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热点,它的出现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于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而且在实现建筑产业化方面同样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设计单位作为装配式建筑推广及相关技术研究的领头羊,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可以满足其评价标准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就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设计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建筑设计;探究
在现代建筑行业产业化过程中,有一种建筑形式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建筑中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不仅有较快的建造速度和较低的生产成本,而且在节能降耗以及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尽管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多年的探索,这种新型的建筑形式也被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建筑过程当中,且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标准,比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设计单位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的主要环节,在保证后续工程施工质量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依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也成为了当前相关设计单位工作的一个重点。
1、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指的就是由预制部件组成的建筑。现阶段按照其形式及施工方法,主要分五类,即:板材建筑、骨架板材建筑、砌块建筑、盒式建筑以及升板升层建筑[1]。主要特点为:建筑部件以预制部件为主且有工厂生产、符合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节能性及环保性都相对较高、施工作业以装配作业为主、标准化及信息化水平较高等等。经过多年的发展,现阶段装配式建筑也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时国家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实际,制订了相应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并于2018年2月份正式实施。
2、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下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分析
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在建筑设计环节,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整个建筑的装配率进行计算。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对于装配率计算方法主要是依据装配率评价项分值进行计算,公式为:P=(Q1+Q2+Q3)/(100-Q4)×100%。其中:P代表装配率;Q1代表主体结构指标实际得分值;Q2代表围护墙和内隔墙实际得分值;Q3为装修和设备管线实际得分值;Q4为评价项目中缺少的评价项分值总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其主要的计算指标为Q1、Q2、Q3[2]。
2.1、主体结构Q1指标计算分析
主体结构Q1指标计算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项为竖向构件计算,一项为水平构件计算。
对于竖向构件而言,主要指的就是建筑主体结构中的承重墙、结构柱、结构支撑以及延性墙板等等,应用比例为预制混凝土总体积/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现行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推荐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为混凝土结构,其主要的施工工艺为:所有的预制构建连接都必须用到后浇混凝土上,并将所有的预制构件连接成为一个装配式整体。因此,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应将主题结构竖向构件间的连接部分后浇混凝土体积计入到预制构件内。在具体设计过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竖向预制构件达到35%就可以满足现行标准对于装配率的要求,其评价分值可以高达20-30分。但是对当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而言,其在竖向预制构件方面应用相对较少,应重点对其进行研究[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水平构件而言,主要指的就是梁、板、阳台、空调板等等,应用比例为:预制构件水平投影面积/建筑平面总面积,其中装配式建筑中的免支模楼顶盖计入到预制构件水平投影面积中。对于水平构件而言,其评价分值最高也同样可以达到20分,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在水平构件设计方面已经相对成熟,并且也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装配式建筑水平构件而言,楼板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当前较为常用的楼板为装配整体式楼板及叠合楼板,对于装配整体式楼板而言,主要形式为在预制板吊装完成后,在其上部浇筑一层厚度为50mm的配有钢筋网的混凝土层,但不宜应用于高度高于50m的房屋。对于叠合楼板而言,主要形式为将预制底板与上部后浇混凝土相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主要被应用于高度高于50m的建筑,功能与现浇楼板基本相同。
在实际的Q1值计算过程中,应根据预制部件的应用比例来对其进行确定,如果应用比例大于80%,则Q1=20分。
2.2、围护墙及内隔墙Q2指标计算分析
在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应用非砌筑方法对承重围护墙以及内隔墙进行施工是当前尤为重要的一项发展内容。所谓的非砌筑墙体,指的就是以干法施工、现场安装以及由工厂生产为特征的一种墙体类型,现阶段较为常见的类型有幕墙、新型砌体、大中型板材以及木骨架等等。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非砌筑围护墙指的则是非承重围护墙体。对于这一部分,标准中对其的评价分值也相对客观,最高分值也可以达到20分,但是就我国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围护墙及内隔墙而言,很难达到这一指标分数[4]。通常来讲,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所应用的非承重外围护墙更多是以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为主,内隔墙则应用蒸压加气混凝土内墙板,因此,依照现行标准中的要求,Q2=10分。
2.3、装修和设备管线Q3指标计算分析
就装配式建筑而言,其所要求的全装修指的就是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以及设备设施进行装修和安装,并在此基础上保证建筑的使用功能及性能的基本要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3.0.3中明确规定,装配式建筑应为全装修,此项评价分值为6分,这种全装修在设计过程中相对容易实现,因此,6分评价分通过设计可以得到。在装配式建筑装修过程中,主要的工艺为干式工法,并且在标准里规定,装配式建筑中,各个楼层都应使用干式工法,且楼面及地面水平投影面积总和比例应大于70%[5],如果满足这一要求,则可以得到6分,但是就当前我国大部分的装配式建筑而言,能达到6分的相对较少。
在设备管线方面,当前我国较为流行的设备管线方式为管线分离,也就是设备管线与结构主体分离,但是这种模式不等同于SI管线分离体系。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明确指出:裸露于室内空间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非承重墙体空腔及吊顶内电气、给排水和采暖管线均可被认定为达到管线分离,当管线分离长度比例大于50%时,即可得分,此项评价分值为4-6分,当前装配式建筑均可在这一方面得分。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在满足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推动建筑产业化进程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也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作为装配式建筑建设最为主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严格按照评价标准中相应的要求,对装配式建筑中的装配率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才能更好的保证装配式建筑可以满足当前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最终实现装配式建筑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黎,宫晨.基于《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设计要点解析[J].建筑与文化,2019(06):48-49.
[2]容立荣.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37-39.
[3]皋语.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J].智库时代,2019(21):289+291.
[4]张斌翔.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62.
[5]崔淼,刘新红,尉迟衍春,吴百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设计分析[J].建筑技术,2018,49(S1):35-37.
论文作者:孔凡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建筑论文; 评价标准论文; 管线论文; 构件论文; 楼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分值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