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分类新探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分类新探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分类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经济增长因素的贡献份额划分经济增长方式是欠科学的,用粗放式和集约式概括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失之笼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划分应考虑三个问题:(1)资源配置方式;(2)产业与区域经济政策;(3)资源使用方式。 应从发展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结果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增长方式。基于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当包括三层含义:转变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转变企业经营方式。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 类型划分

一、因素贡献率分类法的缺陷

现在我们一般讲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类型: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或外延型)和集约型(质量型、效益型和内涵型)。其依据是西方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理论,按经济增长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划分增长方式。用公式表示则为:

GY=GA+βGK+αGL(1)

其中GY表示经济增长率,GK表示资本投入增长率,GL表示劳动投入增长率,GA表示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度,α和β则分别为资本的产出弹性和劳动的产出弹性。若要素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αGK+βGL)大于50%,则为粗放型增长;若综合要素生产率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GA)大于50%,则为集约型增长。

若按上述标准来衡量我国的经济增长,“一五”时期(1953~1957)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应属集约式的。因为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业净产值绝对值增长了142亿元, 其中靠增加劳动者人数取得的净产值增长仅为13亿元,占9%;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了129亿元,占91%。同样,1979~1984年期间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应归结为高度集约式的,因为在此期间农业投入并没有较大增加,产出却大幅度提高了。我们知道,无论是“一五”时期的工业经济,还是1979~1984年期间的农业经济,都不能说是高度集约式的。由此可知,按上述方法划分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是不够科学的。

式(1 )将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为要素投入增长和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无疑是正确的。但以此划分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则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因为经济增长方式是按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国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对其经济增长模式的划分。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以下几类:第一是资本存量的大小,第二是要素投入增加量的大小,第三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第四是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式(1)把资本存量、 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笼统地用综合要素生产率来表示,是其不能用来划分经济增长方式类型的根本原因。

我们知道,资本存量的大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质上是一个规模经济与不经济的问题。在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点以前,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递减,经济效益递增。“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在数量扩张的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却以更快的速度提高,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当时我国资本存量的规模比较小,国民经济处于规模经济即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经济效益递增的时期。

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点以后,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若不改进资源配置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成本将递增,经济效益递减,即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时期。由引可见,由于资本存量大小的不同,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国家综合要素的生产率也会不同。而一国资本存量大小不同的两个历史时期,影响经济增长的其它因素虽然很不一样,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却可能是相同的。因此,用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来划分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是不科学的,它不能准确反映一国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

另一方面,资源配置效率与资源使用效率是两个差异很大的指标。前者主要反映一国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状况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的制度性成本——包括协商成本、交易成本和因决策失误引起的成本——的大小;后者主要反映微观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的先进程度、组织管理水平以及把握、开拓和占领市场的能力。单独地看,两者都与综合要素生产率正相关。但二者本身并非总是同向变动的,它们的变动方向可能相反。即使变动方向相同的时期,变动速度也可能不一样。这样,二者综合的结果——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异同,就不能准确反映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异同。南朝鲜1963~1971年间经济增长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加拿大1950~1967年间经济增长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基本相同(如下表所示),我们知道,这两国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方法是很不相同的。

经济增长因素的国际比较

国别(时期)劳动要素投入 资本要素投入 综合要素生产率

增长贡献率增长贡献率 提高贡献率

中国(1953~1993) 20.6 65.3

14.1

改革前23.7 69.66.7

改革时期 16.6 58.4

25.0

南朝鲜(1963~1971)37.39 23.81 38.79

日本(1953~1971) 21.00 23.84 55.16

美国(1948~1969) 32.50 19.75 47.75

加拿大(1950~1967)37.37 23.03 39.60

原联帮德国21.85 22.49 55.66

(1950~1962)

本表资料来源于沈坤荣《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与通货膨胀》,载《经济学家》1996年第1期

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理论,是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而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不仅存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就是同样实行市场经济的不同国家,它们所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也千差万别,例如日本与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很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各国资源配置的效率很不一样,各国的资源使用效率也因体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正是由于植根于历史、文化、经济基础及资源状况的经济体制的不同,导致各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很不一样。经济体制不仅仅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条件下,它本身就是构成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在不考虑经济体制差别的情况下研究经济增长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用式(1 )描述经济增长的方式是欠科学的,用粗放式与集约式概括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失之笼统,不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增长的方式及其现状,不利于寻求改进的途径。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

对经济增长方式类型的划分,我们认为首先应当考虑资源配置的方式,特别是经济体制的差异,因为没有什么因素比经济体制更能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世界各国近现代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方式可归结为计划式、自由式和混合式三种基本类型。计划式资源配置的显著特点是:(1 )经济增长的目标与途径是事先设定的,因而主观性很强;(2 )计划的实施要求有一整套具有高度权威的协调机制,因而是集权式,这有利于降低协商成本和交易成本,但增加了决策失误损失的风险;(3)要按既定途径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生产要素的投入——无论是投入数量还是投入方向与时机,都必须是高度计划的,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从而第(4 )要素不自由的结果必然导致行业间、地区间的相互封闭,企业从属于行业或地区;从而第(5)产业(行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只能通过改变增量投资, 即只能通过改变各产业(行业)新增投资规模来实现,而不能通过调整存量资产,即通过存量资产在不同产业(行业)与地区间的流动,通过资产重组来实现,因而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必然是缓慢的,不利于产业的“新陈代谢”。高效率的新兴行业的发展受抑制,低效率甚至负效率的传统行业不能顺利进行收缩与更新改造,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级化速度慢。

