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来上海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实践及思考论文

新时代以来上海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实践及思考论文

新时代以来上海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实践及思考

● 孙宝席

[摘 要 ]协调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新理念。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上海牢固树立、认真践行协调发展理念,着力率先探索,坚持建管并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城乡一体,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实现城市整体协同发展。认真总结这些实践,从中得到规律性的认识,对上海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中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上海;协调发展;新时代

一、全面把握协调发展理念的思想精髓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协调发展摆在国家全局发展的重要位置,围绕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1],为推进协调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一)清醒认识“木桶”效应,牢牢把握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因为,“一个木桶的盛水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2]“为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上海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论述的精深内涵,充分认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清醒认识“木桶”效应,着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准确理解“三个统一”,深刻把握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发展有“三个统一”。其一,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行业在其特定发展时期既有其发展优势、也存在制约因素,在发展思路上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高水平的发展。”其二,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强调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其三,协调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我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发展不协调、存在诸多短板也是难免的”,要“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三个统一”揭示了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上海认识到,要辩证运用均衡发展战略与非均衡发展战略,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既着眼于发挥优势,使长板更长更厚实;又致力于补齐短板,实现现有劣势向后发优势转化。

(1)波磨多出现在曲线段及缓和曲线段。曲线半径越小,波磨出现和发展的速率越快。目前曲线半径小于7 000 m的线路上多发现存在有波磨,相对而言,直线地段钢轨波磨出现时间晚,发展速率也较慢。

(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把握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法。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3]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违背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注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顾此失彼。因此,“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上海认识到,要正确把握协调发展所蕴含的方法论,善于统筹兼顾,突破瓶颈制约,增强发展整体性。

(三)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提升一体化水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7]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在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功能的同时,着力率先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新型城镇化推动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上海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时就注重协调发展问题,提出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强调中心城区和郊区要协调发展,要努力建设文化大都市。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他连续与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的上海代表团共商国是,对上海的长远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进入新时代以来,上海全力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认真践行协调发展理念,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着力实现城市整体协同发展。

(一)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着力提升品质能级。加强城市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对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担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时,习近平要求上海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充分发挥重大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显著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对上海的城市管理工作非常关心,指出上海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5]上海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中央要求,加快统筹城市建设和管理。

其实粽子未必是湖州的,杭嘉湖地区,盛产良米,用酱油调味,包入五花猪肉或者猪油豆沙,细火慢煨,自然飘出“肉香和糖香”,便成绝品。哪怕富贵达人,只要粽子在手,也会吃得满嘴流油,毫无形象可言。

坚持把城市建设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黄浦江两岸、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积极有序加快嘉定、松江新城等建设,大力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最有序、最安全、最干净、最有温度的城市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加快构建与超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让精细化融入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2016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提出“补短板”,着力聚焦“五违四必”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补短板”成为全局工作的重要一环。以依法推进违法建筑治理为例,上海在城市管理中始终将违法建筑治理放在突出位置予以重点推进。截至2018年初,全市已拆除违法建筑1.6亿平方米,成功拆除了合庆镇地区、青东农场地区的违法建筑,着力打造有序、安全、干净、美观的高品质城市环境。上海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让老百姓感触很深的,要算是最严“禁燃令”了。自新修订的《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上海已连续4年春节实现外环线内烟花爆竹“零燃放”,成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生动实践和成功范例。

(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保障改善民生。经济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6],但“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因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上海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上海积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通过典型引路、志愿者行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推进践行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通过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彰显“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着力铸就“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整体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新时代以来,上海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已逐步形成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为主的制度框架,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逐年提高、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每年4月,上海都会调整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等民生保障待遇,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调整机制。养老金调整机制也得到完善,特别是职工社会保险养老金调整方面,已经逐步形成了“普加+特加”的养老金调整机制。2016年,机关事业和企业统一纳入养老金增长机制。

全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激励原创、鼓励演出,推出《西藏天空》《挑山女人》等一批内容精彩、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文艺精品。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利用。形成新天地模式、田子坊模式以及其他保护利用模式,延续历史文脉。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虹桥国际舞蹈中心、迪士尼乐园等一大批功能完善的文化新地标;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节事展会活动,国际大都市文化振兴、发展、繁荣迈入新时期。

(四)强化问题导向,牢牢把握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技术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出发”[4],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上海认识到,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就必须更加强化问题导向,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拓发展新境界。

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人为本”是最根本的着眼点。上海郊区基本公共服务历来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短板问题。为补齐短板,上海不断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以教育为例,2012年以来进一步落实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先后组织上海交大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等赴郊区新城办分校,促成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流动。同时,持续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相继建成运营位于嘉定新城的瑞金医院北院、临港新城的六院东院、宝山区的华山医院北院等,扩建升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等,使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最后,网络资源故障分析功能。网络系统运行中出现故障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对故障点进行分析,充分利用数据找到合适的抢修方法。通过对网络设备日常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分析相关的历史记录参数,对长期使用的设备容易出现的故障点进行可靠的预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此外,通过对全网资源的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和统计,对设备、网络运行提出定量的性能分析评价对策。

