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分布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中国人口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诸多对生存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重大问题,首先要分析中国资源与环境的区域特征,阐明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选择合适的模式。本文依据作者多年对中国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宏观研究的体会,着重从影响中国人口分布与发展的诸多地理因素入手,从时空两个方面,论证了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区域模式起重要作用的地理分界线,爱辉—腾冲线存在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着眼于产业阶段与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讨论中国东、西部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中国人口分布的时空分异
在人口地理研究中,人口密度分布图可以直观反映区域人口分布规律。第一张中国人口密度图是由中国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1935年绘制发表(胡焕庸,1935)。他用每平方公里250人和1人两个重要指标,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口高密度分布区和荒芜人烟地区分布。在此图上,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游沿江两岸、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为当时的人口相对密集区;广大的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则为人口极为稀疏地区。东西人口分布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每平方公里1 人),大致相当于黑龙江省的爱辉与云南省腾冲之间的连线〔1〕。 这条界线就是许多文献中引用的中国人口分布“胡焕庸线”〔2〕〔3〕(简称胡线)。对照这条线,根据中国人口地图集〔4〕,以有人与无人(或无资料)为分界根据,则西汉(公元2年)、唐代(公元742年)、元代、明代的人口分布格局也有明显的西北、 东南之分(图1),所不同的是东北地区人烟稀少。建国以来, 中国先后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所编制的人口密度图均显示出以胡线为界的人口东部稠密、西部稀疏的格局〔4〕〔5〕〔6〕〔7〕(图2)。 综观历史与现状人口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时空分异具有下述特征。
图1 中国古代人口分界线的变化
1.东西部人口密度有明显差别
中国人口分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即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范围动态变化不大,而东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有明显的空间扩展,即人口高密度区在增加(表1),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东北平原、汾渭平原、 两湖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
2.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制约强
(1)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与高原人口稀少
从1935年到1990年,人口相对高密度区都集中在平原地区,这与地形对农业生产、交通及城镇布局限制性有密切关系。平原地区易于发展农业,可成为农产品生产基地,交通与城建条件好,使城市发展得以促进。在山区,农业条件恶劣,难以规模化发展,且地形起伏,交通条件难以在短期内达到通畅,限制了城市化进程,从而制约人口的发展。在高平原地区,虽然便于交通发展,但又受水源与气候条件限制,只能发展牧业,影响了人口的规模居住。
图2 中国近、现代人口分界线的变化
表1 中国东西部国土面积与人口比例对比〔8〕〔9〕
区域 东部区(%) 西部区(%)
时间(年) 面积人口
面积 人口
1935* 64 96 36
4.0
1982 42.9 94.4
57.1 5.6
1990 42.9 94.2
57.1 5.8
区域人口相对稠密区*
时间(年)
1935*
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干流两岸、珠
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
1982同上,增加:汾河渭河谷地、湘江中下游
1990同上,增加:东北平原、东南沿海、两湖平原
区域人口相对
稀疏区
时间(年)
1935*
青藏高原
1982
内蒙古高原
1990西北内陆
* 此处国土包括目前的蒙古(当时称外蒙古)。
* * 以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0~250人确定。
(2)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
从1935年到1990年,人口相对稀疏区都为寒冷或干燥的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西北内陆干燥区。此外,在东部人口较为稠密区内,有许多斑块状的人口低密度区,它们大多为山地区,如东北长白山区、大、小兴安岭区、太行山区、秦岭山区、桐柏山区等。气候寒冷干燥区对某些工业精密仪器的制造和使用具有较大的限制,相对制约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从而限制了人口的发展。
(3)耕地利用区人口多,林地与草地利用区人口少
土地类型与土地质量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在耕地分布区,可生产较多的剩余粮食,供给城镇人口享用,从而使区域人口密度加大;而在林地、草地分布区,则人口稀少。在广大东部区内,山地丘陵区虽地势起伏不大,气候温暖湿润,但大多为林地和草地,人口也就相对稀少。如华南丘陵地区,东南沿海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发展农业受土层瘠薄制约,因而难以承养更多的人口。
3.城镇密集程度与人口分布稠密程度一致
