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丽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浙江湖州 313300)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诊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PDCA循环护理可以显著地降低护理风险并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PDCA循环;护理风险;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195-02
由于急诊科所诊断的疾病种类较多且此类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从而使得急救过程中易于出现护理风险以及护理质量不高等现象。因此,在急诊科实行更好的护理方法对降低护理风险以及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我院对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诊科患者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发现采取PDCA循环护理可以显著地降低护理风险并提升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对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诊科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抽签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39.5±2.4)岁。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22天~66岁,平均年龄为(39.6±2.5)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严密关注体征与症状变化、体位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
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护理,其具体方法为:(1)计划阶段(P):由急诊科护理人员组建PDCA循环护理管理小组,对护理过程中易于出现的风险以及影响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本科室的特殊性以及患者的有关需求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以及相关考核指标;组织本科所有成员对拟定护理计划及其指标的可行性予以评价,不断改进直至最终确定,并由管理小组成员对护理过程进行监督;(2)实施阶段(D):管理小组成员组织急诊科其他护理人员共同学习护理计划的相关内容,并向护理人员讲解全面护理与整体护理的理念,使得理解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将护理管理的各项指标要求发放于所有护理人员,使其全面掌握护理要求并在护理过程中自觉依据各指标要求规范各项操作;监督并抽查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政策;(3)检查阶段(C):严格检查护理计划各阶段的实施情况,不得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急诊科的各项护理工作,若发现护理风险以及护理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以防出现不良后果;(4)总结处理阶段(A):总结以上三个阶段的护理工作,可在各个环节的进行过程中随时进行;定期组织所有护理人员分析护理质量并总结护理经验,适当调整护理目标并巩固护理效果;讨论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对接下来的处理措施进行研究,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此阶段需要充分总结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下一个循环做好实施依据以及推进动力,从而不断改善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1)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风险包括:给药错误、护理纠纷、管道脱出等;(2)护理质量评分。
1.4 判定标准
为患者发放自制护理质量评分量表,该量表包括急救仪器管理、病房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3项内容,总分为100分,其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来比较数据,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和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诊科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的重要科室,其护理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且此类患者常常表现为急性发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加之本科室病种繁多、患者年龄分布广、病情严重,从而使得护理质量较差且易于出现护理风险[1]。因此,必须在急诊科实行更好的护理方法。
对于急诊科患者而言,以往常常采取常规护理。这种护理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然而其内容比较简单,对护理风险考虑不周,从而使得护理质量提升程度仍不明显,因此其仍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张小优等人[2]的研究表明,在急诊科采取PDCA循环护理不仅可以显著地降低护理风险,而且还能够提升护理质量。PDCA循环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主张在制定护理计划的同时严格遵守计划并不断发现不足、不断完善,从而有效地防止护理风险并提升护理质量[3]。在PDCA循环中:P(Plan)为计划阶段,主要任务为分析当前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以及护理质量,找出存在问题,从而根据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有利于使护理工作系统化并为护理人员提供护理依据;D(Do)为实施阶段,主要任务为实施制定的护理计划,有利于使患者得到标准化的护理服务,进而提升护理质量并降低护理风险;C(Check)为检查阶段:其任务为全面检查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有利于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A(Action)为处理阶段,其任务为将已有护理经验标准化,并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带着新出现的护理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当中。每一个PDCA循环并不处于相同的管理水平,而是在层层改进,以使其趋于完善。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P<0.05,说明采取PDCA循环护理可以显著地降低护理风险;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取PDCA循环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为急诊科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不仅可以显著地降低护理风险,而且还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因此有必要将PDCA循环护理推广应用于急诊科的护理当中。
【参考文献】
[1]潘艳.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5):107-109.
[2]张小优,魏慧霞,刘美娟.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当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3):185-186.
[3]张董,张波.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健康研究,2017,37(1):113-114.
论文作者:叶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质量论文; 风险论文; 急诊科论文; 患者论文; 计划论文; 急诊论文; 阶段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