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语文大课堂放光彩论文_黎丽梅

让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语文大课堂放光彩论文_黎丽梅

黎丽梅(广西百色民族高级中学 广西 百色 533000)

关键词: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 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28(2018)05-00028-01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灿烂辉煌的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极大程度上靠教育来完成,尤其是语文课程的教育,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育中,引导青少年了解本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和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发挥民族地区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课改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就可充分发利用本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让民族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弘扬本民族文化,让本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通过搜集、整理民族文化资源,促进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一、立足于课堂,开发课程资源

以往,人们通常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认为学生只能通过教材学习语文,忽略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我们还把教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仍要利用,充分利用,有效利用,但不是唯一,要以教材为依托,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使语文向外拓展延伸。如人教版课的《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学习了这单元课文之后,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能仅局限在课本里,而要作课外延伸。语文教师可让孩子们回忆、查找和这些有关的的内容,如风俗、歌曲、图片、文章。以百色为例,这里是壮族占当地总人口的的80%左右,当地各县会在不同时期举行类似于歌会的活动——歌圩,还有壮族嘹歌文化。

学习语文是不仅限于课堂,而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活动,语文学科要与其他学科沟通。当学生走进生活查找了歌圩的资料。语文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家乡的歌圩”为主题举行班会。如:“我会所见到的歌圩”“我会唱山歌”“我讲歌圩的故事”等,看、唱、说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可以是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以活动为形式,开发课程资源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社团活动,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又一有效途径,让学生主动去探寻民族文化。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点,适时组织丰富的活动。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让学生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的内驱力正体现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上。

根据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文艺、民族风情、民族体育、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建筑、民间美术、历史文物等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可按上面分类进行团体组建,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优势,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研究内容,自主探究学习,利用网络查找相关内容。然后,把所找到的资料同组研究谈论,做到互相协作,互相学习,求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了解到自己没找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查漏补缺。学生一边收集资料信息一边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网络研究报告。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具体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如百色,山歌无处不在,学生可组建嘹歌队,对其曲调、唱腔、内容、思想等分析,后期可做成果展示。而百色非物质遗产非常多,平果壮族踩花灯、靖西小调、靖西提线木偶戏、矮人舞、田林盘王舞、隆林彝族打磨秋……这些都是学生可考察的。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引发学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三、以校园为背景,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的课程资源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堂外。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素。语文的特性是人文性与根据性的统一。我们应突出人文性,就要凸显民族文化的特点,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底蕴,凸显民族文化的特点,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底蕴,凸显民族文化的环境,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的学习环境。如我们在校园橱窗里定期更换民族文化的专题板面,在校园广播里定期播放有关当地的民族文化的内容,在教室张贴以当地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手抄报览……让学校的每堵墙,每扇窗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是熏陶学生的场所,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民族文化、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学习语文。

四、拓展空间,挖掘民族文化精髓

语文,向来不仅仅于课堂、学校,更是在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社会。所以教师,要进一步拓宽语文教学视野,不应单纯地局限于课堂,而要善于把课堂拓宽,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精髓。社会实践活动多种多样,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对自己家乡的民族文化进行社会调查。首先,要让学生有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详实可行;其次,选择调查方式,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能力、爱好选择采访、记录、拍照、录音等方式,选一种或者几种相结合;接着,根据自己选择的调查方式准备相应的调查资料,调查设备;第四步,在调查过程中,学生按照自己的计划,记录、拍照、录音,一定要认真细致,及时解决疑问;最后,调查完成后,要把自己的记录整理成调查报告或调查总结。同时社会调查所得的资料,学生也可经过以作文、视频、相册的形式来加工创造。

教师带动学生以课外调查、采访记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走进多彩的生活,融入社会,构建一个完全开放、鲜活、富有民族气息的社会大课堂,能够培养学生调查采访、收集整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孩子们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同时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本民族文化,为本民族自豪。

只有扎根于本民族地区的土壤,学生才会了解自己的民族,才会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论文作者:黎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5月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让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语文大课堂放光彩论文_黎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