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思考_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思考_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3)03-0179-04

研究者从事研究的方法论立场以及研究的具体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科学性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果没有科学方法的支撑,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就值得质疑,所建构的理论以及提出的策略建议就可能成为无意义的表达。因此,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与问题,探究其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本文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形成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等具体表现形态。作为具体形态的研究方法又必然以理念、观点、立场等观念形态及学科方法论体系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体研究的支撑,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研究成果的质量。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有了良好的方法,即使是没有多大才干的人也能做出许多成就。如果方法不好,即使是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1]。从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建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学科研究方法领域,现已大体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特有范式和研究方法。“确立了以探讨诸种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学科体系为核心的学术旨趣;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或教育者)、客体(或教育对象)、内容、过程、方法、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核心概念系统,并基于这种概念系统及其运用,形成了以逻辑研究、理论演绎为主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2],为众多的后辈学人掌握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存在着以逻辑思辨研究为主的倾向,理论回应现实实践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和实践发展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在事实上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理论为社会变革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支持和辩护还远远不够,还难以对各种实际问题做出及时有力的反应,甚至常常显示出理论某种程度上的尴尬和窘迫”[3]。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解题低效”,固然有环境、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学科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学科方法论自觉意识欠缺。缺乏方法论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当前,虽然方法论研究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并出版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从出版的研究著作来看,相关著作在同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中所占比例较少。据学者的统计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到2008年,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出版的著作仅占同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总数的5%[4]。在这少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著作中,大部分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的理论及实践运用研究,而对研究方法论及不多,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论专门成果尚未形成。从已发表的论文来看,尽管也有部分学者关注学科研究方法论问题,但从总量上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及其体系建构的研究明显偏少。

第二,方法论元理论研究薄弱。方法论元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建构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建以来,尽管学科研究方法论受到部分学者关注,并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元理论研究,如对概念、范畴、理论基础、基本体系、价值功能等的研究,总体上仍十分薄弱,与问题本身的重要性与实践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如“学科方法及方法论等基本概念尚欠厘清。”“对于‘方法’、‘方法论’、‘范式’、‘方法学’等上位基本概念还缺乏准确细致认识,存在较为普遍的概念‘泛化’或‘窄化’的现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等下位概念及内涵还未甄别清楚,缺乏一致认识。”[5]再如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进行多角度探索,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还太少,体系化仍需一个过程。

第三,具体研究方法单一。从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普遍存在着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基本上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方法,主要表现为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经验问题研究多理性分析研究少,静态描述多动态分析少,宏观研究多中微观研究少等现象。”[6]有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仍然是博士学位论文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其平均使用比例为95%……只有个别博士生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使用过实证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来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很少有博士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规范的实验研究。”[7]另一项统计研究表明,在2009年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成果中,采用经验总结法、思辨法和经典权威法等传统研究方法的论文占99.96%;采用量化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仅占0.04%[8]。学科研究方法的单一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成果的质量。

第四,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有待增强。逻辑思辨研究在宏观把握及知识体系建构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但对于以应用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通过这种研究范式形成的研究成果往往显得实用不足。万美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一书的最后一部分,把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划分为两种不同取向的研究范式,即理论建构范式和经验总结范式。这实际上也是从研究方法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进行的划分。他认为,“通过理论建构范式创造的理论成果的理论性、学理性较强,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映不是十分及时、充分,影响了理论成果向实践的转化应用。通过经验总结范式创造的研究成果操作性,即时应用性强,但理论提升层次、抽象概括程度普遍不是太高,因而,影响了这些经验的普遍推广和价值升值”[9]。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是恰当的。这也从研究范式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解题低效”的原因。通过范式转换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诉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论研究的历史积淀不足、研究的工具实用主义倾向以及研究方法的规训缺乏。

(一)学科方法论研究的历史积淀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至今不到30年的时间,还处于初建阶段,学科方法论研究还没有经历较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一是在有些领域或某些问题的研究上,还没有形成研究者群体。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薄弱,只有少数学者发表的几篇文章。二是研究领域较为分散,聚焦于学科研究方法论核心问题的研究成果有限。三是“学科研究方法的学术论争场域尚未形成”。“总体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没有出现不同立场、学说,甚至所谓学术上的‘流’与‘派’的论争场面。”“无论是‘独特方法’,还是‘多学科方法’,或者‘多元整合方法’等,似乎还没有形成鲜明的系列阵容,也没有观点的深入交锋碰撞。”[10]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还未完全明确,有的还在讨论之中,学科基本理论研究也比较薄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研究方法论的发展。

