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证推理与言语理解

逆证推理与言语理解

胡健[1]2002年在《逆证推理与言语理解》文中认为逆证推理 (abductive reasoning) 这个术语是由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 (Peirce) 首次明确提出的。他早年区分了叁种不同形式的逻辑推理:演绎 (deduction) 、归纳 (induction) 和逆证 (abduction) 。演绎推理的特点是能够维持真理,即给定前提为真、且推理规则运用无误,结论必然为真。然而,演绎并不能推导出新的发现,因为所有的结论都已经蕴含在前提中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实的某些已知特征出发,推导出更多事实或所有同类事实的性质。逆证推理从已知的某个结果出发,试图确定其相关的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逆证的例子随处可见。例如,当我们来到一个有两家面包坊的小镇上,看到有人在吃面包,我们会判断,至少有一家面包坊正在营业。如果我们看到一家面包坊灯火通明,我们便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就是那家在营业的面包坊。而在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逆证更是不可或缺,任何新的理论的产生,往往都是与逆证密切相关的——皮尔斯认为,逆证推理的激发,正是为了解释某种令人吃惊的现象或事实。此外,逆证在医学诊断、侦探推理等等领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皮尔斯的逆证理论经历了一些重大变动。到1903年,皮尔斯认为,演绎、归纳和逆证为科学发展或理解过程中起着不同作用的叁个阶段,逆证为其中的第一个阶段。本文的第二章具体介绍了皮尔斯逆证理论的发展过程。我们认为,正是由于皮尔斯逆证理论本身的变化,导致了逆证这个术语的不同含义。在本章中,我们重新定义了逆证。我们认为,逆证是由某个需要解释的现象所触发的,寻求最佳解释 (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的推理过程,该过程涉及到背景知识的提取和选择,并且往往会导致背景知识的变化。我们认为,逆证的触发机制为任何需要解释的现象,而不一定是令人吃惊的事实。以是否引起背景知识的变化为标准,我们将逆证划分为选择性逆证 (selective abduction) 和创造性逆证 (creative abduction)。创造性逆证在言语理解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WP=11>由于背景知识在逆证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第叁章我们具体介绍了关于认知语境的一些基本理论。我们指出,认知语境与理解过程是互动的,认知语境使得理解的预期成为可能,但理解会影响认知语境的构成。具体体现为背景知识的更改和扩充。在第四章中,我们介绍了两种重要的语用推理模式,即格赖斯 (G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以及斯柏伯和威尔逊 (Sperber & Wilson) 的关联理论。我们认为,前者的推理过程带有很多的逆证特征。而关联理论认为,语用推理是对最佳关联的追求,其核心关联原则也可以从逆证推理的角度,利用逆证推理的逻辑表达式进行分解。据此我们提出,这两个理论从本质上来说,都可以看作是逆证推理。此外,经济原则在这两个理论及皮尔斯的逆证理论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上述观点。在第五章中,我们具体介绍了叁种类型的创造性逆证在言语理解中的作用。我们力图用一些具体的例子证明,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创造性逆证,使某个词和句子的意思具体化和丰富化,能够解决一些异常或不一致的语言现象,还能够理解一些新的概念。我们认为,可以将理解看作是背景知识逆证的转变过程(abductive transformation),其结果往往导致背景知识的更改、扩充、或紧缩。第六章总结了全文。

熊学亮, 杨子[2]2007年在《关联期待的动态性及其对语用推理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关联期待是关联理论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长期以来却一直被作为不言自明的概念被使用,这方面的研究却鲜见。文章按照关联量、方向、内容等多个维度的不同将关联期待分为叁类,然后提出关联期待是一个动态概念,语用推理的过程就是捕捉动态的关联期待并满足之的过程。关联期待不但能决定话语推理的终止,还能通过预测话语与什么相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指引语用推理的方向。最后在对关联期待具体探讨的基础上,文章尝试性地构建了语用推理模型,意在增强关联理论解释言语交际的可操作性。

曾莉[3]2009年在《非规约间接否定: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行为》文中指出本文在语料调查和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运用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对汉语言语交际中的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定义与分类,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理解机制和形成机制,以及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在中美文化中的共性与差异。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指形式和字面意义为肯定,但含意和命题态度为否定的话语。这样的话语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第一,它不仅表达了思想,还表达了言者的命题态度,施行了“言语行为”,具有“言外之力”;第二,言者的否定含意和命题态度是无标记的,听话人需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通过推理才能得出。以关联理论对意义的划分为标准,从表达策略的角度,本文首先将非规约间接否定分成显义、预设和寓义叁大类,然后再一分为二,每大类又细分成两小类,显义包括指称指派和命题意义两类;预设包括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类;寓义包括一般寓义和弱寓义两类。援用关联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本文提出非规约间接否定的理解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一推理过程,包括叁个步骤:间接度的识别(明说意义),语境假设的建构(隐含前提)以及会话含意(隐含结论)的获得。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它的产生与说话人的表述动机和人的心理需要有密切的关系。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四个:0顾及面子需要,②保护自我需要,③增加美感需要,④表达情绪需要。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在中、美文化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人类的普通心理需要和生存需要是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在两种文化中存在共性的根源。含蓄性格VS直率性格;领域依附思维VS无领域依附思维;差序格局VS平等格局;过去取向VS未来取向;做人VS做事;情感型人际关系VS工具型人际关系等是导致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在中、美文化中存在差异的深层根源。本文的研究不但可以加深人们对非规约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认识,而且对于整个语用学理论尤其是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很大的价值;同时,本文对于人们的言语交际实践、跨文化交际实践和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也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赵荣, 班荣学[4]2008年在《“剖析论”与“关联论”的本体阐释》文中提出笔者基于翻译的"符号转换"和"意义再生"的"跨文化交际"性质,从认知与交际的功能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以语言文字"心理剖析"先明行文"心理事实"的"剖析论"与以"语用推理"确定行文"最佳关联"的"关联论"在本体论和方法论阐发上的殊途同归。论证了行文"心理事实"的"剖析"结果与"最佳关联"的"推理"结果,都是语言符号转换的"依据"和意义再生的"本源",旨在揭示"剖析论"高屋建瓴,"关联论"条分缕析,所遵循的都是以原文意义"再生"为取向的"忠实"原则。"剖析论"与"关联论"一样,对指导翻译和翻译研究与批评具有潜在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 逆证推理与言语理解[D]. 胡健. 复旦大学. 2002

[2]. 关联期待的动态性及其对语用推理的启示[J]. 熊学亮, 杨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非规约间接否定: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行为[D]. 曾莉.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 “剖析论”与“关联论”的本体阐释[J]. 赵荣, 班荣学.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标签:;  ;  ;  

逆证推理与言语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