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国高考社会调查报告_高考论文

2003年全国高考社会调查报告_高考论文

2003年全国高考社会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报告论文,全国高考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解社会对于高考改革及命题的意见,以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和招生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自2001年起,教育部考试中心连续三年对当年高考改革及命题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当年各省高考科目设置及教材改革的情况,从每类科目设置中选择一、两个省份进行。调查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对象分别为当年高三年级任课教师和当年高三毕业生。由于调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限、样本量较小,故所得的数据仅供研究工作者参考。

2003年的高考命题评价调查于2003年6-7月,在广西、湖北、陕西、辽宁、江苏、北京六省市进行。其中,广西为“3+X”;辽宁为“3+大综”;湖北、陕西为“3+文综/理综”;江苏为新的“3+1+1”;北京为单独命题的“3+文综/理综”。具体样本构成如下:

省份

样本构成 计划样本量 实际样本量 有效回收率(%)

广西教师

 400  180

 45.0

学生

 400  219

 54.8

湖北教师

 400  221

 55.3

学生

 400  257

 64.3

陕西教师

 400  329

 82.3

学生

 400  401

 100.3

辽宁  教师

 400  321

 80.3

学生

 400  333

 83.3

江苏教师

 400  333

 83.3

学生

 400  366

 91.5

北京教师

 400  269

 67.3

学生

 400  337

 84.3

合计教师 2400

165368.9

学生 2400

191379.7

第一部分 对高考及其与中学教学关系的总体评价

一、对高考的总体评价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在对高考压力、高考公正性、高考可替代性等问题的评价方面,总体延续了2002年的评价水平。教师对于高考的评价趋于稳定,其结果与2002年大体相同,而学生对高考的评价仍处于反复之中。

(一)师生普遍认为高考制度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升学压力和负担,对这种压力的积极意义的评价趋于稳定,50%左右的师生对高考压力的积极意义给予肯定评价

在调查中,65.3%的教师和69.4%的学生认为“高考制度给高中学生带来过重的压力和负担”,其中,学生对高考压力的评价较2002年略有上升;有84.1%的教师和75.5%的学生认为“高考所带来的压力实质是升学的压力”,其比例与上年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在对这种压力的意义进行评价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高考的积极意义的评价均趋于稳定。59.4%的教师和44.4%的学生认为高考带来的竞争压力,其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与此同时,有48.6%的教师和34.9%的学生认为高考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体来看,经过几年的高考改革,师生对于这一改革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适应,2002年全面实行“3+X”所引发的对高考压力积极评价较大幅下降的现象基本得到稳定。这一稳定的意义是较为重要的,它有助于今后高考制度其他方面改革的继续深入。

(二)在对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方面,原有的师生间明显的意见分歧正在逐渐消融,其中教师对高考制度的公平性评价与2002年持平,而学生对高考制度的公正性评价较2002年有所上升,以往在学生中所表现出的对高考制度公正性评价的否定倾向占绝对优势的现象有所缓和

尽管在高考制度公平性方面,教师评价仍高于学生评价,但与2002年相比,其间的差距有所减小。在回答“高考对每个学生是公平的”时,49.2%的教师和31.5%的学生表示同意。这一现象同样反映在其他问题中,在评价“高考能够把优秀的中学生选拔进大学”时,69.3%的教师表示同意,而学生的这一比例为45.6%;在回答“平时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很难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时,68.0%的教师表示同意,而学生的这一比例为39.4%。

学生对高考公正性评价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阅卷科学化和透明化的阅卷环节改革。在高考阅卷期间,教育行政部门将阅卷过程通过媒体加以披露,同时各地满分作文也通过网络等渠道传播,使学生及家长能够更多地了解阅卷过程,增加了阅卷环节的透明度。但另一方面,在回答“由高考这种方式选拔出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高分低能’”时,学生中表示“很同意”及“较同意”的人数增加了11.7%,说明学生对于高考在全面评价学生能力的客观性、有效性方面仍存有疑虑。而根本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继续重视和加强高考科学化的技术研究并有待于高考制度的根本改革。