自由式资源配置的特点是:(1 )经济增长的途径不是事先设定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状况和市场条件自主发展,因而最后表现出来的发展途径是客观形成的;(2)市场机制是调节企业行为的基本机制, 因而是权力高度分散的,增加了协商成本和交易成本,要素投入缺乏宏观指导与协调,具有盲目性;(3)生产要素在行业间、 地区间的流动是自由的;(4)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是相互开放的,对企业来说, 行业与地区并不是特别设定的,企业面对的是所有行业和地区。(5 )产业(行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不仅通过存量资产在不同产业(行业)和地区间的流动即资产重组来实现,而且通过改变增量资产规模来实现,因而调整的速度快,有利于高效的新兴产业(行业)的发展和低效的传统产业(行业)的收缩与更新改造,产业结构优化和高级化的速度较快。

混合式资源配置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资源配置的基本类型,它实际上是计划式和自由式的结合。目的在于把计划式资源配置调节宏观经济的长处和自由式资源配置的竞争优势以及要素流动自由,产业结构优化和高级化速度快等长处结合起来。这种资源配置方式首先是在日本、德国及亚洲四小龙实行的。这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选择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除日本和德国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有国家主义传统之外,主要是与美、英、法等国相比,它们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在国际竞争中它们的企业处于劣势,政府干预经济既是为了保护民族经济,也是为了提高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此外还为了克服自由式经济增长的盲目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周期性经济动荡等缺陷。这些缺陷虽然在资本主义早期也存在,但由于那时各国国民经济规模、企业规模等都较小,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处于生产决定需求的阶段,因而其影响相对较小。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各国经济进入到了需求决定生产的阶段。上述缺陷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终于在1929~1932年爆发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这促使各国反省自己的经济发展机制,并导致了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和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二十世纪30年代起,实行自由式增长的国家都逐步转到了混合式增长的轨道上来。

计划式经济增长方式原本是对自由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反叛,是为克服自由式经济增长的缺陷而设计出来的,但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脱离了各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实行过程中,它固有的缺陷——主要是要素流动不自由,各行业与各地区封闭式发展以及缺乏微观活力——日益暴露出来,并越来越严重,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实行计划式经济增长的国家也逐步转向了混合式经济增长。

划分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应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应是各国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因为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实际上是一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本国国民经济发展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本国的资源状况,对本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本国在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总体设计。

纵观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从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协调式(或平面式)与倾斜式(或辐射式)。前者是不管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全国各地区、各行业齐步走,协调平衡发展,政府通过行政的(计划体制下)或经济的(自由体制下)手段,促使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和行业多作贡献,带动其它地区和行业的发展。后者是政府通过实行倾斜性的区域经济政策,鼓励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条件好的地区高速发展;通过实行倾斜性的产业政策,鼓励和扶持某些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其根本目的则是要使经济增长速度尽可能快。具体来讲则是为了通过促使部分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资金和经验,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带动其它地区和行业的发展。

表面看来,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都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协调增长为了扶持条件差发展慢的地区和行业,客观上抑制了有条件快速发展的地区和行业,即为了使慢步加快,使得快步放慢了。倾斜式增长采取的是刺激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尽可能快地发展,以积蓄力量。条件差的行业和地区短时期内发展慢一点也无妨,但决不能成为其它行业和地区发展的包袱。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先行发展的行业和地区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必定会对其它行业和地区产生一种辐射作用,并且政府此时也有了实力推动其它行业和地区的发展,其它行业和地区所具有的某些条件(如劳动及其它资源成本低等)已逐步转变成了促使其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实践证明,倾斜式增长更加有效。

以上划分只考虑了资源配置方式的差异,并未考虑资源使用方式的差异,因而是不全面的。资源使用方式的核心是利用经济资源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获取最大利润和最快发展的方式,可划分为粗放式和集约式两种类型。前者是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增加产出的经济增长;后者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革新生产工艺方法,改革完善内部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要素使用效率,通过内涵扩大再生产增加产出的经济增长。

按照以上分类标准衡量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是计划协调粗放式的,即资源配置是计划式的,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协调平衡式的,企业生产经营是粗放式的。从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增长方式已逐步转变为混合倾斜粗放式,即资源配置是混合式的,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是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辐射发展的倾斜式,企业生产经营在改革前期是粗放式的,最近已开始向集约式转变,但仍以粗放式为主。

