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中医医院 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联合使用CT与x线检查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对本组患者行X线检查与CT联合x线检查,将其诊断结果分别列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CT与X线检查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CT;X线检查;诊断价值
在临床上,肺结核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传染病,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迅速,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在诊断肺结核时,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检查和CT检查,近年来,叶晓雪[1]指出,在诊断肺结核患者时,与单独使用X线检查比较,联合使用CT检查和X线检查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提高诊断符合率。为了研究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联合使用CT与x线检查的意义,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汇报如下。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对本组患者行X线检查与CT联合x线检查,将其诊断结果分别列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组患者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是16~83岁,平均年龄46.5岁,其中,Ⅴ型、Ⅳ型、Ⅲ型、Ⅱ型患者分别为9例、19例、18例、20例;本组患者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咳血等,本组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或者是临床诊断确诊为肺结核。
1.2方法
对本组患者行X线检查与CT联合x线检查,将其诊断结果分别列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本研究中使用美国GE公司的DR线机,曝光条件为320mA,120kV,10ms[2],在进行X线检查时,患者摄片要充分暴露受检部位,通常采取后前位摄片。
本研究中使用美国GE4排CT机,控制扫描条件为120kV,40-70mAS,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在CT检查时,取仰卧位,在扫描时,以肺尖为起始部位,以肺底区域为终点部位,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纵隔淋巴结的增强扫描,本研究中以碘海醇为造影剂,其剂量应不超过90mL。
1.3观察指标
依据实验室检查和痰涂片检查结果,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S)表示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并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以率(%)表示计数资料,同时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对照组(84.8%)相比,观察组(100.0%)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P=0.022)。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n/%)
3.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致病因素主要是结核分歧杆菌,病程较长,治愈难度大,患者的症状包括咳嗽咳血、持续低热、夜间盗汗、乏力、消化不良、月经失调等,致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较低[3]。在我国,有数据资料显示,肺结核的发病率连年升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4],因此,有关这一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在治疗肺结核时,早发现早治疗始终是黄金准则,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预后生存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上,X线和CT检查均为常用的诊断肺结核的有效方法。其中,x线检查的费用低,且操作简便,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青睐。但是由于X线检查的密度分辨率差,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若患者存在隐蔽病灶或者重叠胸部组织结构,便难以获得清晰的图像资料,所以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难以满足临床诊治的需要。而CT诊断的灵敏性及分辨率均要优于X线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现患者的病变范围及其性质,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并发症情况[5]。王家兵[6]指出,在诊断肺结核时,CT检测能够有效地确定肺内病变部位以及分布情况,便于探查患者的肺尖、胸膜下、脊柱旁、心影后、纵膈内等病变部位。此外,CT检查有着较高的密度分辨率,有利于对病变性质进行判定,与X线检查比较,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现结核病变内钙化、纵膈内淋巴结肿大、纵膈内淋巴结钙化、气胸、结核并发肺气肿肺大疱等情况,能够获得更为全面、清晰的诊断信息。本研究中,我们对我院收治的6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对本组患者行X线检查与CT联合x线检查,将其诊断结果分别列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经研究,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充分表明,联合使用CT与X线检查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叶晓雪,许崇永.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2):321-323.
[2]李达志.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4):9-10,12.
[3]王苗,王飞,郭俊涛等.49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及CT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54-55.
[4]周少龙.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199-200.
[5]李彬.多层CT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6):996-998.
[6]王家兵.X线及CT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技术,2015,27(6):43-44.
论文作者:许志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肺结核论文; 患者论文; 准确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意义论文; 较高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