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6150)
【摘要】 目的:研究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管内感染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每次透析结束后,对照组仅给予肝素盐水封管,观察组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4例感染,总感染率为11.43%,对照组感染8例,总感染率为22.8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导管管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管内感染,提高患者透析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尿激酶;肝素封管;血液透析;导管管内感染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89-02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让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流过透析膜两侧,借助膜两侧溶质梯度及水压梯度差,通过弥散、对流及吸附来清除毒素,通过超滤清除体内潴留的过多水份,并能同时补充溶质,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种中毒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而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需条件,也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临时导管的广泛运用使得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管内感染率增加,一旦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严重的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为降低导管留置期间管内感染的发生,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肝素封管和联合尿激酶肝素封管的方式[1]。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70例分别行肝素封管和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就两者预防感染率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前均无感染情况,7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观察组35例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
透析时要严格按照透析操作顺序,操作人员应穿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拆除患者包扎敷料后,观察导管口周围皮肤组织及隧道表面皮肤有无出现红肿、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情况。用吉尔碘对导管口的皮肤进行消毒,连接透析机并用无菌治疗巾覆盖连接位置。透析结束后,回血封管,对照组导管封口使用一次性无菌肝素帽,并将无菌敷料包扎在导管外端,固定在患者皮肤上。实验组封管将5ml生理盐水加入10万U的尿激酶中,配成2万U/ml的溶液。用2ml溶液加入2ml12500u普通肝素,在动脉及静脉端分别使用2ml封管,隔2~3d血透前抽出[2]。
1.3 观察指标
管内感染诊断标准:患者从血液透析开始15~60min左右,开始出现畏寒、寒战及发热、体温上升至38℃以上等情况,检查无其他明确感染灶,拔出导管后,症状消失。对管内感染患者剪导管尖进行细菌培养,导管血培养呈阳性、细菌菌落>500个。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4例感染,总感染率为11.43%,对照组感染8例,总感染率为22.8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12例导管管内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后,菌种种类最多的几种为革兰氏阳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
3.讨论
血液透析是血液病患者延长生命的关键手段,而血液透析患者多数住院时间较长,频繁的插管或者穿刺造成的感染是导致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留置管管内感染则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合理的封管方式是预防是保证血液透析有效性,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近年来,血透留置管管内感染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尿激酶能够快速溶解血栓溶,并抑制血小板聚集,以预防血栓,减少细菌滋生,联合使用肝素可以有效预防血透导管内感染[3]。这也符合院内感染病原学的特点,所有患者在拔管后接受了全身抗生素治疗,感染情况均痊愈。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感染率为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感染率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所有感染患者导管内血样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等几种菌种是主要感染菌种。所以,在实际的血透留置管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注液后要迅速对导管进行夹闭,以保持正压封管,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防止出现血液反流情况[4]。
综上所述,血透留置导管尽管具有快速、操作简单等优势,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管内感染,减少革兰氏阳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等菌类的感染情况,提高患者透析效果。
【参考文献】
[1]燕浩,许俊,闫灵芝等.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管内感染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23(14):201-202.
[2]李文宏,乔丽,杨敏等.常态尿激酶肝素封管在维护血透导管功能、预防感染中的应用评价[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2):66-69.
[3] DE PABLO A,VILLENA V,ECHAVE SUSTAETA J. Are pleural fluid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sidual pleural thickening in tuberculosis[J].CHEST,2013,(05):1293-1297.
[4]杨枫,罗玮,钟晓容等.尿激酶联合抗生素在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6):89-91.
论文作者:向闻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导管论文; 肝素论文; 尿激酶论文; 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杆菌论文; 管内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