界面间的结合力是由吸附力、键合力以及结合力多种力耦合作用形成的,涂层、基体以及界面的的弹性模量、硬度、厚度、结合强度均会对结合力产生影响[16]。

与此同时,上海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产业。2013年,组建上海报业集团,着力建设成为“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新型现代主流媒体集团”,舆论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增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与金融、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上海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学生预测的结果可能是:课桌那么高或教师那么高,大胆的说有摩天大楼那么高。当被告知这个高度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还绰绰有余时,学生们无不露出惊诧的神态,进而变为一种急于求解、渴望探索的欲望,教师则应不失时机地讲解下去。

新时代以来,上海在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路径时,特别注重“把握一个内涵”,即城乡发展一体化既要“求同”,强化一体化;也要“存异”,避免等同化。一方面,加快郊区新城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卫生、教育等公共资源实现与城市建设同步跟进;另一方面,推进郊区镇村建设。在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区为主加快编制新市镇总体规划、郊野单元规划、保护村村庄规划等;积极培育建设特色小(城)镇。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示范村优美的生态环境、鲜明的产业特点、和谐的人文风貌,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两个文明一起抓,整体提升文化软实力。“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8]上海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推动“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同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提升文化软实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上海始终重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工作。2012年以来,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每年新增就业岗位60万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4.2%。同时,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实施两轮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认定89家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各类创业服务专业机构已超过2万家,创业型城区的创建工作在全市全面推开。

为充分发挥退休老校长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河北省日前启动实施“老校长下乡”计划。

城乡一体化发展,离不开郊区农村的“三农”建设。2015年,上海市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首批省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开启了整建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新征程。农业方面,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建设80万亩粮食功能区建设,并努力打造休闲农业升级版。农民方面,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步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村方面,逐步建立起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同时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让农民拿到承包地“身份证”、吃上“定心丸”。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民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十二五”时期,上海按照“打基础、管长远、可持续”的基本原则,稳步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家庭医生”制度是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2011年开始试点,2015年起进一步探索“1+1+1”(一家社区卫生中心、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组合签约,签约居民享有慢病长处方、优先预约转诊等优惠服务。同时,综合医改试点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平均期望寿命超过83岁。

三、上海对进一步推进全面协调发展的思考

进入新时代以来,上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奋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人民生活和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面向未来,上海要实现更高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中央要求上海“继续走在前列”、实现“四个新作为”为基本遵循,自觉肩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使命,精准聚焦找短板,全力以赴拉高标杆,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一)聚焦重点,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上海要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就必须突出重点,贯彻国家战略,以自贸试验区改革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重要载体,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为国家深化改革创新开拓新路。为此,上海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促进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持续放大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益和辐射效应;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二)补好短板,实现“五个中心”建设新突破。“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9]当前,上海在“五个中心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还需要高标准的补齐。具体来说,国际经济中心建设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着力提高经济密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增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提高国际化程度;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要全方位提高统筹利用全球市场的能力,发展高能级的总部经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更加注重提升高端航运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航运服务品牌国际影响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通过补齐短板,拉高标杆,推进国际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配置功能、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国际航运中心高端服务能力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取得新突破。

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容易发生脑转移与骨转移,死亡率比较高[20]。化疗治疗可以阻止肿瘤的生长,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培美曲塞作为一种新的多靶点叶酸拮抗剂,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更好的效果[21]。有研究表明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用于肺腺癌的疗效较好,在肺鳞癌的患者中并无此优势[22]。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44±2.12)个月和(11.94±3.19)个月,KM法分析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用药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过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少,将在下一步进行大样本深入分析。

(三)城乡一体,全面提升郊区农村发展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发展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应有之义。为此,上海要多措并举,加强创新,不断提升郊区农村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继续优化城镇乡村发展布局,推动市域空间发展一体化。重点是加快完善镇村规划体系,同时发挥新城优化空间、集聚人口、带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以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推动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二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三是加大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继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努力推动郊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重点是推动郊区城镇产业和各类园区创新升级,加强新城和镇域空间内的产城融合,全面提升郊区农村发展水平。

(四)软硬并重,全力打造八个新高地。为进一步推动中央赋予上海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落地落实,上海必须坚持软硬并重、同步提升,打造品牌建设、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创新创业、全球网络、发展平台、人才集聚、品质生活等八个方面的新高地,既持续增强经济、科技、产业等硬实力,也注重提升文化、环境、品牌等软实力。[10]为此,上海要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弹好钢琴,合力推进,打造具有国际标识度的“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品牌新高地、衔接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创新新高地、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新高地、联通全球的网络枢纽新高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发展平台新高地、近悦远来的国际化人才集聚新高地、令人向往的品质生活新高地,让上海更具人文关怀,让城市更有温度。通过八个新高地的打造,推动软实力、硬实力同步提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

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程中,上海要以更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在城市能级提升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3][4][6][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4.204.206.30.206.

[2][7][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55.81.153.

[5]城市管理,绣花功夫怎么下[N].人民日报,2017-04-20.

[10]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 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N].解放日报,2018-07-05.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9)03-0027-05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沈 洁

标签:;  ;  ;  ;  

新时代以来上海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实践及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