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五门派园林山水画的人文与生态艺术美--中国伟大艺术观的哲学思考_山水画论文

明代五门派园林山水画的人文与生态艺术美--中国伟大艺术观的哲学思考_山水画论文

明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的人文生态艺术美——对中国大美术观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艺术美论文,山水画论文,庭院论文,对中论文,国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01-03

明吴门画派画家游园、居园、构园、绘园,园林山水是其理想心斋,建构其饱游卧看可游可居可卧的林泉之好。以斋室庭院为题材的绘画融入画家理想生活意境,运用画面质料、章法色墨建构整合心性意趣,以真园、轩、斋之名画意境中的园林、庭院与斋室。

一、明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真境与意境创生整合的生态艺术美

吴门画派山水画分写实景、摹古、即兴写意三类,①写实景描绘吴中山水与庭园、斋室山水画有创新。写实景非其终级理想,以画自娱才是其真境与意境创生整合的终极理念。吴门画派被董其昌列为董巨、元四家之后的文人之画,说:“吾朝文沈又遥接衣钵”。②文人画抒发性灵写得意与失意都是感情凝结,讲究笔情墨趣,意境幽淡,笔简意浓以自娱,格调清新平和淡雅。吴门画派承元四家文人画统。沈周说他作画“聊自适、闲居饱食之兴”③、“余作画特游戏”,④他的画多“信手涂抹,不拘于形似,妍丑不管,多潇洒自在,无一点郁闷情绪,无一点媚俗的气息,贵在意到情适”。⑤自娱是吴门画派画家终级审美理想。杜琼提出“胸中造化,吐露于毫素之间。恍惚变化,像其物宜者。则足以起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焉,亦不能无助也”。⑥文征明诗画都渗透着真境与意境圆融整合的审美理想。吴门画派以园林山水画抒发自我心性情感,注重真景表现,这是生态美观念性的真实。“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⑦画家自然与艺术审美观通过对真山水无穷变幻的把握表露出来。写实抒情兼备,真境意境创生整合,着意于具体的吴中小景,醉心于景中之景,如沈周《东庄图》册、文征明《拙政园诗画册》等。描绘的是画家游历过的真境,“以一种日常的亲切方式打动欣赏者”⑧点景人物引观者入画境。文征明《东园图》卷,写庭院内外有树木掩映的曲径、假山、竹林、池水,文人高士精细入微,观之让人心意荡漾其间。《真赏斋》图,斋前古木参差,山石错落其间,斋后竹林远山,斋内陈设具细可辩,观者心意可游走其间。董其昌论文征明画说“文公精工具体,吾所不及”⑨。沈周《东庄图》册用笔朴厚简拙,园林小景富情趣。画家游历时生成激荡之情整合有我之境以笔墨形式传达。沈周的《魏园雅集图》《东庄图》描绘真实场景,画面有可识性,但经过主观修饰,绘景同时又抒发主观情感。画家用写实之意传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美,“一水一石皆从耳目之所睹,记传其神采”,⑩这种可识性是以文人的绘画思想来借景抒情,将写意的精神实质与实景之美圆融整合。杜琼提出像其物宜即尊重物象真实美,对沈周与文征明影响极大。吴门画派对真实景观的描绘并不是停留在物象之上,他们将胸中造化与真实景观恍惚变化用以抒发个人性情,融情于景。写景与抒情复杂交错是画家游历后追忆情感之作。沈周在《西山纪游图》卷中跋曰:“平生好游,未足之心归而追求其迹,放笔想象一林、一溪、一峦、一坞”,他描绘实景是追忆筛选画面景物。沈周《草庵图》卷是游历咏诗之后画之,跋道“茂公曰:诗状小处将无遗,向顷一图使画中更见诗。”沈周听之绘此图。游历后即兴作是画中景和真景在似与不似之间。庵中房屋变化错落,曲径池田自观察所得,用疏简沉郁之笔清新生意。筛真景繁杂更为清净简易率真,表游历雅致情怀更有清幽之气。沈、文画作真景与抒情圆融,表现平和安逸心态,恋吴中美景,醉园林幽居,寄情书画以自娱,是真园林庭院对画家心灵的陶冶和净化并为之传神。对真实之景的写生来借物抒情,是吴门画派画家的创新。明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把园林、庭院的真境与作者借物抒情的意境圆融、创生、整合,表现出具有生态的园林、庭院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真境美与借物抒情表达有我之境的生态艺术美。