(三)师生对目前高考制度的可替代性认识与2002年相比也趋于稳定,总体略微倾向于认为高考制度若被其他方式替代,中学的教学质量有可能会下降;同时也认为高考制度若被其他方式替代,可减轻学生负担,而在这方面学生的态度日趋明显

在调查中,当问及“如果用其他方式代替高考,中学的教学质量有可能会下降”时,43.2%的教师和32.4%的学生表示同意,这一比例与上年大致相当。

当问及“如果用其他方式代替高考,就能够减轻学生负担”时,师生中略为多数的人不同意这一看法,其中教师为32.2%,学生为38.3%。教师的比例与去年相当,而学生的比例则连续两年缓慢上升。

(四)认为春季招生有必要的意见继续下降,同样对春季招生意义的认识也渐趋明朗;认为春季招生是秋季招生补充的意见占优

在本次调查中,教师方面认为春季高考有必要的比例首次明显下降,且与认为没有必要的比例持平;学生对于春季考试基本持赞成态度,49.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一年举行秋季、春季两次考试,这一比例较2002年下降了11.2%。在春季考试的定位方面,51.8%的学生认为春季考试“应与秋季高考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教师方面的这一比例为38.5%。均比2002年有所下降。

二、对高考与中学教学的关系评价

在有关高考与中学教学的关系评价方面,我们主要侧重两个方面:第一、高考与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高考与学生日常学习间的关系问题。

(一)高考与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从三个方面了解高考与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2003年的调查中,我们增加了创新能力和模仿能力。

首先在评价目前高中阶段主要培养的学生能力方面。师生认为目前高中主要培养的学生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记忆能力,这与2002年的结果一致。其中,教师与学生的主要差别在于这三种能力的顺序上。在教师方面,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居前两位;而在学生方面,记忆能力被排在首位。

其次,在高中阶段最应培养的学生能力方面,师生在这一方面也基本一致。分析综合能力是师生都认可的首位最应培养的能力,其次为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中学生比教师更强调创新能力。这与2002年的结果也较为一致。

第三,在目前高考所考察的学生能力方面,师生也基本一致。分析综合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居前三位。创新能力的比例高于模仿能力,这表明师生对目前高考在考察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给予肯定。

我们将上述结果综合起来分析。首先,在教师方面,认为培养过度的能力(即实际培养比例超过希望培养比例的能力类型)包括: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而培养不足的能力(实际培养比例小于希望培养比例的能力类型)包括: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期望与实际基本相符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实验能力。

其次,在学生方面,认为培养过度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模仿能力;而培养不足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期望与实际基本相符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二)高考与学生日常学习间的关系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从四个方面考察高考与学生日常学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师生对高考反映学生日常学习状况的程度评价较高。师生们认为高考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考生对所学教材内容的掌握、反映出考生的学习能力、反映出考生的知识面、反映出考生的平时学习成绩。

从师生比较上看,教师对高考在反映学生平时学习成绩方面评价较高(均值为4.93分)(注:最高为7分,最低为1分),而学生则对高考在反映考生对所学教材内容的掌握方面评价较高(均值为4.29分)。而师生在对高考反映考生知识面上的评价均相对较低(均值分别为4.70分和4.16分)。与2002年相比,师生在高考反映考生对所学教材内容的掌握、反映考生的学习能力、反映考生的平时学习成绩方面的评价有所下降,而在反映考生的知识面方面则有所提高,这表明2003年高考在知识点的覆盖范围上有所增加。

自2001年以来,除高考所反映学生知识面方面的评价外,师生对高考在反映学生日常学习状况其他方面的评价均持续下降。表明在师生看来,高考内容与学校日常教学间的脱节现象有所加剧。因此,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衔接已成为重要的问题。

从不同考试科目组合分类的情况看,在高考反映考生学习能力和反映平时学习能力方面,不同科目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表17可以看出,与2002年相同,北京市的单独命题试卷被师生认为较能反映学生日常学习状况。而“3+文综/理综”则在反映所学教材内容掌握、学习能力和平时成绩方面的评价较低,“3+大综”则在反映知识面方面评价较低。从总体来看,“3+文综/理综”今年在反映学生日常学习状况评价方面较去年有所下降。

