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性批判、实践批判到文化批判——兼谈马克思实践批判观的当代发展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当代论文,理性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2)2-0007-04
文化批判已成为了当代哲学发展的主流。从卡西尔创立文化哲学以来,哲学研究的对 象就不再局限于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抽象本体及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认识主客体,而 是把视线转到了文化上。为什么文化具有如此魔力?这是因为文化既不是一种简单意义 上的客体,也不是传统理解中的主体,它兼具主客体的特征,具有整体性;同时,它既 是具体的实在,存在于人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感受得到,但它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因 此兼具了抽象与具体的特征。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表象,是人的现实的表现形式,因此 对文化的把握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把握,所以在文化研究的背后,其实渗透着的是对人的 研究。当文化成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时,就意味着哲学已不再是传统思辨意义上的形而上 学,而被赋予了某种实践的性质与意义。而文化批判正是对文化所内在的实践性的践履 。
一、批判的内涵及其意义
可以说,哲学的发展就是一条批判的轨迹,从古希腊哲学的诡辩术,到康德哲学的“ 三大批判”,到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终结,再到后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 判,以及后现代哲学所进行的全方位批判,哲学发展的道路上无不留下了批判的足迹。
批判到底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对批判的理解似乎只是,批判是一种认识,是对某一 事物或某一特性的否定性判断,它的意义似乎也只是对原先认识的否定或补充。所以批 判往往容易被某些人利用,成为政治上互相攻击、互相贬斥的武器。然而在哲学中,批 判绝不这样简单,它有着深刻的内涵与意义。
人的认识一开始就是从批判开始的,是人的意识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否定,在这一否定 中,人把客观存在作为自身的一部分,纳入到人的意识中来,由此形成了人的认识,进 而也构成了认识批判的起点。正如胡塞尔说,哲学是从认识批判开始的,并且它的一切 都植根于认识批判之中。
应该说,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是从笛卡尔、休谟的怀疑论那里来的,当人对自己的 认识对象,以及已有的认识有所怀疑时,才有了批判的可能。一方面,认识对象,作为 外在于人的客观事物,具有不可知的一面,另一方面,人通过感官和理性不可能一次达 到这个客观事物的本真状态,所以,怀疑和批判在这里便形成了不同于传统自然哲学的 、新的意义上的认识主客体的统一。而这正符合了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的格言“认识你 自己”中所表达的人类认识的批判性指向,也就是说,人类的认识正是不断从外界回归 到自我的逆向反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认识得到发展,不断地接近于事物的 本真状态。这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批判。自然科学便是这种批判认识的最显著成果。
另外,批判还具有实践上的意义。当康德发现了人的自由意志时,便有了人的实践理 性。康德在关于“理性规范作用”的论述中,就对“规定的判断”和“反思的判断”作 了区分。他认为,规定的判断是指在认识活动中,人用先天的判断形式为自然界立法, 得出判断、定理和规律,但是这仅限于经验领域。规定判断是一种从一般到个别的判断 。反思的判断则是指目的论判断和审美判断,体现着一种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形式所产 生的普遍性的概念不是规定性的,而是规范性的,康德认为,反思的判断没有一般性的 根据,但又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实际上,反思的判断就是一种批判性的判断,它克服了 自然状态的简单判断,并把认识批判中的逆向反馈转移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意志判断 ,而这就导致了一种实践理性的发展规律,即道德与历史的进步。因此,康德提出了“ 历史进步论”:自然向社会的过渡是一种合乎目的的历史发展进程。历史本身是无规律 可寻,但又合乎某种规律在发展,不过,从自然向社会的发展却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换 言之,人通过使用天赋理性不断地使自己从蒙昧状态中摆脱出来,趋向目的论的王国。
由此,批判的意义便彰显出来:通过批判,人们不但可以不断地揭示事物的本体存在 ,而且可以不断地超越人自身的现实存在,不断指导人走向“善的彼岸”。哲学批判, 无论是康德到胡塞尔的理性批判,还是后来的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及后现代主义在内的文 化批判,均无不试图达到这一目的。
二、从理性批判到实践批判
批判在人的认识发展中经历了不同阶段。作为一种认识形式,它构成了人类认识的载 体;作为一种认识手段,批判推动着人的认识;作为一种实践工具,它不断实现着人对 自身的超越。
如果说西方中世纪以前以自然哲学和经院哲学为主流的哲学,还把外在或超越于人, 即与人无关的自然或神作为认识的主导,那么此后,由笛卡尔、休谟等哲学家开创的主 体性哲学,则把人的主体性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来。“我思故我在”的命题, 首先把人的理性、意识提到了自然或神之上来,正是这种人对自身主体性意识的认识, 才构成了批判的认识论基础与前提。
康德哲学沿袭了这种主体性哲学的方向,建立了他的三大批判体系。它使人的理性分 离为科学、伦理道德和审美判断三大领域。康德通过了对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人的判 断力的批判,在头脑中构建了一个理性的世界。而黑格尔又把这种理性批判发挥到了一 个极致,他不仅肯定了这个在头脑中建构的世界,还把这个头脑中的世界外化出来,以 此来解释和实现现实中的世界。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形成一个从意识到现实世界 再加到意识的理性怪圈,就象一个咬着自己尾巴的狗在跑一样,这个怪圈是封闭的,没 有出口的,其结果必然是把人的理性,以及建立在主体性之上的理性批判关进这个坟墓 里。
