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新区规划中体育设施布局论文_周文林

浅析城市新区规划中体育设施布局论文_周文林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82

摘要:城市新区作为城市功能的延伸区域,在其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市民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和实际规划建设不足、或不合理的矛盾日益凸显。公共体育设施的合理规划布局,是体现城市新区品质的重要内涵之一。本文从体育设施选择、自然融合、设施结合方面研究布局原则,结合建设案例分析,归纳形成三种体育设施的布局模式:生态公园、体育专项公园、生态体育中心。

关键词:城市新区;布局;模式

开展体育运动是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渠道,也是促使体育生活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民群众对体育活动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城市新区的体育设施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体育设施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城市新区规划中需要加强体育设施布局的科学性,建设适应不同人群、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设施网络系统和人性化的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城市新区规划中体育设施布局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全民对体育运动、健身的需求逐渐增加。2014年10月,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预计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将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但我国很多城市特别是在城市新区建设中对体育设施规划建设长期严重不足,供需矛盾越来越大。核心城区受土地资源和土地价格的制约,很难新增体育设施,而城市新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功能延伸的关键区域,自然成为公共体育设施增长的首选地。因此,在城市新区规划中加快落实体育设施科学布局意义重大。

2、当前城市体育设施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2.1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当前城市建成区范围内人口密度相当大,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难度越来越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短缺。据统计,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1.46m2,而有些国家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是我国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可见我国体育设施人均水平不高,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2.2体育设施用地规模较小、自然环境空间不足

城市大型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多,大多用于竞技比赛。而数量占主导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主要以健身路径为主,设置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械,场地面积不大,自然环境空间不足。当前,人们对体育设施的环境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更加青睐接近自然的体育项目,更喜欢和自然融合的体育场地。而国外很多体育设施以体育公园形式建设在城市郊区,占地面积很大,生态环境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体育设施类型较少、活动单一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最常见的是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馆,还有一些专项场馆,比如羽毛球馆、网球场等。虽然当前有的城市建设了一些专项体育公园,体育设施场地等,类型有了一定的改良,但大部分体育设施还是传统的场地和场馆,设施类型不多,开展活动单一,不适合当前体育设施多元化的需求。国外体育设施除了专项场馆外,主要形成了更综合的体育场地、体育公园,包含更多的体育设施种类、设置更多样的体育活动,让体育更多地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3、城市新区规划中体育设施布局方法

3.1布局原则

第一,选择适宜环境的体育设施类型。在体育设施选择的时候,应该结合环境条件,可选择一类形成特色专项公园,如足球场地。也可以综合多种常规类别,形成综合类体育公园。还可以集合非常规类别,建设专属体育场地。

第二,与自然环境协调布局。城市新区往往生态环境较好,在区域内更需要严格控制建筑的总量。所以,在城市新区内建设体育设施,应该严格遵循生态化原则,保护自然生态格局。体育设施建设以场为主,以馆为辅,同时运动场不应连片布置,防止对整体环境造成破坏。并结合景观格局理论,保证生态用地相对集中,可以为城市提供氧源、微风通道,改良城市气候状况,减少污染。

第三,与其他公共设施结合布置。城市新区逐渐成为市民日常活动的重要拓展区,所以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把体育设施和文化、娱乐、休闲公共设施结合起来进行布置,可以实现设施相互补充,一起形成公共设施节点,成为居民健身、休闲、娱乐的新空间。通过组团式集中布置,形成活力点被生态资源环绕的格局,可以降低对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干扰。

3.2布局模式

第一,生态公园。城市新区中有一些生态公园,结合山地湖泊建设占地面积比较大,周末、节假日人流大,利用程度比较高。所以,应结合公园规划布置体育设施,在公园里面建设专属体育运动区。可以利用公园景点来吸引人气,并合理利用公园的基础设施、后勤服务设施,增加使用体育设施的人数,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

第二,体育专项公园。利用城市新区建设用地丰富的自然、地形面貌,建设特色体育专项公园,从而丰富新区建设类型以及方式。体育专项公园规划布局,可以吸取国内外类似公园和大型游乐园的经验,把运动表演、运动体育、运动娱乐等方式融合起来,营造全民可参与、具有个性特点的运动、休闲、娱乐的专项场地。体育专项公园需要突出体育运动特色,结合当地体育文化,重点突出全民运动健身。在体育场地安排上需要重视全年龄段的参与、运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形成运动竞技、运动健身、运动趣味相结合的体育场地设施。另外,可添加一些国内不常见的运动项目,成为介绍新型体育运动项目、推广体育运动类型的平台。

第三,生态体育中心。体育中心占地面积比较大,体育设施种类比较多,场馆规模比较大,可成为全市体育运动中心,也可为承办大型综合赛事而建,对城市的布局以及发展方向有着关键的影响。如果把体育中心和新城结合设置,不仅可以处理中心城区用地紧张的问题,还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建设高水平以及专业水平的新场馆,并可更好的融合生态环境,体现体育场馆的绿色生态趋势,建设观赛、运动、生态、休闲、健身等于一体的新型综合生态体育中心。这种大型体育中心将成为体育产业综合区、城市活力区。

4、城市新区规划中体育设施的发展

4.1管理的加强

进入快速发展期,城市不断向外围进行拓展,往往会出现许多城市新区。对城市新区的认识不到位、管理依据不充足等原因,使得新区对人的需求关注不够。但随着政府对城市新区定位和功能的深入认识,政府已经主动加强了对城市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和管理。

4.2发展群众体育

配置完善的群众体育设施,配置全民健身中心,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体育锻炼,把国民体质监测站、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列入城市新区群众体育发展目标。

4.3生态和功能的融合

城市新区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在强调生态的同时还需要体现其公共职能,而这些职能会更多地面向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活动。所以,怎样结合市民需要,拓展其职能成为趋势,各类生态和功能的融合开始研究,以打造市民空闲时间还有节假日休闲公共空间成为主要思路。体育设施的介入是非常好的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上海闵行体育公园、成都美洲体育公园等。

5、结语

本文从公共体育设施角度,试图研究对城市新区合理布局、积极利用的规划方法,探寻集生态、运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体育设施开发模式。城市新区可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形成生态公园、体育专项公园、生态体育中心三类体育设施布局模式,为城市的体育设施提供数量支持、类型支持、品质支持。

参考文献

[1]高艳艳,王方雄,毕红星,付革.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进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01):37-40+74.

[2]毕红星.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04):34-38.

[3]王智勇,郑志明.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初探[J].华中建筑,2011,(07):120-123.

论文作者:周文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浅析城市新区规划中体育设施布局论文_周文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