二、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中两难结构矛盾整合的人文艺术美

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受时代、修养、自娱等影响,风格与审美有程式化特点。画面真境与程式化重复、世俗与雅逸等多重两难结构,这是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人文艺术美,本文以两难结构矛盾圆融整合的角度引申哲学式思考。

1.世俗与雅逸两难结构矛盾圆融整合人文艺术美的哲学式思考

世俗为沈周、文征明所代表的是吴门画派山水画的多样目的性和日常生活化。雅逸表现在描绘文人幽居、雅集、送别气息平和幽静。使俗不伤雅,雅更显幽。并对多样目的性和日常生活化的两难结构矛盾圆融整合其中的人文艺术美展开哲学式深层思考。不同目的画面章法多样。沈周、文征明画风分粗、细二体,粗文细沈形式求变、求新。沈、文师承黄公望以水墨清淡和浅绛为主,沈周有纪游实景写生园林、斋室、幽居山水题材。文征明多画文人幽居、园林小景同时创新技法和题材,其日常生活与情感思想复杂多样,画作或商品化,或赠友人显世俗一面。吴门画派画家生活于繁华苏州,造园叠石、花木盆栽、丝织刺绣、雕刻及扇面工艺等需画家创稿,促绘画世俗化。文人雅逸情怀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寻常百姓家,促绘画商品化、世俗化。吴门画派的绘画就常被当做革丝工艺的画稿,契合世俗审美需求。明中叶社会尚世俗,高隐之士绝仕途,并非清冷山林隐士。购沈周画者,“近自京师,远到闽楚川广,无不购求其迹,以为珍玩,风流文翰映照一时,其名亦盛矣”。(11)沈、文为不同喜好者艺术风格多样化致其绘画具世俗一面。沈周《吴中山水全图》为未览者识,文征明为徐泰绘《东园图》抒情受限。沈周为师贺寿的《庐山高》与《吴中山水全图》,一个密、一个简、一个深厚、一个疏朗,一个是大幅全景山水,一个是局部小景。画作本身容情其中,但是在不同目的下而面貌不同,往往会受目的性的影响和外物的约束。多样性是世俗倾向反映,有抒情自娱,也不乏游历之后的寄兴之作,画风上倾向圆融整合后的世俗化。多样目的性和日常生活化两难结构矛盾圆融整合后的世俗化人文艺术美。