从不同科目的教师对高考与学生日常学习间的关系评价看,与2002年相比各科教师间的差异显著。总体来看,语文、政治、地理、生物教师对高考在反映学生日常学习状况方面的评价比2002年有所上升;而化学、历史、文综、大综、理综、数学、外语、物理教师的评价比2002年有所下降。从具体方面看,多数科目教师认为高考在反映考生知识面方面有所提高,而在反映考生对所学教材内容掌握方面则有所下降。

总结2003年师生对高考的总体评价,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师生对高考压力的积极意义评价和高考的公正性评价趋于稳定,并表现出基本肯定的倾向。因科目设置改革所带来的学习和复习压力得到初步释放。

第二,师生对高考在反映学生日常学习状况方面的评价有所下降,表明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与学校课程改革间的衔接仍处于调整阶段。在科目设置改革逐渐稳定之后,其与课程改革衔接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现。

第二部分 2003年各科命题评价

就2003年高考命题的总体评价看,在总体主观难度方面,师生认为难度适中的比例分别为38.2%和19.4%,与2002年相比,师生感觉难度大幅增加。

在主观区分度方面,教师和学生中均有40%~50%左右的人认为2003年高考试卷的区分度略微拉开。与2002年相比,师生认为拉开很大的比例均有所上升;同时,认为没有拉开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师生中表示“不好说”的比例较2002年有所上升。因此,总体来看,师生对于2003年高考试卷的区分度的评价分歧较大,且表示不易判断。从均值来看,教师方面显示2003年高考区分度与2002年基本相当,而学生方面则显示区分度有所提高。

从不同科目组合的难度评价看,与2002年相比,各科目难度均有提高,其中“3+文综/理综”被认为是难度最高的科目,其次为江苏新“3+2”,第三为“北京单独命题试卷”,最后是“3+大综”试卷。

从不同科目组合的区分度评价看,“3+文综/理综”的区分度均值与2002年基本相同,但认为“拉开很大”和“没有拉开”的百分比都有所增加;“3+大综”的区分度与2002年相比有所下降;“北京单独命题试卷”方面“不好说”的比例上升,但均值与2002年基本相同;“3+2”被认为区分度最高。

从各科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2003年高考多数科目被认为偏难,其中主要集中在理科方面,文科科目多被认为难度适中,而大综合被认为难度最低;

第二,除难度评价略高外,其余方面师生均多给予合理、适中、没有超纲等肯定性评价,表明2003年高考试题总体上在合理范围内提高了部分科目的难度,其分寸把握较好;

第三,在师生对2003年高考评价中,与2002年相比多个科目评价出现分歧状态,即部分师生倾向于一端,而另一部分师生倾向于另一端。对于同样的科目,师生评价不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的高考命题逐渐超然于学校知识教学,但又没有脱离学校教学大纲,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化,为综合考察学生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第三部分 关于高考改革的评价

一、对科目设置的评价

在2002年全面实行“3+X”方案后,2003年各省高考基本延续了2002年的高考科目设置,江苏省2002年实行“3+大综合”的高考科目设置,而2003年则改为新的“3+2”科目设置,与原来的“3+2”相比,新的“3+2”方案结合了高校招生需要和考生个人兴趣。在连续三年改变高考科目设置后,江苏省表示新的高考科目设置将保持一段时间内的相对稳定。

从科目设置来看,教师认为“3+文综/理综”和“3+X”的设置更好一些,而学生也将这两种设置列在前两位,只不过学生认为“3+X”更好一些。

从目前实施不同科目设置的省份对高考科目设置的评价看,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第一,教师方面,实行‘3+文综/理综”的省份、江苏新“3+2”以及北京单独命题的“3+文综/理综”,均对其目前实施的科目设置表示认可。而实行“3+大综”省份的教师则对其实施的科目设置认可度较低。总体来看,“3+文综/理综”和“3+X”科目设置更为教师所认可。

第二,学生方面,各类科目设置省份的学生均对“3+X”表示认可,其中江苏省的学生对其今年实施的新“3+2”的认可程度达到64.7%;与教师方面相同,“3+大综”省份的学生对其实施的科目设置认可程度略低。

