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范式危机_新自由主义论文

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的范式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自由主义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1.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5)02-0025-05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变革的新自由主义范式得以萌芽、发 展和扩张。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宣布古典自由主义走进了死胡 同,凯恩斯主义伴随罗斯福新政而产生。然而,1974年由“石油危机”引发的战后资本 主义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正式宣告了凯恩斯主义时代的结束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新自由主义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对立面,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涵盖了货币 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等的政策主张。“以米尔顿·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新自由主义在70年代确定了它解决危机、适 应资本主义扩展新要求的属性。”[1]资本主义保守党的上台对新自由主义的发展起到 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是智利的皮诺切特和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几年后,里根在美国 的推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日趋成熟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范式首先在拉丁美洲国家得到实 践,并扩展到东南亚和东亚各国,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得益于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的 垮台,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得到了巩固。时至今日,美国仍不遗余力向发展中国家 推销新自由主义的改革范式。

一、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范式主张

新自由主义推崇古典自由主义的信条——市场自然秩序论和市场万能论,提出政府失 灵论和政府无效论,反对国家干预。他们认为,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可 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政府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守夜人”,“看不见的手”会自动 协调经济发展。“对于每个人而言,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是在什 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场 合一样,他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2]

货币主义以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为基础,提出单一货币政策规则。在货币主义看 来,凯恩斯主义所主张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无助于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反而会引 起通货膨胀,降低国民经济增长率。因此,弗里德曼不赞成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微调 ”,认为权衡的经济政策弊大于利。供给学派则否定凯恩斯定律,肯定萨伊定律,信奉 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由此,供给学派主张减税、削减社会福利支出 、减少限制性的条例规章。供给学派认为,“政府管制越少,私人经济运行就越有效率 ,他们敦促政府要撤销限制价格、最低工资法等法令,放宽关于环境污染、生产安全、 商品检验等规定的标准,让企业尽量自由地经营,让企业家精神得以充分发挥。”[3] 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参与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宏观经济政 策长期都是无效的。

新自由主义推崇的市场机制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极力反对公有制。雅赛指出, 新自由主义的基石之一就是所有权都是私有的。[4]新自由主义认为,财产私有的经济 主体,在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上可以达到完美的瓦尔拉斯均衡,并且只有私有的财产权 才是完整的,“在集体所有权之下,根本就不需要,实践上也不可能满足这个做出决定 者、承受代价者和受益者三位一体的条件。”[5]新自由主义还认为,私有产权才能给 予人们选择的权利和经济自由。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认为:“正是由于生产资料 掌握在许多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这个唯一的缘故,才没有人来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 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在一个人手里,不 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或是属于独裁者,谁操有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 控制我们。”[6]新自由主义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中信息和知识必然是分散的,而且 人们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因此个人根据市场价格机制来分散决策是最有效的,反对中央 集中决策和计划经济。

新自由主义包含了众多流派,理论纷繁不一,缺乏完整的体系,但是他们共同的准则 是,市场决定论、经济非调节论、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削减社会福利、抑制工会的发 展等。他们一系列的政策主张不仅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得到实施,而且得到世界银 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参与和推动。借助美国的霸权和实力,“并在 20年的时间里,传播到几乎整个地球,被越来越多的政府表述为不同的经济政策,并在 不同的层次上以不同的色彩得到贯彻执行,”[7]形成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范式。 “今天的新自由主义将全球化强调为自由市场制度的自发产物。人们现在被告知:除了 新自由主义,‘别无选择’;我们生存于全球的‘竞争性秩序’中,国家抵挡不住全球 化的力量;市场不再是国家的,而是全球的;由此公司也应当变成全球的,而不仅是多 国的或跨国的。”[8]

诺姆·乔姆斯基指出,“‘新自由主义’,顾名思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 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亚当·斯密被认为是其创始人,该理论体系也称‘华 盛顿共识’,包含了一些有关全球秩序的内容……所谓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 的一系列理论,他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所制定,并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实 施——在经济最弱的国家,这些理论经常用做严厉的结构调整方案。其基本原则简单地 说就是: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化。”[9]这正道出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 范式的实质。具体说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的范式主张包括:(1)经济自由化。新自 由主义要求商品、服务和资本完全自由流通,在绝对开放的条件下,任其在世界市场上 展开竞争。在10条“华盛顿共识”中有4条改革是要求经济自由化的,[10]其中金融自 由化首当其冲,要求由市场机制决定利率和汇率,消除非关税壁垒且实行低关税,取消 各种障碍,对国外直接投资实行开放。(2)国有资产和服务项目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 “华盛顿共识”的第8条明确指出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第10条要求确保资产的所有权。(3)调整国家和政府的职能。“华盛顿共识”的第9条要求政府必须取消对企业的管制和对竞争的限制,实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税率和削减社会福利,限制工会的作用,让工资自由浮动。