2.日常与雅逸生活两难结构矛盾圆融整合人文艺术美的哲学式思考

沈、文山水画分仿古与实景写生,常绘文人雅士世俗日常生活,对园林、庭院、斋室的描绘是日常生活。雅集、幽居题材绘出自在的城市文人日常活动,其点景人物具代表性。沈、文为代表的明中期吴门画派画家寄情书画,“沈周漫长的生活道路,只用读书作画四字便可概括,其次便是出游和访友”,(12)文征明也是交游、品茗、真赏、游园“如是者余三十年”。(13)安然自得悠闲自乐的生活情调。描绘园林、庭院、斋室、雅集、幽赏、品茗、送别显示文雅轻松,忘却凡尘喧嚣,雅逸生活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文征明的画“翩翩一段文雅之趣”,虽表现文人雅逸情调,但置入真实生活场景之中。文征明的园林小景中多描绘三两个人在一处品茗、赏画交游赏玩之乐。如《真赏斋图》《东园图》表现闲适、安然、超脱是其真生活。《东园图》中雅士高谈阔论,几案什物清晰可辨,厅外有人正缓步进来,书童一旁侍候或竹林间端茶送水。画面营造随遇而安的日常生活与世俗化。将世俗与文人雅逸超脱情怀两难结构之矛盾通过交游、品茗、幽居日常生活运用画面的静、清、幽、淡、雅圆融整合。画中人物温和不躁过着与世无干的雅士生活。如文征明说“第其一段翩翩雅之趣……故士人争相购求,以为奇玩”,(14)文卖画为生,“谋身肯信贫难忍,食指其如累不轻,见说湖南风物好,何时去买薄田耕”。(15)画境些微有购者之趣味。明代何俊良在《四友斋画论》中评文征明说:“衡山本利家,观其学赵集贤设色与李唐山水小轴,皆臻妙,盖利家而未尝不行者也。”评沈周说:“自然是佳品,但比云林觉太行耳。”沈、文的作品行利兼备,世俗气与文雅气整合。吴门画派园林、庭院、斋室山水画有隐逸、超脱、避世思想。现实中为世俗生活卖画。求出世心境,安世俗生活,两者矛盾消解后圆融,是自觉不自觉的真实生活与理想的折射,其雅逸生活也是世俗之乐,雅即是俗,俗即是雅。日常生活与雅逸生活两难结构的矛盾消解后圆融再相互整合,展示吴门画派园林、庭院、斋室山水画隐逸、超脱、避世安世思想的人文艺术美。

三、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的纪实性章法取舍形式艺术美

吴门画派园林斋室题材山水画有历史故事的描绘,如沈周《吴中山水图册》、钱榖《虎丘前山图》等。读画可知当时苏州风貌繁盛、园主幽居、结友游园、雅集并纪实写真如《东庄园》《拙政园图》等,表现手法有既成的形式美。吴门画派以园、斋、轩为题材的山水画多以横幅长卷章法出现。如沈周《盆菊幽赏图》卷、文征明《深翠轩图》等。画面右方绘两三间草舍,一正面,二三侧面,屋前后古木竹林或假山怪石,左后方或广阔湖面或蜿蜒曲折的河水陪衬。计成《园冶》载园中屋宇有堂、斋、室、房、馆、台、阁、楼、亭等其门窗图案、长廊格式、吊角飞檐、掇山理水极复杂。画家章法取舍不拘实景。如文征明的《真赏斋图》卷两幅,一幅80岁作,左后方坡坨远山使斋园置入山水之间,把屋宇、人物活动放在主体位置。88岁画的以斋室、庭园、古木竹石占满画面,无河水远山。绘相同景色章法取舍融画家理想。前幅郊野山林茅屋三间,二正一侧,太湖石散落其间,房前屋后多松柏。另幅画两间正面茅舍,房前多梧桐,无远山湖水,刻画太湖石占半画面,庭院宽阔惬意宁静。沈周《魏园雅集图》描绘文人在魏昌私园饮酒聚会赋诗的场面,斋园置入山间,杂树与文征明《真赏斋》画法类似,非真实写照。只是游园后,对园、斋中树竹山石、屋宇池水用符号般形象来写真。贯以斋、园真名引起对真景追念、遥想和意游。竖幅如沈周《桂花书屋》轴、文征明《影翠轩图》轴等相似章法,多局部景物少全景勾画。写实景画法篇幅不大,一景一图,读画如曲径穿竹林来到豁然开朗处驻足观景。意境各异又格调统一并独幅成画。沈周《东庄图》卷共24景,图中田园、菜圃、果林等与记载的稻畦、麦田等吴宽庄园相符。文征明绘《拙政园图》册因实景不同而意趣各异,前是农庄野趣,后是城市园林。沈周小品册页极简,高度取舍提炼笔墨形象,疏密简练大面积留白,整体庄园意象成竹在胸。曲池、麦积、续古堂等景点,画面情调清新。沈、文描绘园林、庭院、斋室山水画篇幅小,多横少竖。横幅宽约20cm~30cm之间,长1m左右。常案头把玩,擅情趣表现。观园静观如览册页,动观如展长卷。沈、文画面多茅屋草亭,瓦屋也显清朗简拙,无复杂格棂、风窗、屏门、漏窗、黑瓦、粉墙等,格调萧疏,画面追慕素朴自然、恬淡雅致的野趣。沈、文画屋宇严谨不失“率略简易”。(16)钱杜在《松壶画忆》中说“山水中屋宇甚不易为,格须严整,而用笔以疏散为佳,处处意到而笔不到。明之文待诏足以为法”。(17)又说“房屋,文衡山最精,皆从赵吴兴得来”。(18)园林、庭院,斋室山水画屋宇为画眼。文征明画房屋谨严萧散淡冶,沈周率简朴厚。明李东阳《怀麓全集》中评沈周“以诗画名吴中,其画格率出诗意,无描写界画之态”。(19)求自然不拘束。文征明将界画含蓄用于表现萧散情怀。他认为“画家宫室最难为工,谓须折算无差,乃为合作。盖束于绳矩,笔墨不可以逞,稍涉畦畛,便入庸匠。故自唐以前,不闻名家,至五代卫贤,始以此得名,然未为极致。独郭忠恕以俊伟奇特之气,辅以博文强学之资,游规矩准绳中而不为所窘,论者以为古今绝艺”。(20)文征明画屋宇以松散之笔画茅屋顶部,而其横梁、栏柱有时打界尺画出。如《影翠轩图》轴、《风雨重阳图》卷等用线毛而干涩不滞,屋宇的直线及人物柔而流畅的弧线与屋宇前后掩映的树林奇石等丰富多变的线条形成对比,屋宇稳健清朗,衬出庭院安详静谧。都显示出纪实性章法取舍形式的艺术美。