三、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企业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我们认为应遵循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最有利于经济增长,最能增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从长远来看,累积效果和相对效益最好。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方式是否选择得当,既不能局限于短期效果,也不能局限于它自身的各种条件。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累积效应,每一阶段、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结果,而且意味着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发展带来发展,发展促进发展。因此,应从发展的角度理解经济增长方式,而不应单纯从结果的角度理解经济增长方式。如果单纯从结果的角度去理解经济增长方式,那么工业化很难说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特别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无不是工业化的结果。但如果从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工业化则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必由之路。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物质资料的不断丰富,就不可能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就不可能为解决人类过去和现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工业化不仅带来了发展,而且为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可能。

衡量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以及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是否得当,还必须把它们放到一个广阔的背景上去。市场、技术、资源以及发展机遇在一定范围内是共享的,并且共享的范围越来越大,对市场、技术、资源和发展机遇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只有在这一竞争中取胜,才有资格说选择了适当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增长未必就不好,资源闲置不用则肯定不好。世界近现代历史已经证明,落后的、发展缓慢的国家,不仅保不住自己的钱袋,也保不住自己的资源。西方发达国家,有哪一个是单纯依靠本国市场和资源发展到今天的?对于我们这样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节约资源固然是重要的,但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更加重要。况且,并不因为资源贫乏我们才应节约资源,节约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是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我们的资源即使丰富十倍、百倍,浪费资源也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取得较高的发展速度。

经济增长的相对经济效益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慢,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水平必然较低,为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而引起的进口产品、技术等相对较多;由于缺乏经济实力和技术,在国际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在某些领域甚至连参与竞争的条件都不具备,必然会失去许多机遇;并且,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不得不采用优惠政策,吸引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开发本国的资源,让外国资本家用本国的资源来榨取自己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讲,这些都是发展所要付出的代价。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就成了发展速度慢带来的相对成本。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快,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水平必然较高,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必然较高,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民生活需要的能力较强,由于自己缺乏生产技术和能力而引起的进口必然较少;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实力较强,参与竞争的领域必然更广泛,也更有能力抓住各种机遇发展自己;开发利用自身资源的能力不仅增强了,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进行国际投资,利用其它国家的资源和市场条件进行发展。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必然提高得快,将会为全体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所有这些,都可以看成是经济发展速度快带来的相对效益。

具体来讲,选择经济增长方式,应综合考虑以下五个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来讲就是生产规模和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阶段)、资源条件、技术条件(包括劳动者素质)、市场条件和管理水平。

一般而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规律是自由式→混合式→计划式;产业政策及区域经济政策的变化规律则是协调式→倾斜式→协调式;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规律是粗放式→集约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上述五个方面因素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来讲,都是相对的,特别是资源条件、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全世界共享的,只要有能力,就能够分享利用。制约一个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是基础条件、基础产业、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而这些方面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是很不平衡的,有的地区(主要是大城市)发展比较快,水平比较高;有的地区发展相对较慢,水平较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在这种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就不能拘泥于某一种,不能根据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情况,去决定全国各行业各地区所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各企业、各行业、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最有利于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从长远来看,累积效果最好,相对经济效益最高的增长方式。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释义

目前研究者们基本上都沿袭经济增长方式的两分法——粗放型(或速度型)与集约型(或效益型),把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理解为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1)从只注重增加投资、铺新摊子、 上新项目,转到着重利用现有基础、充分挖掘潜力上来;(2 )从主要靠增加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到主要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 (3)从主要靠大量消耗资源,增加产品数量,转到靠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各类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着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上来;(4 )从投资项目低水平、低效益的重复建设,转到按高效益的经济规模和合理布局的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上来;(5 )从偏重追求经济总量和速度,转到注重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上来。

我们且不说把描述土地经营方式的两个概念粗放与集约用来描述一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否合适,单从研究者们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内涵的理解来看,普遍地把目前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果差,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率低等问题及其表现,看成是过去选择了粗放式增长方式的结果,我们认为这种认识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西方发达国家都经历过所谓的经济粗放式增长阶段,但并没有出现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说明这些问题并不是粗放式增长的必然结果。经济增长的目标是人们主观确定的,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人们为实现其目标,根据主客观条件对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方式方法作出的选择。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注重什么、忽视什么,根本取决于决策者们的抉择,取决于决策者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利用水平,对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利用水平和本身的利益所系。讲求经济效益,用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产出,这是一个基本的经济规律,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并不因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应当选择最有利于实现其经济增长目标的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工作中出现的只重产量不重质量,只讲速度不讲效益等问题,根本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是由于决策者们的利益与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弱相关甚至不相关,缺乏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和强有力的外在约束机制。把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都说成是粗放式经济增长引起的,不仅把一种主要是制度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不正常现象说成是正常的、客观的,而且回避了矛盾,为一部分人推卸了责任,必然会助长不讲科学、不负责任的风气,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百害而无一利。

根据我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当包括三层含义:转变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产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转变企业经营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这三个方面的转变都不同程度地进行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天我们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当说只不过是对十几年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理论概括,是对经济体制改革认识的深化,也为我们全面、深刻认识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标签:;  ;  ;  ;  ;  ;  ;  ;  ;  

经济增长方式分类新探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