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放射影像科 湖南永州 425006)
摘要:目的 分析脊柱损伤患者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磁共振诊断和CT诊断,其中磁共振诊断结果为观察组,CT诊断结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诊断情况。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诊断用于脊柱损伤患者的诊断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脊柱损伤具体情况,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脊柱损伤;磁共振;诊断分析
脊柱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症状,脊柱损伤对患者身体危害极大,不仅直接损伤患者的脊椎,还会对神经、脏器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威胁生命健康。使用诊疗效果好的诊断工具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磁共振诊断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诊断方式,利用生物体组织中不同组织的不同电磁波信号图像对患者机体损伤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磁共振图像能够更加清晰展现患者身体部位具体的损伤[1]。为进一步了解脊柱损伤患者磁共振诊断情况,本文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磁共振诊断和CT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36例,男性38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3.5±4.6)岁。本组研究对象中患者心、脑、肾功能正常,无血液疾病、糖尿病等。
1.2 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诊断和CT诊断,具体内容如下。
1.2.1 观察组 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诊断,本次诊断中使用的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扫描患者的脊柱。使用不同的专用线圈逐一扫描患者的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的具体情况[2]。将扫描结果录入电脑,与后续手术过程中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磁共振诊断准确率。
1.2.2 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CT扫描诊断,本次诊断中使用美国通用医疗生产的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诊断。让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患者的脊柱具体情况,记录扫描检测的数据。将检测所得的数据录入电脑,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判断诊断准确率。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诊断结果的具体情况,并将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并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脊柱损伤是人体常见骨科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脊柱损伤除了影响患者的脊椎功能外还会对神经系统或身体其他器官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脊柱损伤的常见类型包括椎骨骨折、脊髓挫伤、椎体脱位、椎间盘突出等,不同的脊柱损伤类型需要选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3]。在脊柱损伤治疗当中对患者脊柱受损情况进行诊断是十分关键的内容,通过诊疗仪器以及医师的诊断经验对患者进行诊断,了解患者脊柱损伤的具体部位,分析脊柱损伤的范围、程度等都对后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进的诊断工具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依据。目前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的诊断检查工具包括X线片、CT、磁共振扫描等方式,不同的诊断方式对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用中使用X线片、CT等诊断工具诊断过程较为简便,诊断准确率略有偏差,而磁共振诊断由于其诊断方式的优势在脊柱损伤患者临床诊断中发挥着更好的作用。
磁共振检查又被简称为MR,临床医学中常用的磁共振检查方式就是磁共振成像技术又称MRI,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内不同组织所呈现的电磁波谱信号不同原理产生的影像学检查方式。磁共振检查具有安全、无辐射、检查结果精确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检查当中[4]。运用磁共振检查技术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检查能够有效监测出患者的脊柱受损情况,为诊疗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脊柱受损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基础在于患者技术受损后机体呈现的情况。磁共振对出血现象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而患者脊柱受损后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出血现象,出血情况反映在磁共振图像中能够表现出不同的信号特征,一般急性出血后患者会合并水肿等情况,所呈现出的磁共振图像也更为复杂。通过磁共振图像信号的变化,能够分析患者脊柱受损后的出血情况,进而判断患者损伤程度[5]。磁共振能够对患者体内的水肿情况进行分析,脊柱损伤患者身体水肿程度会随着受损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磁共振能够清晰的反映出水肿的相应情况,为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
在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脊柱损伤的具体检查时,不同症状所呈现的图像信号具有一定特异性。以较为常见的脊柱损伤症状来看,患者椎间盘受损时,可以在磁共振冠状面和矢状面观察到椎间盘受损的具体情况,当椎间盘损伤严重呈现破裂状态时,磁共振图像上的信号会出现不规律和形态失常的状态。椎骨骨折患者的磁共振扫描图像能够从多方位观察到椎骨受损的具体情况,通过将不同序列的扫描结果进行组合分析,能够了解患者压缩性骨折椎体形态的变化情况,为椎骨骨折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据。椎体脱落也是脊柱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可以利用磁共振扫描图像的冠状面、矢状面进行观察,人体内正常的椎体后缘是完整的弧形,而椎体脱落时可以从磁共振图像中观察到椎体后圆弧线呈现成角、断裂、位移的状态,并且磁共振图像中能够详细的展现患者椎体脱落的具体位置和脱落的方向。在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时,磁共振诊断图像可以表现出患者脊髓的受压程度和受压范围,进而推测病情继发情况。患者韧带损伤,磁共振中能够看到T2信号加权像显示,当韧带损伤时可以观察到磁共振图像中韧带的前后方韧带黑色线样信号呈现较为明显的中断情况,棘突间的韧带表现为造型高信号[6]。将磁共振诊断应用于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准确的了解患者脊柱损伤具体状态,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本次研究中,将磁共振诊断结果作为观察组,CT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将诊断情况与病理内容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可知,磁共振诊断用于脊柱损伤患者的诊断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脊柱损伤具体情况,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喜忠,高永华.脊柱损伤患者应用磁共振诊断的影像结果探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2(32):119-120.
[2]吴会鹏,梅晓温.试述脊柱损伤的磁共振诊断及临床[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200-201.
[3]张丽君.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脊柱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意义[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17(02):175-176.
[4]贾东广.探讨磁共振(MRI)诊断脊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53.
[5]杨志伟.脊柱损伤的磁共振诊断及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135-136.
[6]黄亚辉.磁共振诊断脊柱损伤的影像学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117-118.
论文作者:胡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磁共振论文; 脊柱论文; 损伤论文; 患者论文; 情况论文; 准确率论文; 图像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