68.4±5.8)岁,病程0.5~24年,平均(7.2±2.2)年,初中及以下学历 28 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0例。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和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可进行下一步研究。

(二)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入院指导和用药指导等内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具体项目为: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并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活动[2]。利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护理知识,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详细的向患者讲述情绪稳定对治疗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加患者的心理护理的重视,促进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更加积极的配合医生。此外,由于患者的知识程度不同,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比较情绪化、不配合的患者,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耐心,尽量用自己亲切的问候,以及温柔的语言感化患者,通过对患者病情切实的关心、关注来感化他们,取得患者的信赖和认可,从而保证治疗过程的有效进行。②并发症护理。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的注意患者的血糖、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在对血糖进行良好控制的同时不能忽视患者的其他健康指标,从而为患者的恢复和健康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还应关注患者的食欲变化情况,对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次数进行统计,并定期对患者的血管等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出现病变。还应对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防治患者出现功能下降的情况。此外,还应预防患者肺部感染,保证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良好。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予以重视,及时报告医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3]。③饮食及运动干预。由于老年人的体质比较特殊,所以他们的饮食限制也就比较多。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性别、体重、以及病情状况等为患者制定私人的、科学的饮食方案,并对患者饮食及营养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众多,在进行饮食搭配时必须以低糖、低盐为原则,并有效控制饮食的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并在进食中增加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的比例,从而通过对患者饮食的控制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4]。同时还要为患者设定适当的运动计划,特别是对于那些体重超标的老年患者,必须进行适量的运动,从而达到减肥减值的效果。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状况合理的设计减肥计划,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督促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

(三)护理效果评定标准

1.对两组的行为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具体检测项目包括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遵医嘱率、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并以此作为护理效果判定的依据。

2.检查两组患者经护理过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患者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比较。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结果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若P<0.05 ,则表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的血糖控制率、遵医嘱率、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的行为变化情况比较 [ 例(%)]

三、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治疗周期较长,而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等都比较特殊,各项器官的功能都逐渐下降,行动也存在着很大的不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难度较大[5]。所以,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配以积极有效的护理,从而有效减少在治疗过程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的是社区护理方案,其为医院护理工作的延续,在护理过程中主张以患者为核心,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并监督患者有效实施,从而帮助患者养成积极的生活方式,帮助患者更高效的恢复健康。

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方蕾.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76-278.

[2]雷良蓉.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4):57-59.

[3]位本美,张金鹏,李建华.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20(17):103—104.

[4]韩炜,赵继开,衣运玲,等.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1,9(10):43-45.

[5]席冠华,王云霞,张辛,等.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6,13(4):9-10.

论文作者:谭淑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谭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