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耳炎术后干耳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_韦娜

影响中耳炎术后干耳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_韦娜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影响到中耳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干耳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为了让中耳炎手术的效果得到提高,现在对影响干耳的相关问题进行一系列总结,希望可以给以后的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耳炎;手术;干耳;影响因素

如果急性中耳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进而演变出的中耳炎是在当前的耳科非常常见的疾病了。现在经过一系列的临床调查和总结,把中耳炎分成了四个类别,分泌性、胆脂瘤性、以及化脓性和特殊类型。其中化脓性中耳炎在发病过程上存在着急性和慢性的区别,对中耳炎进行有效治疗,进而让其病变受到控制并且进行清除,这可以让病情发展得到控制,也可以避免形成并发症,获得干耳,这样就可以让患者尽快得到恢复,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这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及胆脂瘤性中耳炎的主要治疗方式了。但是有些患者存在着术后继续流脓的情况,这就需要二次进行手术了。对于耳科工作者来说,提高术后干耳率是一个主要的工作目标。

一、手术因素

(1)没有彻底清除病灶

其实这是影响上皮和干耳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对病灶清除很彻底,就可以让干耳的时间提前、上皮化也能顺利进行,当前手术失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病变组织没有被彻底清除。对于乳突根治进行治疗,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完全对病灶进行清理,但如果术者对患者的中耳腔没有一个足够的了解,或者担心术后产生并发症,经常导致术者不敢彻底对病灶进行清理。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来说,上皮速度增殖和侵袭性较强是其两大特点,对于这种类型的中耳炎来说,清楚病灶是很困难的,并且在手术中对于脑膜角和面神经隐窝以及上鼓室前隐窝的病变予以重视,如果手术中出现了遗留病变,是术后复发和干耳延期的主要诱因。后鼓室密切联系着面神经,为了避免患者的面部神经受到损伤,所以在进行手术的时候经常存在遗留病灶的情况。而隐窝深度过深、隐蔽程度过高,影响了面神经垂直段鼓管的突出程度,整体上来说,二者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但是这个部位也是经常受到胆脂瘤的影响,十分敏感,所以经常出现病灶的残留,经常出现持续流脓的症状,并且导致上鼓室感染病,同时伴有皮屑,严格注意其病变残留的情况。如果肉芽组织不容易进行分离,那么就酌情进行处理,不影响引流的时候可以予以保留,防止面部神经受到损伤。

(二)术前引流不畅

连通外耳道与乳突腔确保引流通畅是乳突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突起骨嵴的存在对影流通畅产生影响,诱发术腔反复感染,上皮化进程受到影响。尽可能地磨低外耳道后壁对乳突腔及后鼓室与外耳道间的引流相当重要。面神经垂直段分布在外耳道后壁内端,过低磨除势必对面神经造成损伤。磨除高度的确定以不低于水平半规管骨嵴为宜。对于外耳道后壁外端的削低高度可与外耳道下壁持平,乳突腔被外耳道后壁皮瓣平铺,以保证引流通畅。顾及面神经损伤而对面神经嵴不采取凿低或磨低处理,余得志在相关研究报道中指出,在中耳炎手术中常规开开放鼓室对隐匿病灶的清除与通畅引流十分有利,同时对尽可能地修低面神经嵴也有着重要意义,促进术后干耳率提高。

(1)外耳道口狭窄

乳突根治术后所获得的良好通风的外耳道口对术后术腔清洁十分有益,对术腔上皮生长代谢起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使上皮脱落堆积而成的痂皮减少。外耳道口狭窄所致的不良影响包括术腔引流不畅、术腔通气量不足、术腔上皮代谢障碍、降低自洁作用、脱屑堆积形成胆脂瘤或继发性感染。由外耳道所积蓄含有胆固醇结晶脱落上皮团块所形成的外耳道胆脂瘤不单单局限于外耳道,乳突与中耳也会被侵袭,具有较高残留复发机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咽鼓管因素

术中清除咽鼓管鼓口病变,解除梗阻,尽可能恢复咽鼓管功能利于术后获得干耳。咽鼓管机械阻塞与功能障碍除对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后鼓室腔内血液与分泌物排出产生影响外,另一方面未完全清除的病灶可导致胆脂瘤复发,鼓室成形术失败。咽鼓管充分开放后空气进入鼓室对术腔上皮化有促进作用,术中尽量将咽鼓管鼓室口的肉芽组织、胆脂瘤上皮及水肿黏膜彻底清除。咽鼓管狭窄的患者在行病变组织彻底清除的同时行咽鼓管置管术不仅能取得理想效果而且对术后鼓室内血液与分泌物排除十分有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受咽鼓管功能影响,具体表现主要有鼻咽部炎症影响咽鼓管功能,术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使术腔受累,术腔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术后感染、不干耳反复出现。

二、术后换药

除了上文提到的手术因素之外,术后的正确和及时的换药工作也可以对干耳中造成重要影响。很多情况下,术后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无法干耳,术后换药工作有里两个目的,一是让创面尽快生长出新的皮肤、尔是对皮片进行压迫,防止其出现卷曲的状况。

(一)有纱条遗留

因为术后有纱条遗留,导致异物引起炎性向外渗出,进而导致了肉芽的出现。总体上来来说,异物有三个来源,首先是忘记取出的术中的止血纱丝,或者在换药过程中也遗留纱丝,也可能有碎骨片遗留。所以在进行换药的时候务必要彻底检查术腔,以求彻底清除异物,避免残留。如果运用耳内镜来进行换药,可以更好地对术腔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异物残留的情况。

(二)没有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在换药的时候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就很可能会导致术腔感染的情况,导致上皮受到了一些影响。

(三)没有定期进行换药

换药应该在次数上得到有效控制,正常来说,如果没有在术后坚持进行换药的话,往往不会得到一个很好的恢复情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总结,如果没有按时换药,经常会出现真菌感染,导致病程加长、干耳时间延后。如果换药进行得过为频繁吗,就会导致创面水肿的情况,同样也会导致干耳时间受到影响。在进行术后换药工作的时候,如果发现存在粘膜水肿的情况,或者肉芽组织出现了残余病变,导致了皮瓣移位的情况,应该认真进行处理。皮片卷曲的时候可以加入纱条来对皮片进行压迫,进行津贴,避免皮片对术腔造成堵塞,导致引流受到影响,难以进行愈合。

(四)换药的药物选择不当

换药的时候没有进行得当的选择也会导致干耳延后的现象。正常来说,在术后的药物选用抗生素,有利于其进行抗感染处理,让创面水肿得到消除。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的一种,可以抗炎、抗过敏,一定程度上延缓炎性物质流出,避免水肿和增生的现象。而氯霉素眼药水也可以有效避免术腔感染的情况。

三、结语

首先应该尽可能地清除并隔离病变的部位和组织,并且要保证引流通畅,这才是提高术后干耳率的重要手段,并且也要提高术中和术后的换药工作。在进行手术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首先通过CT进行扫描,了解患者的颞骨结构,并且仔细探查其病变范围以及改部分和周边组织的关系。平时也要注重基本理论的探讨,了解相应的显微技术和解剖知识了,这些都是让术后干耳率得到提高的有效措施,避免二次手术的进行,进而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1]毛承刚,万俐佳,周小淳,吴燕,鲁海涛. 鼓室置管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耳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2(06)

[2]乔宇光,许为青.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分析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1(10)

[3]张运波,习国平,郭成军,王毅. 27例中耳乳突术后不干耳原因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02)

[4]谢小轶. 中耳炎术后不干耳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21)

论文作者:韦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影响中耳炎术后干耳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_韦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