中国有600多个城市,主要分布在人口较多的东部区。 城市提供了人们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教育机会,这对处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来看,有很强的吸引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在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快速增多与这些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深圳市就是一个典型案例〔10〕(图3)。此外,由于城镇分布多受水源地的限制, 而水源地又与河流及淡水湖泊分布相关,因而表现为水源地附近人口密度较大,而在淡水较少的西部内陆,人口分布较少。
图3 深圳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
4.不同等级的行政中心和重点资源开发区人口相对密集
表2给出了中国东部人口分布相对密集的地区与行政中心、 资源开发区的关系。中国东部人口密集区(表2),都是行政中心、 农业生产基地和工业生产基地的所在地。
表2 中国东部人口密集地区与行政中心、资源开发区的关系
人口密集区 行政中心 农业化
华北平原区北京、天津、石家庄、济 华北粮食生产基地
南、郑州
长江三角洲区 上海、南京、杭州
长江三角洲粮食生产基地
两湖平原区武汉、长沙、南昌、合
两湖平原粮食生产基地
肥
四川盆地成渝 重庆、成都 成都平原粮食生产基地
珠江三角洲区 广州、深圳、香港、澳
珠江三角洲粮食生产基地
门
东北平原区沈阳、长春、哈尔滨、大 东北商品粮食生产基地
连
汾渭谷地区西安、太原
汾渭平原粮食生产基地、汉
中盆地粮食基地
东南沿海区沿海开放城市 近海水产养殖基地
人口密集区 工业化
华北平原区 机械、电子、建材、石油、化工
工
长江三角洲区电子、通讯、汽车、石化、建
材、机械制造
两湖平原区 机械、电子、钢铁冶金
四川盆地成渝能源、冶金、农用化工、机械
成区
珠江三角洲区电子、汽车、建材
东北平原区 石油化工、机械电子、钢铁、建
材、汽车
汾渭谷地区 机械电子、有色金属、煤炭化工
东南沿海区 电子、通讯、计算机、港口
综上所述,中国人口分布所呈现的区域分异规律是自然、经济及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分异,即胡线的长期存在,暗示出这一线的附近有程度较强的自然限制。
二、胡焕庸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胡焕庸线作为一条重要人口分界线,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王铮,1992),然而,这条线的形成是自然原因,还是人文原因却没有受到重视。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人口格局的变化时,我们发现,胡线长期存在有着其深刻的自然原因,它是中国地理环境的一条重要的转折地带,它如同已被地理界关注的秦淮线、南岭线、阴山线、贺兰山线等,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胡线南北跨度达30多个纬度,我们将其划分为四段,自北而南有爱辉—霍林河段、霍林河—榆林段、榆林—天水段和天水—腾冲段。表3给出了这条线两侧200km范围内自然条件的差异。
表3 胡焕庸线东西两侧200km范围内自然条件差异对比〔11〕
胡线分代表剖面 地貌地势(m)
段名称纬度(N)
西 东
西 东 平均
差值
爱辉— 50°
山地
河谷 1 000
200800
霍林河 45°
山地
平原 1 000
200800
高原
丘陵
霍林河 40°
高原
河谷 1 500
200
1 300
—榆林 丘陵
平原
榆林— 35°
高原
谷地 3 000
500
2 500
天水
山地
天水— 30°
高原
盆地 4 000
500
3 500
山地
腾冲25°
高原
谷地 4 000
500
3 500
山地
胡线分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mm)
段名称 西 东 平均 西
东 平均
差值
差值
爱辉—
-4~-2 -2~0
4 500 600 100
霍林河
-4~-2
4~6 10 300 500 200
霍林河2~48~10 6 350 550 200
—榆林
榆林—3~58~10 5 500 1000 500
天水
天水—2~4
16~18 14 6001 400 800
腾冲 2~4
20~22 181 2002 4001 200
1.爱辉—霍林河
此段整体处在偏高纬度地区,即北纬45°~50°。胡线东部为东北平原,西部则为大兴安岭。胡线两侧形成了明显的地势差异,由此造成两侧平均温度相差4~10℃。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差较小,为100 ~200mm。所以,此段胡线的稳定存在,主要受地形和温度的影响。由于地形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其对人口分布的制约也是稳定的。面临全球变暖,以及人类采取各种温室技术,该段胡线的变化虽然显示出向西推移(图2),但仍然仅表现在局部河谷地段, 整体变化不明显。
2.霍林河——榆林段
此段整体处在中纬度偏北地段,即北纬38°~45°。胡线东部为半干旱偏湿地区,而西部则为半干旱偏干地区,线两侧呈现明显的降水差异,因而在植被景观上,表现为森林草原或灌丛草原(南部)与干草原的不同。地势差异为平原、丘陵与高原的差异。温度差异仍然存在,为5~6℃,不及爱辉——霍林河段大。由此可见,此段胡线的存在主要受降水制约,其次为地形影响。人类虽然发展灌溉技术,在该线以西的平原地段(如内蒙河套、后山地区)发展灌溉农业,但由于本区干旱化趋势〔12〕,仍然使胡线随不同时代,呈现明显的向东延伸。尽管这样,胡线仍然被限制在降水量350mm左右的地段,即在年降水量300 ~400mm之间摆动,这正是我们所提到的农牧交替、农牧交错的地带〔13〕。由于自然降水的年际波动,使得此段胡线两侧形成了明显的草地退化和风蚀沙化现象,给本区农业生产及工矿开发造成严重障碍。因而在此段实施波动农牧业,以适应降水的年际波动,有重要的生产意义,而且对控制土地退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价值。由于此段降水在波动中显示出干旱化趋向,必将限制此段胡线趋向东移,这也就从另一方面暗示了此段胡线受降水的控制是一种长期的自然现象。
3.榆林—天水段
此段整体处在中纬度地带,即35~38°N。 胡线以东为大面积黄土丘陵沟壑区,以西则为现代剥蚀山地、风沙高原与黄土丘陵的交错分布区。正是由于地貌类型的交错分布,特别是黄土分布直抵湟水谷地、乌鞘岭一带,从而使此段胡线在此处显示出明显的向西推移。因为黄土易耕种,一般年份在黄土分布区的降水量可以保证旱作农业。此外,由于沿陇海线,通向西域的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兰州、西宁工业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使此段胡线向西推移幅度较大。然而从历史来看,这一段人口整体分布仍呈现自西而东的迁移,这与北方干旱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可以认为,此段胡线受黄土分布与降水的双重限制,从而显示出相对稳定的特征。
4.天水—腾冲段
