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东扩的进展及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景论文,进展论文,北约东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波捷匈三国入盟后进展
三国自去年入盟以来,已开始按北约标准改革各自的国防体制,在军事训练、教育、通讯、后勤以及武器装备等方面努力与北约体系接轨。其主要进展包括:
裁减军队规模,提高协同效力。按照与北约协议,三国防务力量应从过去的义务征兵制向职业化军队方向发展。波兰已经将其军队从90年代中期的40万人缩减至目前的23.3万人,匈、捷同期也分别将各自部队减至目前的6万人。按照计划,至2002年,捷克将使其军队规模进一步减至5.5万人,其中37%为志愿兵。波兰计划至2004年将军队缩减为18万人,其中60%为职业军人。匈牙利则计划至2005年将其6万军队全部职业化。
如何同其他北约盟国军队进行协同对三个新成员国是一很大挑战。北约军事当局要求三国在入盟初期应重点改进其部队中军人的英语能力,以尽快理解、熟悉北约的条例和程序,提高协同作战和指挥能力。为此,捷克军队内部已颁布条例,规定今后军官晋级必须通过北约的英语水平测试。匈牙利空军的所有飞行员和60%地控人员正在接受中、高级英语培训。波兰军队中12%人员,包括近7000名军官,经培训后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能力。为加强同盟国部队的协同行动能力,三国频繁参加北约军事演习和海外行动。捷克今年计划共参加37次北约演习,并将接待和安排北约在捷克境内进行的多次演习活动。波兰波米拉尼亚军区也将参加今年11月北约在波兰境内举行的“2000水晶鹰”大型军事演习。此外,三国空军也大大增加了飞行训练小时,以使飞行员能尽快熟悉和掌握北约空中控制系统,执行北约“快速反应预警”任务。
融入北约防务体系。三国加入北约时恰逢北约大规模调整其指挥结构和军队部署阶段,三国军队均被编入北约各战区序列。波兰和捷克被配置于负责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北欧联合战区,其中波兰军队归该联合战区下属的东北欧战区司令部统辖,捷克部队归中部战区司令指挥,匈牙利军队则由总部设在那不勒斯的北约南欧指挥部指挥。三国的空军以及波兰海军也被并入北约各战区由盟军统一指挥。
参加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在北约“危机管理战略”中开始发挥作用。1991年以来,北约实施“集体防御+危机处理”战略方针,并组建了快速反应部队。北约计划近期将快速反应部队扩编至10个师。波捷匈入盟后均派出一个旅部队加入北约快速反应军团。欧洲盟军司令部将新成员国部队与其他盟国部队混编,其中拥有4000人的捷克第4旅被编入英国第1装甲师,匈牙利第25机械化旅编入美军第1装甲师,波兰第10装甲旅则被编入德国第7装甲师。按北约要求,至2000年底,三国参加快速反应部队的单位应能依据北约军事条例展开协同防御和进攻行动。至2003年底,三国主力部队也应达到这一标准。
波捷匈军队融入北约体系极大地加强了北约的战略地位,它使北约在和平时期增加了总数近35万人的武装力量,扩大了其战略纵深。三国入盟后均积极参加了北约在波黑的维和行动。在科索沃战争中,虽然波捷匈未直接参与对南联盟的轰炸,但为北约提供了军事基地和后勤支援,并阻止了俄军向科索沃空运后续部队的行动,使北约避免了与俄发生大规模军事对抗的危险。西方对三国在北约战略中所起的作用大加赞赏,英国下院防务委员会去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波捷匈三个新成员国“正在成为联盟安全的积极参与者,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们发挥的作用将比我们所预料的更为重要和值得赞赏”。
东扩进程中的阻碍和问题
当前北约东扩中的难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俄罗斯强烈反对北约进一步东扩。北约东扩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的削弱俄罗斯、扩大北约优势及战略空间的重大步骤。波捷匈加入北约并不是布鲁塞尔东扩计划的终点,北约的长远目标是要将整个中东欧以及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前苏联地区国家均拉入其势力范围。为此,美国等西方国家近年来利用政治、经济手段竭力离间俄罗斯与其周边国家的关系,削弱其传统影响,使一些国家对俄的离心倾向加强。去年以来,乌克兰、格鲁吉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五国均表示支持北约东扩。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领导人还公开要求加入北约。乌克兰自1997年与北约签署“特殊伙伴关系宪章”以来,也扩大了与北约的军事合作和亲西方倾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今年3月和6月,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和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分别前往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进行访问。访问期间,罗伯逊明确表示:“在今后北约吸收新成员时,拉脱维亚将是一个被认真考虑的对象。”科恩亦就北约东扩及地区安全问题同波罗的海三国国防部长举行会谈。这是北约发出的一个新信号,表明北约有意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下批入盟国家中。