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经济顾问团主席,并在2001年荣获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把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范式形象地概括为“四 步曲”:第一步是私有化,更准确地说就是腐败化。削价出售国有资产的回扣率会达到 10%,而这些资产动辄价值数亿美元。私有化之后,第二步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 的“拯救经济计划”——资本市场自由化。就是对资本市场解除管制,允许资本自由流 进流出。在这关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这些国家拖入第三步:价格市场化——一个粮 食、水、燃气价格飞涨的时期,它引发骚乱和动荡,进而引起新的资本恐慌性出逃和政 府的崩溃,外国公司趁机以“跳楼价”买到那些价值连城的东西。现在就轮到第四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把这一步叫做“消灭贫困计划”:自由贸易。[11]

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实践悖论和范式危机

新自由主义的范式主张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先在拉丁美洲得以试验和全面实施,从 智利、阿根廷到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乌拉圭等无疑都接受并进行了新自由主义范 式改革和实践。虽然某些国家在开始或中间的个别年份经济曾经出现短暂的繁荣,但是 从长期和整体来看,却给拉美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委内瑞拉《分析报 》2002年10月22日刊文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十年中在本大陆推行的方针政策 造成的后果是经济增长率下降、民族工业倒闭、失业率上升、外债增加和社会不公平等 现象加剧”。乌拉圭《第三世界经济》月刊2002年11月也著文说:“拉丁美洲进行的新 自由主义改革在拉美大部分地区造成不平等、贫困和增长率低下。”[12]新自由主义在 拉美的实践并没有带来新自由主义所宣称的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就业率提高、通货膨胀 率降低、负债率减少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及社会经济稳定,而是相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智利、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先后都实行对 外开放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加快进行了国营企业私有化,减少甚至取消国家对价格、汇 率、利率、租金、工资等的全面干预和控制,开放金融市场,放宽对外资的限制。但是 “阿根廷、乌拉圭的新自由主义改革‘试验’以失败告终。智利的新自由主义改革虽取 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付出了高昂代价。1976-1983年,破产企业增加了7倍,银行业几乎 崩溃,失业率达30%,特别是金融政策的失误,导致国家在80年代初几乎无法偿还外债 ,国家用80%的出口收入偿债,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13]阿根廷的外债从197 6年的70亿美元增加到1983年的430亿美元,1989年的消费价格上涨率为5000%,1995年 登记在案的“公开失业”率达18.6%。两极分化严重,1974年全国人口中最富的10%得到 国民收入的28.2%,最穷的10%只得到国民收入的2.3%,到1997年,前者和后者分别得到 37.1%和1.6%;1974年约有7.7%的家庭处于贫困之列,1996年这一数字变为了20%。[14] 从1992-2001年的10年中,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9个国家被迫支付的利息就达4830亿美元 ,同时债务总额增加了2380亿美元,达7090亿美元。2001年,尼加拉瓜是外债负担最重 的国家,外债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706%;其次是阿根廷,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452% ;第三是巴西,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336%,都大大超过国际安全债务率警戒线100%。 20世纪90年代的10年内,拉美地区贫困人数上升到人口总数的44%。[15]1970年拉美占 世界贸易的份额为8%,1980年降为5%,1990年只有3%。[16]1982-1991年,拉美地区经 济增长率仅为1.8%,大大低于世界3.3%的平均增长率,甚至低于非洲地区2.25%的经济 增长率。[17]2002年,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最近10年拉美的经济增长率,仅是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一半。”[18]从1982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引发的拉美债务危机,到 1994年墨西哥再次爆发金融危机,再到1999年巴西发生金融危机,再到2001年阿根廷爆 发金融危机,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拉美地区社会经济危机不断。

表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1820-1992年)

时期

1820-18701870-1913 1913-1950

1950-19731973-1992

西欧 1.0 1.3

0.9 3.9 1.8

美国 1.3 1.8

1.6 2.4 1.4

注:各时期内均为年平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Angus Maddison,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 1820-1992(Paris,Organ 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5),pp.60,196-97.

从1973年以来,美国也经历了深刻的新自由主义的调整。1979年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 首相和1980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确立了新自由主义占据西方国家经济政策取向的主 流地位,实施公共部门企业和服务的私有化、削减税率、减少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支出 、放松市场管制等一系列自由化改革。然而从1973年到90年代初,美国和英国领导的新 自由重建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业绩。比如1950-1973年美国和西欧的经济增长业绩好于 它以后和以前的所有时期(见表1[19])。到90年代后半期,新自由主义终于发现了新自 由主义成功的样板——美国。被誉为“新经济”的美国在克林顿时代连续近10年持续低 通胀增长,而实际上90年代的美国经济增长也并不是历史上的最好时期(见表2.[20])。

注:①年均增长率以1996年为基准。②指非农产业的单位小时劳动的产出量增长率。 ③指该周期最后一年的失业率。④指该周期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U.S.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August 29 and November 30,2001;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Major Sector Productivity and Costs Index,Series ID PRS85006093,September 27,2001 ;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Consumer Price Index,Series ID CWUR0000SAO,

December 15,2001.

