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五局集团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3
摘要:架梁施工是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架梁施工安全分析,分析了目前铁路建设架梁施工的安全形势,提出了相关的监管建议。
关键词:铁路;架梁施工;安全;监管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铁路建设投资进入了加速阶段,相应的关于架梁的工程项目也越来也多,与此同时的架梁工程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对于架梁工程来说,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众多的人员伤亡、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所以,架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在整个项目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否实现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目标,架梁工程施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架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仍然是架梁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架梁施工安全分析
1.1来自人员方面的安全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里、环境、行为等几个方面产生。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安全意识、职业道德直接影响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状况。知识技能不足、安全意识不强、职业道德的缺乏会直接导致施工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多数重大设备安全事故原因分析的结果,绝大部分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1.2来自机械设备方面的安全分析
在架梁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是决定生产效能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架桥机等设备,架梁施工是无法进行的。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安全生产的前提,设备的异常状态是导致与构成事故的重要物质因素。
1.3来自环境方面的安全分析
环境是架梁施工活动中必备的条件,一切施工活动无不置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没有环境施工生产活动是没法进行的。同时,环境又是决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物质因素。对于架梁施工,环境包括的内容可分为气候环境、桥头路基状况、轨道状况、工地施工状况四个方面。
1.4来自管理方面的安全分析
在架梁施工过程中,不管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都与管理方面的风险有关系,主要概况为:技术措施与方案不完备、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不当、规章制度不规范、安全检查不到位、安全教育与培训不到位等。
2.架梁施工现场安全状况
2.1施工人员违章作业、违规操作现象仍普遍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架桥机横移轨道基础支垫不稳、枕木悬空、行走轨道不顺直不稳固、纵坡超限、运梁无专人监护、止轮木楔不规范,作业人员劳动保护装置穿戴不齐全、作业现场不设警示标识,山区高原未设置防雷措施,峡谷高墩高空作业未设置防风措施等不符合安全规程、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要求的情况普遍存在。
2.2设备进场检验不规范、标准不统一、检查不严。设备进场检验的第一道关口是自检,但各单位技术力量和自检效果差异较大。从调研情况来看,有的施工单位配备较为专业的管理队伍,自检效果较好;有的施工单位管理力量薄弱,以包代管,设备管理完全依靠架梁的包工队伍,新购设备检验完全依靠厂家,对设备的真实状态不掌握、不熟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设备保养流于形式。调研中发现部分施工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的保养项目和保养周期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保养过程中及时发现了架桥机下导梁变形、受力部位焊缝开裂等重大安全隐患。但也有部分施工单位存在保养不到位、应付了事、保养周期长、保养项目不全、设备“带病”作业的情况。
2.4建设、监理单位的管理缺位。由于架梁作业和架桥机管理专业性强,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缺乏相关人才,不能制定出针对性强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管理过程中无法发现架梁施工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管理力量、管理力度普遍薄弱。调研发现,监理、建设单位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基本仅限于安全防护、人员持证等方面的情况,没有发现更专业性和核心性的问题,对现场明显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制止,检查深度严重不足,管理缺位。
3.监管建议
3.1加强对架桥机进场检验及日常保养情况的检查。从架桥机安全技术档案入手,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检查架桥机制造厂的生产许可证及明细表(复印件)、产品出厂合格证、监督检验合格证、型式试验报告及型式试验合格证(复印件)、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有关资料;②检查施工单位的进场自检评估以及整改情况;③检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安全检验合格证和定期检验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④检查日常保养、维护、大修、改造、变更、检查、试验和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重点是对承重构件的探伤,液压系统、电气与控制系统的检查等。
3.2加强对是否按方案施工、是否有违章作业等情况的检查。检查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存在闭门造车、应付了事的情况;检查施工方案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未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审批、未经专家论证而擅自施工的情况;检查现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施做是否符合方案的要求,是否存在现场与方案“两张皮”的情况。
3.3加强对责任单位体系运转情况的检查。从问题检查及整改闭合情况入手,检查管理体系是否运转正常,包括施工单位自检、监理过程检查及旁站、建设单位专项检查的情况,确认问题及整改是否实现了闭环管理;同时检查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能做到有章可循、有奖有罚。
3.4联合执法协同监管
铁路监管部门和监督机构应积极主动与辖区内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联系,探索建立长期合作的协同监管机制,发挥双方的各自优势,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共同加强铁路建设工地使用的起重机械特别是架桥机械的管理。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认真履行安装告知、监督检验、使用登记等法定义务,督促检查建设项目起重机械安全措施的落实,尤其应严查非法使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行为。
4.总结
本文通过对铁路架梁安全分析,对架梁施工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架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人员违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以及在设备保养、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从而为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铁路总公司. 铁建设[2006] 181号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 龚宏志. 特种起重设备的管理[J]. 交通世界,2012(18):89-90.
[3] 王术光.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建筑,2015(02):247-248.
[4] 何厚全,张建坤. 建筑安全生产差异化监管方式研究[J]. 建筑经济,2011(10):51-53.
论文作者:罗宫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作业论文; 情况论文; 设备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过程中论文; 环境论文; 不安全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