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中的效果论文_李洁

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90例非全身麻醉的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压、心率以及术后疼痛、焦虑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心率及12h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促进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血压心率的恢复,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焦虑程度,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非全身麻醉

手术室是医疗活动的重要场所,手术是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大多数患者在围手术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治疗和安全性,影响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及预后[1]。而术后的焦虑情绪会加重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对康复进程造成相应的影响,其中非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生理、应激反应最为明显,也最为严重。因此,在非全身麻醉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改善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心理生理的舒适度和对手术的耐受力,在术中配合手术,促进手术的进程。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们手术室对45名非全身麻醉的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和关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手术室90例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1.13 5.2)岁。其中男62例,女28例,妇科手术45例,五官科手术28例,外科手术17例,手术由同一组资深医师进行,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认知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分布均匀,且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非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均由同一名专业麻醉师进行麻醉操作,进行术前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中体位摆放、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护理及术后呼吸道、口腔、病情、并发症预防等相关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加以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及信息的接受能力给予手术及麻醉的相关知识讲解,观察患者的心理特征,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手术和麻醉的认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2]。患者对手术室的新环境会产生有陌生感,由同一宣教护士进行全程陪伴,及时给患者以情感和精神的支持。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将手术室的室温调至25℃左右,湿度调至50%左右,以当季相应温度为宜。②术中人性化干预,增加舒适感: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非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在术中意识是清醒的,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部位,避免高声谈论患者手术进程,及时清洁患者身上的血迹,让患者最大程度的感受到环境的舒适感。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对血压、心率等进行密切的监测,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主观感受。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辅助主刀医生进行抢救[3]。③术后病情干预:手术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果,消除患者的疑虑,术后十二小时对患者的伤口疼痛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①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明显;②干预前后10min测量患者的心率;③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术后12小时的疼痛情况,评分0~10分,分值越低表示疼痛感越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后SAS评分、心率和术后12小时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治疗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精神紧张等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甚至是应激反应综合征[4]。而非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具有清醒的意识,且手术前对这一过程具有清楚的认知,极易在手术前或者手术中产生严重的紧张、焦虑的心理,从而影响手术的进程。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及时发现患者术中的情绪、认知、行为,及时对异常行为和消极情绪进行干预,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轻松的状态,让其感受到环境的舒适;保护患者的隐私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手术过程中的巡视和询问可以让患者感到被关注的满足感,进而缓解其术后疼痛。人性化护理可以促进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心率、血压的恢复,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参考文献

[1] 周桂珍,宋媛媛.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7):68-70.

[2] 胡明珠.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9):1565-1567.

[3] 李影婷,劳丽姬,梁少英,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护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3):98-99.

[4]夏藏.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0):219.

论文作者:李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中的效果论文_李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