此段整体处在中纬度偏南,即24~35°N之间, 南端已进入低纬度,且接近北回归线。此段胡线东西两侧最大差异是地势和地貌,其中地势高差达3500多米,进而使年平均气温相差平均达17~18℃。虽然降水也有明显差别,但对农业生产需求来说,构不成限制。因此,此段胡线稳定存在是由地势以及气温条件所制约的。
在胡线两侧200km的范围内,存在着对人类生产活动, 特别是农事活动明显的限制因素,即地势与地貌、温度和降水。因此,我们认为胡线的稳定存在,反映了该线所在地带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强的限制性。胡线中北段和中南段,受降水和黄土分布限制,而且降水又呈现出在波动中干旱化的趋向。因此,从历史角度看,即从西汉到现在,该段人口分布呈现出东移的特征;而相对于近现代,该段又显示局部的向西延伸局面。我们认为,正因如此,胡线在中北段和中南段显示了一定的不稳定性,人类生产活动与气候波动的不相协调,是造成这一地段风蚀沙化、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这从另一方面说明研究胡线在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中的实际价值。
三、中国东、西部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胡线把中国分成了不仅在人口,而且在生产条件、经济与社会诸方面迥然不同的两大部分,形成全国宏观尺度的东西差别。制定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从区域差别着手,因地、因时而异,确定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胡线以东的广大地区,农业虽然在局部地区仍表现为粗放经营的特征,但设施农业的比例在70%以上,大部分地区都使用化肥,平原、台地和谷地几乎均为水浇地。工业化进程也从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要特征的初级阶段,向现代工业化方向转变。突出表现为技术与劳动力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所占比例增多,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条件,得到同步发展。同时在某些地区,第三产业的比例已超过第二产业,如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等,已显示出后工业化阶段的部分特征。正是因为广大东部地区已处在现代农业化与典型工业化阶段,其所出现的环境问题或将要出现的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灾情的与年俱增。广大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核心可概括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安全”,即“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安全相协调”模式。
首先,明确环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产品成本应包括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14〕。这就是说,必须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环境安全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起来,视环境安全建设与包括水、电、路、通讯建设一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环境市场”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应把“环境市场”纳入其中。环境作为宝贵的资源,就要明确其价格,从而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换。有鉴于此,在目前进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制定环境的价格,类似土地有偿转让一样,实施环境资源使用的有偿转让。
第三,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看,树立在环境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即对于非大众消费的工业品,应征收消费者的环境优先使用税。例如对城市造成污染的汽车,特别是个体汽车,应征收使用者的消费税,从而用这笔款治理其用汽车造成的汽车尾气污染,使那些没有享用小汽车的公民享有清洁的城市空气。
第四,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把环境容量与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纳入区域环境管理的新体系,对区域内各类工农业生产过程引起的生态与环境破坏,应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行限期治理。与此同时,加快各种生产线过程中清洁工艺流程,进而实施其他一些国家早已实施的“零排放”管理体制。
第五,对处在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要加强第三产业引起的环境污染控制。对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要加强第二产业引起的环境污染控制。对处在现代农业化的区域,要加强第一产业引起的环境污染控制(如施用化肥、农药以及地膜等所引起的面源污染)。与此同时,应严格控制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的土地资源开发,还要在城市规划中,明确环境安全用地。
2.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胡线以西的广大地区,土地利用多处在原始而粗放的阶段,天然放牧畜牧业和雨养农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土地。这一地区人烟稀少,在具有淡水水源的局部地区绿洲农业和斑块状分布的工业城镇,人口相对稠密。从发展的角度看,农业大多为原始放牧业和旱作农业相交织的初级农业阶段,仅在局部绿洲地区是以水浇地为特色的设施农业。工业化大多为初级阶段,即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特色,如著名的神府煤田、包头钢铁工业基地、兰州石油化工基地、青海钾肥工业基地、新疆石油化工基地、白银有色金属基地等。因为这一区域正处在农业化、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它所出现的环境问题和将要出现的环境问题表现为包括大面积风蚀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次生盐渍化等在内的土地退化,局部地段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该区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限制比较强,使局部利于人类发展的地段生存压力与年俱增。针对这些问题,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核心可概括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即“农业化/工业化与生态安全相协调”。