北约向前苏联地区挺进,使得俄罗斯的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态势。北约首轮东扩已使其防线朝俄罗斯边界推进了700到900公里。北约战机从波兰境内已能威胁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库尔斯克等重要城市。如果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俄在西北边境将失去所有的缓冲地带而面对北约直接的军事压力。从拉脱维亚东部边境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很小,一般的北约中程战术导弹即可打到,北约的F-16或旋风式战机在半小时内也能抵达。如果北约在这些国家部署空中预警系统,俄罗斯的整个西北地区都将在其监视之下。
面对北约咄咄逼人的新攻势,俄罗斯作出了强烈反应。罗伯逊访问里加不久,俄军方即表示,“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不变,军队将采取有效措施对付这一威胁”。4月,俄新当选总统普京访问乌克兰时强调,俄反对北约进一步东扩,尤其反对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俄政府近来还多次警告,一旦北约吸收前苏联地区国家入盟,俄将中断与北约的关系。由于俄仍拥有巨大的核武库,特别是其中程导弹对欧洲国家具有现实的核威慑力,俄的强硬立场在北约欧洲盟国内部不能不引起忧虑。
东扩费用问题。在东扩费用分担问题上,美、欧及新入盟国家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美国防部估计,今后10年北约东扩所需费用约为270-350亿美元,北约发表的《东扩研究报告》认为至2010年约需要1250亿美元,而北约计划用于东扩的实际支出仅为15亿美元,且由各国按比例分摊,其中美不超过25%,西欧盟国支出70%以上。该费用主要用于将新成员国的作战指挥、通讯联络及防空系统纳入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并对三国的主要军事基地设施进行修复和现代化改造。但实际上这些费用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其结果,北约只能要求新成员国将军费提高一至二倍,达到北约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三国将主要靠自己出钱更新技术装备和对军队进行改造。过去几年波捷匈在这方面已做出了巨大努力。目前,波兰军费已达到北约要求的占本国国民生产总值3%的标准,捷克和匈牙利也分别达到占各自GDP的2%和1.8%。即便如此,波捷匈作为前华约成员国,其国防体制、军事思想、武器装备乃至后勤体系等都是前苏联制式,要与北约接轨决非易事。北约专家估计,仅三国军队武器与北约接轨就需10-15年,加之波捷匈三国目前均正在申请加入欧盟,在经济、法律等方面要首先满足欧盟的标准,难以在国防开支上做更多投入。因此,三国要在防务上达到北约的标准将是一艰难而漫长的进程。
由于第二批申请加入北约的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以及拉脱维亚等,在经济转轨方面的进展远逊于波捷匈三国,它们势必更加难于解决与北约标准接轨的难题。如果这样的国家加入北约的数量越多,美欧承担的负担将越大,北约“军事一体化”的作战能力也将受到很大削弱。有鉴于此,去年美一些参议院议员提出了北约东扩暂停3年的修正案,虽然这一提案最终以59∶41的票数被否决,但也显示,美国会中希望暂缓甚或冻结北约东扩的议员并非少数,而今后北约继续扩大必须在美国参议院获得2/3的多数才能通过。鉴于首批东扩国家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美国会的态度,北约在下一阶段东扩规模和速度上将可能更加谨慎。
未来发展前景
通过地缘扩张压缩俄的战略空间、扩大北约势力范围是北约的既定方针,也是美国推行其21世纪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美国仍然是北约东扩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力量,其目的是利用俄目前的弱势地位,将整个中东欧纳入北约框架;同时通过增加新成员、扩大北约职能,给冷战后的北约注入新的活力,使美国在21世纪能继续充当欧洲安全保护者的角色,以便遏制俄、制约西欧,维护美国的单级“超霸”地位。继续东扩还将给美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加入北约的国家都必须按照北约标准改造军队,这将给美国的军火工业带来新的市场。据估计,首批加入的波捷匈三国仅更换战斗机一项就需花费100亿美元,今后10年,各国平均每年至少还要支出3至5亿美元来购买军火。无疑,占据世界头号军火生产优势的美国将能得到大部分订单。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美国将继续推动北约东扩,并且坚持不排除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任何欧洲国家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北约欧洲盟国在东扩问题上与美基本一致,但在新成员国的选择及扩大规模等问题上也有自己的看法。无疑,西欧亦希望北约边界能尽量东移,以减少和消除来自俄罗斯的潜在威胁。但同时,法德等国也不希望在下一步东扩行动中把俄逼得太紧,而想通过一些具体的让步和补偿安抚俄,缓解其对立情绪。这是因为西欧国家认为,俄国力虽已远远不如前苏联时代,但仍是世界第二号核大国,在自然资源和某些科技领域仍具有很大优势,其巨大的军事、经济潜力不可忽视。如在东扩问题上过分孤立、羞辱俄,会进一步激起俄国内反西方民族情绪,不利于俄的改革和民主化进程。尤其是去年的科索沃战争已严重损害了北约与俄的关系。普京上台后虽不主张与西方对抗,但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立场比叶利钦时期更加强硬。
标签:北约东扩论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北约成员国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美国军队论文; 波兰总统论文; 武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