1991-2000年年均真实GDP增长率仅高于商业周期1980-1981年,位居倒数第二。姑且不 说克林顿时代采取的相对国家干预,信息技术革命,通过对工会力量的打击和限制压低 工资、降低边际税率从而对资本投资的刺激等举措,以及由消费信贷引起的超前消费的 拉动等,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仍然远没有达到新自由主义的神话。美国工业生产能力的 利用率已从上个周期末2000年的历史最低水平80.7%下降到2002年12月的73.6%。美国现 在已经感受到新自由主义的恶果,“数百万的工人已经丢掉了工作,另一些人也失去了 退休保障。地方政府已不能从以前的水平维持基本的公共服务。……而是要以满足人类 需要的生产制度来取代唯利是图的生产制度。”[2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和前苏联也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的激进式改革方案,但 这些国家都没有摆脱经济衰退、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经济动荡的命运;接受新自由主义 改革的日本从此一蹶不振;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鼓吹为新自由主义改革“奇迹” 的韩国实际上是个骗局;[22]东南亚各国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深刻接受了新自由主义 的教训,菲律宾在东南亚危机中受打击较小,是因为菲律宾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一 直处于危机之中。[23]“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后果到处都一样:社会经济不平等程度的大 幅度提高,对世界最贫穷国家和人民的剥削的明显加剧,灾难性的全球环境,动荡的全 球经济和对富人而言前所未有的发财机会。面对这些事实,新自由主义秩序的捍卫者却 仍宣称,只要新自由主义政策不受干涉,最终大多数人都会享有幸福生活。总之,新自 由主义的支持者不能也没有给予他们所建造的世界以经验的证明。相反,他们要求人们 虔诚相信不受管制的市场永无谬误。”[24]

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范式的实践悖论,让人们不得不反思和认识新自由主义的实质。 发达国家今天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门户,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行政府非调控化, 解除金融管制,实行市场化和私有化,正是为了发达国家资本输出和获取高额利润的需 要。今天发展中国家拥有的资本自然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但考察美英经济的历史,它 们无不是利用了关税保护和国家资助自主产业的发展政策。而今天新自由主义却要求“ 踢翻它们借以爬到经济金字塔顶峰的梯子”[25],要求别国自由化。“然而新自由主义 已经成功地作为资本的阶级工具。”[26]实际上“这些政党及其所实施的政策代表着极 富有的投资者和不足千家的大公司的直接利益。”[27]“但是,战胜新自由主义的热情 和做出有别于它的选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完成这项任务,人们必须从另外的角度 去审视它:对比它公开宣称的目的和它实际所做的一切;识别它的种种奇谈怪论和矛盾 ,以便面对它,在它最脆弱的地方击败它;确认它行不通的理由,设法预防它的实际潜 力。”[28]

三、简短评论

第一,从人类社会经济思想史的演进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趋势察析,相对于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西方激进经济学和新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来说,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总体 上是保守和落后的,尽管它也有某些合理思想颗粒。因此,包括萨缪尔逊在内的西方众 多学者,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称之为“右翼经济学”或新保守主义经济学,实属准确地 描述了其思想特征。信奉新自由主义的俄罗斯右翼力量联盟党,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保 守党,也都是公开自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处于保守地位的。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和冷战结束的条件下,20世纪80、90年代的西方新保守主义经济 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经济意识形态,取得 了思想“霸权”的强势地位。但是,西方左翼和中间派学者(萨缪尔逊自称属于中间派) 对新保守主义的批判也一直在进行着,特别是近几年来,形成了一次自苏东社会主义失 败后对新右派(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浪潮。这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和进步性的,也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前沿创新。

第三,更可喜的是,随着西方国家的人民在西雅图、布拉格、华盛顿、达沃斯等地不 断举行反对新保守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为主题的大规模抗议示威事件的发生,思想的、 学术的和理论的批判开始转变为实际行动。近年来,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 家,在推行了10多年新保守主义经济政策碰壁之后,也改行中左政策,使新保守主义经 济理论失去了试验地,缩小了影响。定期在古巴举行的“全球化论坛”以及世界社会论 坛等,日渐成为全世界学者和各界人士批判新保守主义及其经济学的重镇,并将逐步扭 转思想和体制的旧局面。

第四,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双重标准的新保守主义经济思潮,其目标是建立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新秩序和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其结果,一方面拓展了资 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世界资本主 义体系新的矛盾和危机,特别是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贫富两极分化,从而还引发了国家层面的反对新保守主义经济思潮的斗争。这是反对新 保守主义的重要国际态势。

第五,安德森说得好,西方左翼要从新保守主义霸权统治下逆风起飞,必须彻底检讨 自身理论的成败得失,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建立自身的理论基础,重新制定新世纪的理 论战略。当今世界一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西方激进经济学家必须联合起来,整合成 强有力的学术力量,将学术批判与学术创新并重,继续全面超越新保守主义经济思想, 为人类的健康发展与福利而贡献超前的智慧和终极关怀。

标签:;  ;  ;  ;  ;  ;  

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范式危机_新自由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