第一,保护生态平衡,明确土地承载力的阈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这一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保护天然植被,并在人类居住较稠密的地段相对增加人工植被,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是区域生态安全建设的关键。因此,无论从事放牧业、旱作农业,还是进行城镇与工矿建设,都要千方百计地保护植被,加强植被建设,控制黑风暴的发生与蔓延。
第二,保护水源,节约用水,协调上中下游用水的比例。青藏高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河源区,水源质量和数量对中下游地区的东部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地区淡水资源十分有限,要发展节水产业并合理使用淡水资源。本区内的广大西北内陆地区,淡水资源相对短缺,工农业用水、城乡用水矛盾突出,而且淡水使用浪费严重。因此建立一种满足市场竞争机制的用水制度已势在必行,即推进“水资产市场化”的进展,通过用水竞争,提高水资产的资产的使用效率(史培军,1997)。各级人民政府在重视水电资源开发的同时,还要提高降水利用率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兴起的集水设施—水窑,对广大旱作农区,以及草原放牧区有十分重要的推广价值。还应统筹规划建设一些大型的满足本区矿产资源开发、城市化进程的供水设施,进一步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找出增加后备淡水资源的途径。
第三,加强对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控制。对工矿企业引起的环境污染,要针对所在地区环境容量的大小,与企业建设同步,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对各类自然资源开发基地,要在产品价格中明确其环境成本,使工矿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取之于消费者,用之于当地环境安全建设。特别要对水污染的蔓延给予高度重视。
第四,要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环境监测,充分利用现代“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建设可业务化运行的、包括对自然植被监测在内的动态监测系统。以此作为规划这一地区工矿、经济与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明确区域人口承载、牲畜承载阈限,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
本文分析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区域分异规律,指出其最突出的差异就是东西人口密度迥然不同。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地势与地貌、温度与降水,以及土地利用与城镇分布、各级行政中心与资源开发重点地区布局的差异。中国人口东西差异存在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即爱辉—腾冲线,这条线受地形、地势及温度、降水、黄土分布所左右,从而形成了对中国人口分布东西差异的明显制约。由于存在中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进而形成了人地相互作用的东西分异,这正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科学依据。基于此,作者提出了东部区采取“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安全相协调”、西部区采取“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相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 收稿日期:1997—12—28
注释:
〔1〕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地理学报》1935年第2期。
〔2〕陈国达、陈述彭等主编:《中国地学大事典》,山东科技出版社1993年版,第99页。
〔3〕王铮主编:《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75~176页。
〔4〕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制:《中国人口地图集》,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58年版。
〔6〕中国科学院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1965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93年版。
〔8〕胡焕庸编著:《中国人口地理简编》,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9〕程潞主编:《中国经济地理》(修订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页。
〔10〕图为深圳统计局所编制,1996年。
〔11〕《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地图出版社1984年版。
〔12〕张兰生著:《环境演变研究》,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13〕王静爱、史培军:《论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土地资源利用及区域发展战略》,《地域开发与研究》,1988年,7卷1期。
〔14〕史培军:《资源开发、环境安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标签:中国人口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地理论文; 时政论文; 霍林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