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陆玮婷
摘要:地理学研究人类生活的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界关系,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初中生第一次全面接触地理知识,如何通过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带有生活化色彩的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地理值得我们研究。对此,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施,谈谈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积极学习地理。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基本理念应该是指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地理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地理知识生活化,生活地理化,让学生在课堂中经历、体验、探究和感悟。只有植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地理教育,才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地理教育。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谈谈地理生活化教学方法。
一、建立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初中生大多处于心理年龄成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最为强盛的。教师在教授初中地理时,应当紧紧捉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地理课堂生活化,不仅仅是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思考,将身边的生活事物与地理知识相联系,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地理课堂生活化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让学生独立地建立生活与地理知识的连接,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敢于探索、敢于发现,通过切身体会来理解课本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个过程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指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寻找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在学习自然地理时,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于知识很难理解,教师就应当根据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让学生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可以让学生用手电筒照着地球仪进行转动,从而更加深刻、直观地感受地球运动的方向、意义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不仅仅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地理,还让学生轻松地体会枯燥的地理知识,感受到地理带来的乐趣,加强了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独立进行知识与生活链接的能力。
二、生活化的处理教材,优选教学内容
目前,初中义务教育地理学科的教学还是人教版的模式,其最明显的弊端是简单且少量的实例内容不能与当代课堂的教学流程有效的配合。由于地理学科教学的广泛性,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死记,还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土风情、自然规律和地貌特征等,于是,对初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也不能照本宣科。要使初中地理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其产生兴趣,下面的方法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1)及时调整,在进行当地地理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整理当地的地理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2)适当附加,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且教材中注重的内容,教师可以加强课堂上的识记效果。(3)合理忽略,教材中一些超出学生学习能力或偏离实际需要的内容,教师可进行合理删减。(4)整理讲解,对于抽象又比较重要的地理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整理后再讲解,这样便更具有条理性,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学生对于风土人情部分的讲解兴趣大大超过了知识本身,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风土人情小故事,将这些风土人情小故事合理结合都生活之中,比如哈密瓜为什么在新疆地区会更甜等小常识,将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根据南北方房屋建筑特点来讲解,为什么南方以尖顶为主,北方以平顶为主,讲解降雨量多少,从而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以上方法完善了地理课堂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对于认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切实做到了快乐的学习。
三、生活化的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和知识的关系就好像是红花和绿叶,红花虽好,但也需要绿叶的陪衬,这样才更显娇贵和艳丽,同样,知识只有融入到情境中,才能散发出其力量和光芒。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利用生活的情境体验来传授知识,将生活情境合理的设计到教学中去,以便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状态,从而对地理的学习产生兴趣,挖掘其内在的潜力。
例如,在学习《欧洲西部》这一课时,其中"一张火车通票"就激起了学生的求职欲望,学生自主学习性特别强,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这种学习热情持续了整整一节课,大大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生活化的构建知识,链接新旧知识
新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于学习目标虽有界定,而课程的预设与形成却是新课程中的重点。这将导致教师经常会处于"尴尬"的局面,对于学生全然不知地理知识的境况甚至会产生"愤怒"。然而,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们并没有把实际的生活经验与新课程融合在一起,也可说是还未形成交集,建立知识链接。因此,不如将愤怒和尴尬化作新的教学方式,把过急、过硬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在教学设计中有效结合当下的社会背景以及学生的生活实例,逐渐引导学生适应生活化的地理教学,那么组建新的知识链接将不再是件难事。
五、从乡土资源入手,培养学生对生活地理的洞察力
细心的地理教师会发现,其实很多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素材。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善于从身边的乡土资源入手,来加强地理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比较熟知又感兴趣的地理现象多观察、多思考,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对地理奥秘的探究兴趣,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多看、勤思、爱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在讲到“水资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地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然后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水资源节约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这对学生观察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六、生活化的编制习题,促进理解运用
美国教育家曾说过:"学生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是学校最大浪费。"而现今,我国地理教学的新课改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要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都有用的地理知识。但是,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实现了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考试的试题却还是老路子,这无非就是"换汤不换药"。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的结合热会时事热点,生活经验编制符合新课改教学的习题,题干要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传达的地理信息要精确,与之相匹配。经过这样的学习与练习,不仅可以培育学生将知识付诸于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采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学到的地理知识得到最大化使用。
参考文献:
[1]郭元样.生活与教育一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荣梅.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J].小学数学教学,2012(4)
[3]覃运.初中课堂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
论文作者:陆玮婷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0月总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地理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生活化论文; 教师论文; 地理知识论文; 初中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10月总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