二、高考最需要改革的环节

就目前高考最需要改革的环节而言,教师方面与2002年一样,命题、科目设置、填报志愿的改革列前三位;学生则将命题、填报志愿和科目设置列为前三位。与2002年相比,在师生认为最需要改革的高考环节方面有两千特点:第一,高考时间的重要性因新的高考时间的实行而变得不再迫切;第二,命题的重要性首次得到师生一致强调,尤其在学生方面,其重要程度超过了填报志愿。

三、对综合考试的评价

从对综合考试与单科考试在能力考察上的差异看,师生均表示两者存在差异。其结果与以往相比基本相同。

尽管科目设置改革基本定型,但从对综合考试的必要性评价看,自2001年以来,教师和学生中认为综合考试必要的比例有所下降,分别有52.8%和48.6%的人认为必要,其中学生下降的比例较大。

具体分析来看,综合考试必要性下降的原因仍然首先是由于学生课业负担。在调查中,53.5%的教师和47.2%的学生认为,提倡综合考试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与2002年相比,这一比例有所上升。

其次,师生对综合考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信心继续下降。在调查中,46.4%的教师和51.0%的学生同意“综合考试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一看法,但其比例较2002年有所下降,其中教师下降了11.3%,学生则基本持平。

第三,从调查结果看,27.2%的教师和31.7%的学生同意“综合考试将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现状”的看法,教师的这一比例比2002年有所下降,而学生则略有上升。在教师方面认为综合考试不能改变应试教育现状的意见占优,而学生方面则是认为能改变与不能改变的意见旗鼓相当。

第四,从调查结果看,53.8%的教师和47.2%的学生认为“综合考试只是单科内容的简单组合”,与2002年相比继续上升。可见综合考试的命题仍然是影响师生对综合考试评价的重要环节。前面提到,目前师生对高考改革重要环节的认识已由科目设置逐渐集中于命题环节,因此今后科目设置改革的巩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综合考试的命题。

就综合考试的命题而言,师生都认为应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所占分值各半,兼顾知识覆盖面和综合能力,其比例均在50%以上。这与2002年相同。

四、对其他的评价

就大学入学选拔的理想方式看,师生中占较多数的意见是高考成绩加中学平时成绩,其中教师为39.7%,学生为46.7%。与2002年相比,支持高考成绩加学校推荐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仅以高考成绩选拔的比例有所下降。

就2003年高考的考场纪律看,2003年高考考场纪律与2002年基本相同。75.9%的学生表示2003年考场纪律很好或较好。从高考舞弊现象看,师生评价以“不知道”为主,教师中表示不知道的占47.2%,学生中表示不知道的占39.5%。认为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比例,教师为10.8%,学生为13.3%。总体来看,经过加强管理和监督,并辅之以法律的制裁,高考舞弊现象将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高考移民现象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高考问题之一。从本次调查的六个省市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考移民现象。其中,北京、湖北、陕西、江苏略微突出。另外从地区类别看,大城市的高考移民现象多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多于农村。从高考移民流动方向看,北京主要以外省考生移民北京为主,湖北、江苏则以本省考生移民外省为主。从解决高考移民问题的办法看,强制该考生回原籍参加高考占30.3%;允许移民考生参加高考,但对其志愿加以限制占23.1%;主管部门按比例增加有高考移民参加考试的省份的招生指标,占21.2%;取消考生本年度高考资格占12.8%;其他占12.6%。

另外,2003年22所著名高校,自主录取5%的新生。这意味着将有一定数量才华出众的中学生,在分数略低的情况下,有可能进入理想的高校。对此,师生意见略有不同,教师方面主流意见为利弊相当,但认为弊大于利的比例略高;而学生主流意见利弊相当,认为利大于弊的比例略高。从地区看,各地主流意见均为利弊相当,但北京、广西更倾向于利大于弊;江苏、湖北则认为利大于弊与弊大于利的比例大致相同;陕西、辽宁则更倾向于弊大于利。

标签:;  ;  ;  ;  ;  ;  

2003年全国高考社会调查报告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