本文解构明吴门画派画家(沈周、文征明)以园林、庭院、斋室为题材山水画的人文生态艺术美。园林如画是立体画卷,园林山水画是画家高洁、隐逸、文雅与完美人格、高度艺术修养的吐露,融进了画家的生存理想,是画家生活之境,人生之境,艺术之境的圆融。文人画家游园、居园、构园、绘园。园林山水融入市井人情和画家得意失意的心性意趣。吴门画家表现相处、游历真实情感的把握,对当今画者表现日常生活人情拓展题材丰富艺术手法有启示。阐释明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真境与意境创生整合的生态艺术美与两难结构矛盾整合的人文艺术美以及纪实性章法取舍形式艺术美为例。建构日常世俗与雅逸生活两难结构矛盾圆融整合人文艺术美的中国大美术观并深入哲学式思考。

注释:

①参见刘纲纪:《文征明》,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113~133页。

②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源〉》。

③吴敢:《沈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25页,《石渠宝笈续编.沈周〈写生〉一册》。

④同上,《清河书画鲂〈人仙山楼阁图〉跋文》。

⑤阮荣春:《沈周》,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95页。

⑥明·杜琼:《题沈氏画卷》,原文“造夫晋唐为绘事者,多庞生钜乡”,如有写山水说:“以为玩物适情,虽无所关系,然可以观其胸中造化,吐露于毫素之间。恍惚变幻,像其物宜者,则足以起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焉,亦不能无助也。启南所画,素善诸家。今又集众长而去取也,其能返其本乎”。

⑦同上第167页。

⑧吴敢:《沈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60页。

⑨董其昌:《容台集》。

⑩见吴敢:《沈周》第117页,台湾历史博物馆编印《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大家书画集》第9页。

(11)见王西野:《吴趣及吴门画派》一文载《朵云》第5期。

(1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345页。

(13)明末·姜绍书:《无声诗史》。

(14)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293页-294页。

(15)转引石莉:《文征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23页。

(16)文征明:《文待诏记画》载《明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

(17)转引石莉:《文征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195页。

(18)同上。

(19)吴敢:《沈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138页。

(20)文征明:《文待诏论画》载《明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

标签:;  ;  ;  ;  ;  ;  ;  ;  ;  

明代五门派园林山水画的人文与生态艺术美--中国伟大艺术观的哲学思考_山水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