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矿局九0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通过查明兴隆煤矿矿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为煤矿建设工程和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依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并提出防治各类地质灾害及隐患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煤矿地质环境;评估;防治建议
一、兴隆煤矿地质环境条件
韩城市兴隆煤矿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北24km的马庄村西南,属掩埋式井田,为地下开采。其含煤地层属石炭二叠纪山西组、太原组,全井田共划分为7个采区,一水平4个采区,二水平3个采区。
1.1 气象与水文
井田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多暴雨及连阴雨。韩城地区暴雨具历时短、降雨集中、分布零散等特点,以7~8月最多,局地短时强暴雨诱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常常发生。矿区河流属黄河水系,评估区内但沟谷发育,多为间歇性溪流,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冲洪积层孔隙潜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潜水、碳酸盐岩岩溶水。
1.2 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
韩城矿区地貌处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东南缘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地形切割程度较为强烈,冲沟发育,沟谷多为“V”型,基岩广泛出露于沟谷两侧及山腰,山顶均为黄土覆盖,上部黄土峁坡坡度一般20~30°,较平缓,坡体较稳定,下部基岩斜坡受节理裂隙控制,较上部黄土斜坡陡,坡度一般50°以上,小型落石崩塌时有发生。植被较差,基岩裸露斜坡,以杂草为主,黄土覆盖区以人工耕种为主。井田地层发育较齐全,出露良好,其中寒武系、奥陶系构成了井田东缘山岭;石炭系、二叠系顺序出露于沟谷及山腰部位,第四系多覆盖于山顶及山坡之上,其中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为本矿区的含煤地层。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范围内沟谷纵横,切割强烈,地形破碎,相对高差较大,中、上更新统黄土覆盖与于基岩之上,经过地面调查,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和地裂缝。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人类活动强度,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
2.1滑坡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滑坡是井田范围内最普遍的地质灾害,本次共调查滑坡6处,其中井田范围内5处,井田边界之外1处。由于黄土的垂直节理及裂隙发育,斜坡部位卸荷裂隙密集,成为黄土中的软弱结构面,利于降水入渗,降水沿节理裂隙下渗,导致下部土体饱和,抗剪强度降低,坡体重量增加,易发生中小型浅层黄土滑坡,在调查的6处滑坡之中,除1处基岩滑坡外,其余5处均为黄土滑坡。
2.2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丰富的可供搬运的固体物质,陡峻的地形和强度大的降雨是形成泥石流的基本条件。评估区新构造运动以来,地壳强烈抬升,流水下切加剧,造就了大量的斜坡和狭窄的沟道,有利于沟石流的形成和发生。韩城地区降雨十分丰富,而且多暴雨,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条件。评估区外缘发现有一处小型泥石流,位于盘河右岸龙湾村公路上部斜坡的一小冲沟内,公路内侧见有泥石流部分堆积物,该沟为一发育在坡体上的小冲沟,沟床坡度约20~30°,两侧沟坡坡度10°左右,沟内有大量崩坡积块石,沟内堆积块石厚度约70~100cm,发生时可能对公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建议
3.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评估区地质地貌类型单一,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基本相似,充分考虑矿井地下开采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矿井开采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将煤矿井田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中等、小两级。
3.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根据该矿山开发建设工程特点及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提出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建议。
(1)对地下竖井、斜井及盲井等硐室进行支护,防止硐顶崩落对采矿安全的威胁。
(2)采空区地表变形,可能引起高陡边坡失稳而诱发新的滑坡。应避免开挖削坡等破坏斜坡行为,做好地表排水系统,及时排泄雨水及生活废水,已有的裂缝及时填埋夯实,防止地表降水入渗。
(3)斜坡体上种植作物,严禁人为开挖破坏斜坡地形,乱砍滥伐破坏斜坡植被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蒋剑,郑剑锋,陈雪源.广西资源县某萤石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止对策[J].山东国土资源,2015(01).
[2]尚慧,倪万魁,王慧妮.石嘴山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11).
[3]陈建平,范立民,杜江丽等.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4(09).
作者简介:
陈波(1983.11—),男,汉族,四川资阳人,四川省地质矿产开发局909水文队工程师,主要从事地址债还勘查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陈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地质灾害论文; 井田论文; 斜坡论文; 危险性论文; 地质论文; 韩城论文; 基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