(二)研究的工具实用主义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的工具实用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有许多研究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是将其作为一种学术追求,而更多的是为了某种工具实用价值,如评职称或科研量化考核的需要。从这种实用性出发,必然是“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积累”,不愿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从事艰辛的原创性研究。大量重复性研究的存在,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论研究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其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还“处在一种由外界力量使然的工具理性之下,追求学科政治性本质应用目的的快速实现,而忽视了学科的知识理性和科学理性”[11]。上述具有显著工具实用主义色彩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论研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学科研究方法的规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的规训缺乏,是实际研究中方法单一,从而影响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学者对全国各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所得数据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培养方案中,方法类课程设置比例非常小,仅“占样本数的2.2%”,对研究方法问题未提出任何要求的院校“占样本数的77.8%”,其他20%的院校只在培养方案中作了文字表述性要求。与博士层次培养方案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层次培养方案对科研方法的要求尽管有所增加,“占样本数的19.5%”,但仍无法体现本学科应有的科研方法规训力度。与教育学中的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培养方案、新闻传播学中的新闻学博士点培养方案进行的横向比较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和新闻学,无论是方法论课程设置的比例,还是学科自身特色方法理论建设均有明显差距[12]。

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应从转变思维方式、注重多元整合、健全规训机制等方面着手。

(一)转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思维活动进行的方式,是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一定时期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模式或样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来说,研究者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一种根本变革,它将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全方位的转变。维特根斯坦说:“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地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难以确立的正是这种新的思维方式”[1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要转变过去那种对象性思维、线性思维和封闭性思维的思维方式,与实践的发展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相适应,着重确立以下几种思维方式:一是系统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成、结构和机能的整体来加以考察,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研究对象的一种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为了从整体上和动态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思考。二是复杂性思维。复杂性思维是指在认识事物时,针对事物本身,从多点出发,沿着多个不同方向发展的多向型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复杂系统的典型特征。只有借鉴复杂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养成复杂性思维的习惯,才能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程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非对称关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水平。三是开放性思维。其一,研究视阈的开放。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放在全球视野中来思考。其二,研究方法的开放。应广泛吸收和借鉴体现时代进步的科学文明成果,特别是在研究中融入一些横断性新兴学科的精髓,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注重多元整合。为了更加充分地把握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往往需要采用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按不同研究规范进行综合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之所以要特别注重方法的多元化与综合性,一方面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实践需要所决定的。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人的思想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高度复杂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鲜明的非决定性、不可逆性、非线性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复杂性,决定了所采用的方法应该是一个方法的组合或体系,具有多元性与综合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综合性,集中体现在它既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为指导,又要有一般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和具体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除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外,还需要借鉴和采用多变量设计、综合设计等新的复杂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在借鉴吸取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此外,还有法学、管理学、人才学、系统科学以及大量新兴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应从中获得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学理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整合应注意: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切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问题,在全面深刻地理解相关学科范式的基础上,引入其理论与研究范式;引入的理论与范式要进行“内化”,以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目的。

(三)健全规训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的发展,不仅有赖于变革思维方式,构建多元整合的方法论体系,而且有赖于研究者受到良好的学科研究方法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使用的多元综合的研究方法,特别是量化研究采用的一系列量化方法,如实验设计、数据统计等,并不是每个研究者都能无师自通的。它需要研究者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养成一定的学术规范后才能熟练地加以应用。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新人的培养方面存在“短板”,科研方法规训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些研究者也有研究方法多元化意识,但在面对技术方法的复杂性时,往往又故意回避,仍进行着较为熟悉的逻辑思辨式研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的发展,应进一步健全规训机制,注重对研究者特别是学科新人的方法训练。一是注重制度设计。“硕士阶段要以学位基础必修课等形式设置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赋予一定学分,以夯实方法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博士阶段则以‘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专题’等形式设置必修课程,以提升博士研究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研方法素养”[14];在职研究人员或高校教师的培训也应增加相关“新兴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等内容。二是注重实践训练。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都要注重学科方法技能的实践训练,加大科研方法的考核力度。

收稿日期:2012-12-12

标签:;  ;  ;  ;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思考_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