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C1、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评价论文_肖乐稳

武冈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南武冈 422400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excisionrepaircrosscomplementationgroup1,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RRM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的表达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技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RCC1和RRM1的含量进行检测,探究ERCC1和RRM1这两种物质的含量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变化、病灶转移等相关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结果显示,5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RCC1和RRM1的结果可知,ERCC1:①阴性,37(74%)。②阳性,13(26%)。RRM1:①阴性,11(22%)。②阳性,39(78%)。差异可见,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RCC1和RRM1的阴性检出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ERCC1和RRM1阳性检出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及时的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的ERCC1和RRM1含量水平进行检测,可以把握患者病情变化,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ERCC1;RRM1;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意义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临床特点[1]。同时该疾病的危害性较大,如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不当的治疗方式,不仅会严重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还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良状况。目前临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应用放疗的技术进行治疗,但是肺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较低,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致力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ERCC1和RRM1的含量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可能与患者的预后密切联系。本报告根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ERCC1和RRM1的含量水平,分析和探究ERCC1和RRM1的表达以及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科学依据。详细见以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技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RCC1和RRM1的含量进行检测,探究ERCC1和RRM1这两种物质的含量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变化、病灶转移等相关指标之间的联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4~71岁,平均年龄在38.4±1.5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体重分布在43.7~61.5Kg,平均体重在52.9±2.0Kg。比较和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体重等临床资料,无可见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ERCC1和RRM1的含量水平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如下:(1)ERCC1检测。①抗体选择:选取山羊抗人抗体。②生产企业: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RRM1检测。①抗体选择:选取鼠抗人抗体。②生产企业:福建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免疫组化技术。①方法:PV-9000法。②生产企业:北京中山金桥生物有限公司。每个患者的切片检查选取两个高倍镜下查找200个细胞,以细胞呈现阳性的数量在全部同类细胞数中的百分比来衡量。阳性细胞数主要包括了:①<25%。(-)。②25%~50%。(+)。③51%~75%。(++)。④>75%。(+++)。

1.3观察指标

如下(1)检查结果。①阳性。②阴性。(2)生存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报告所统计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其中获得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数据用t、X2进行查验,差别存在,P<0.05。

2结果

2.1表达结果

结果显示,5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RCC1和RRM1的结果可知,ERCC1:①阴性,37(74%)。②阳性,13(26%)。RRM1:①阴性,11(22%)。②阳性,39(78%)。差异可见,P<0.05。见表1。

3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已经成为目前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的首位[2]。且该疾病病程初期无明显的临床特征,容易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状况。一旦发现该疾病,患者大都是病情的晚期,而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导致患者的生存率较低,给患者以及病人家属带来了诸多的麻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事业的日益创新,人们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愈来愈重视起来。非小细胞肺癌大都是由于患者吸烟引起的,纸烟中最重要的致癌物质是苯并芘,该物质会侵入患者的正常细胞,引发患者大量增殖癌细胞。同时一方面该疾病的发生还于患者生活的条件有关,长期处于放射射线下工作的患者会导致正常细胞出现癌变。另一方面该疾病也可能是肺部的局灶感染慢慢转变而来的。周成伟指出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NER)是DNA损伤修复的重要途径,是多种酶参与的复杂体系[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的癌细胞,临床应用的放疗方案多会引发DNA的受损,而NER则起到了修复损坏序列的目的。其中ERCC1主要是和染色体19号上的受体相结合,不仅可以检测到DNA的损坏,还能对于核酸内切酶上的识别因子进行配对。杨波,谢先锋等人指出机体是通过NER途径将顺铂-DNA加合物的损伤修复,从而形成顺铂的耐药性[4]。临床研究结果显示,ERCC1在患者机体内进行表达,可以成为临床对于损坏DNA修复能力的一个金标准。胡跃云指出RRM1是核苷酸还原酶(RR)调节M1亚单位。RR是DNA合成通路中的限速酶[5]。它可以分解二磷酸核苷酸,为DNA的继续合成或者修复提供必须的组成部分。其中RRM1主要在DNA序列中作用于底物,抑制其的特异性,以此同时,它还可以控制整个酶的活性,为化疗药物提供相应的结合载体。然后经过还原酶来抑制DNA序列的增殖和结合,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的效果。

本报告结果显示,5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RCC1和RRM1的结果可知,ERCC1:①阴性,37(74%)。②阳性,13(26%)。RRM1:①阴性,11(22%)。②阳性,39(78%)。差异可见,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RCC1和RRM1的阴性检出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ERCC1和RRM1阳性检出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及时的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的ERCC1和RRM1含量水平进行检测,可以成为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李培,康晓征,陈克能.ERCC1、RRM1和T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14,17(6):496~498

[2]殷柳,齐瑾,刘基巍.ERCC1、RRM1及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4):788~789

[3]周成伟.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和RR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6):981~983

[4]杨波,谢先锋,赵瑞星,等.ERCC1和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6):3042~3044

[5]胡跃云,张献波,董英辉,等.RRM1和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2,52(21):1~3

论文作者:肖乐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  ;  ;  ;  ;  ;  ;  ;  

ERCC1、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评价论文_肖乐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