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应用意识论文_程艳菊

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应用意识论文_程艳菊

程艳菊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教学研究室 723500

摘 要:“应用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十大核心词之一。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有多重》一课为例,让学生亲历一些实践操作活动,逐步建立质量概念,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实践操作 千克 克 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明晰克、千克的概念,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教具、学具和实物,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学习的生活环境,把学生对质量的理解分为“模糊——初感——明晰”三个阶段,以实践活动贯穿整课,注重活动的实效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

活动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千克”和“克”与生活的联系

1.教师手托两袋质量不同的方便面,让学生猜猜哪袋重?然后掂一掂,哪袋重一些?怎么才能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

2.让学生观察包装袋上净含量,交流提前调查收集的生活中常用品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掂一掂、观察净含量,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两袋方便面质量是有轻重区别的。并通过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二:动手实践,建立“克”的概念

1.认识秤。生活中你见过哪种秤?生汇报自己见过的或知道的秤,师用课件展示各种秤并介绍各种秤的简单使用。

2.认识克

(1)用天平比较物体的轻重。请学生用天平比较数学书和语文书哪本重一些?师介绍天平不仅能比较东西的轻重,还可以称比较轻的物品质量,常用“克”(g)作单位。

(2)称一称。①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呢?先估一估。然后教师示范演示使用天平方法,让学生观察,发现一枚2分的硬币重1克。 ②估计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大约重1克?

(3)掂一掂。①请学生用手掂一掂2分硬币,说感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让学生左手放一枚2分硬笔,右手依次放1枚、2枚、3枚、4枚、5枚硬币,依次比较1克与2克、3克、4克、5克的轻重差别。③体验10克与几十克的轻重区别。用左手手掂10克的物品的质量,右手掂自己喜欢的物品,估计有多重?

(4)小组合作,称量物品,验证估计并做好记录。学生在小组内估计自己所带物品,然后用称一称验证估计并做好记录,最后在全班展示汇报小组的实践成果。教师小结:较轻的物品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从个体体验到小组活动,随着质量轻重的变化,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初步的质量参照体系。让学生原本模糊的生活经验逐步转化为清晰的知识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克”的质量概念,体会生活中物品轻重可以应用数学质量概念进行解释,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活动三:放手实践,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认识千克,发现“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教师拿出1袋洗衣液,让学生读出袋上所标明的质量(如:500克),再让学生掂一掂,说出感受。追问:一袋洗衣液500克,2袋洗衣液有多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0克×2=1000克。

(2)请学生将两袋洗衣液放在以千克作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让学生观察:指针刚好指向1,说明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 板书:1千克=1000克 或 1kg=1000g;师补充:生活中常说的1公斤就是1千克。那么4袋洗衣液重多少?6袋呢?

2.体验1千克有多重

(1)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洗衣液的重量,感受1千克有多重。

(2)估一估。几个苹果重约1千克,然后再用秤来称一称,验证自己的估计并小组内说一说,掂一掂,再全班汇报交流。师质疑:同样是苹果,为什么有的是6个,有的是4个约1千克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各组的苹果大小不一样。师:怎么表述就更准确一些呢?生:像我手中这么大的4个苹果约1千克……

(3)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质量约重1千克?称一称。

3.体验质量很重的物品

(1)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称量几千克的物品,然后掂一掂。

(2)相互抱一抱,感受几十千克的质量体重。

活动四:拓展延伸,实践作业

观察生活,写一篇有关含有物体质量单位的数学日记。

设计意图:课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活动,学生用数学的观光观察生活,写数学日记描述周围物品质量,充分体验到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应用意识得到不断增强。

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实践操作越扎实,交流越充分,质量概念就建立的越牢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玩”得尽兴,数学应用意识在学生脑海中也悄然生长。

论文作者:程艳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应用意识论文_程艳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