马克思发现了这一点。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解析了黑格尔体系的三个因素:一 是斯宾诺莎的实体,这实际上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二是费希特 的自我意识,这又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三是改装过的上述两 者的统一:“现实的人的现实的人类”。①(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77页、第182—183页。)马克思认为, 青年黑格尔派无论是抓住前二者的哪一个环节,都还是落在黑格尔哲学的范围内转圈。 只有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才是从黑格尔的观点出发而结束和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费 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真正完成了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证伪。②(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77页、第182—183页。)也就是说,是费尔巴哈的唯 物主义为这个怪圈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正是现实社会的物质基础,马克 思进而将其发展为实践基础。就是这个“缺口”,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在认识 上还是在实践上,提供了前进的可能性。所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对 抽象本体的批判基础之上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与康德、黑格尔的批判理论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批判不是从认识出 发,其最终目的也不是通过认识上的超越,来达到对绝对精神的印证,而是从实践出发 ,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获得一种实践上的超越。所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 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批判宣言,他把人类的认识 拉回到了现实之中,由此建立起历史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同样是一个“ 圆圈”,但它的轨迹不再是从意识到现实再到意识的过程,而是从现实到意识再回归实 践的过程。这个圆圈的实现,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同样是在不断“异化”“对象化”的 过程中完成的,也包含着批判的因素,但是,它与黑格尔的“圆圈”不同的是,马克思 的“圆圈”的起点是人的实践,而人的实践本身就是无始无终的,于是这一起点一开始 就为圆圈打开了一个窗口,同时也为人类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超越的可能性 。
所以可以说,是马克思开创的实践性批判,把人的理性从传统思辨理性的坟墓中拯救 出来,并赋予了人的理性以实践意识,由此也为人的理性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三、从实践批判到文化批判
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体系中,由于他的起点是人的生产或经济实践,因而由此伸延开 的便是一个经济批判的辩证体系,即是一个在经济上不断超越现实的实践体系,正是这 一原因,马克思的理论被某些哲学家,像波普尔等人称之为经济决定论或历史决定论。 也正是这一原因,引发了一些哲学家从更广的维度中去实现实践批判的内在意蕴和现实 任务。文化批判由此应运而生。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人的生产或经济实践中引发出的批判体系,那么,可以说 文化批判则是从人的生活实践——一个更广阔的实践维度下去建立的批判体系。
文化批判的代表是由霍克海默创立的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继承者与批判者。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文 化结构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马克思所描述的那种无产阶级的悲惨状况,在现代资本 主义社会已不复存在。可是,尽管科技进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 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异化本质仍未改变。在发达的工业社会,统治的形式、阶 级结构等发生了变化,它不再主要表现为野蛮的人身压迫,而主要表现为对人的意识思 想的操纵或控制,即统治者通过技术手段和传媒将自己意志内化为被统治者的心理意识 ,使人丧失独立判断的能力,人由此而丧失了批判能力,成为思想僵化、麻木不仁,缺 乏革命意志的“单面人”。于是,法兰克福学派在揭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异化的 基础上,开始了一场全面的社会批判。
霍克海姆认为,与传统理论不同,批判理论独立于现存制度之外,把现存社会制度理 解为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批判中破坏一切既定的、事实的东西,证实 它们的不真实性,从而加以否定。他说:“批判理论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 ③(注: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它 不在于揭示某些社会弊病,并提出救世良方,而是把一切弊病看作现存社会结构的组织 方式必然造成的。批判理论从具体的、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出发,去认 识他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所遭受的异化,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和文化 意识形态危机,寻找个人解放的道路。批判理论拒斥对社会历史作抽象的、逻辑的探讨 ,要求具体地分析社会历史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进程,它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主客体统一 的和运动着的总体。
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批判,否定了一切脱离具体的规定而独立存在的自在实体,坚决把 人的认识和行动纳入到的历史辩证法中,其实,这不仅是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批判,更 是对从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一切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彻底消解。这种消解更深一层的内涵在 于,它虽然拒绝了一切抽象本性,但实际上,它并未否定本体的存在,而是为原先本体 论意义上的一切自然、人、社会都套上了限定因素,即实践(尤其是生产实践)因素。这 就是马克思实践批判的实质所在。
而文化批判则是在马克思实践批判基础上的发展。他们不但看到了一切本体论要素(自 然、人、社会)对社会实践的附着性,而且看到它们对其它社会要素,尤其是文化要素 的附着性。因而,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就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关系上,而把这种批判放 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赋予了实践以更广泛的意义。所以,文化批判的进步意义就 在于它将自然、人置于更广阔的文化维度内,因而能够对上述抽象本体作全方位的审视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始终作为一种抽象社会形态(尤其是观念形 态)而存在,因此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只能从抽象中去把握,其最终必然又回到了形而上 学的窠臼中。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正是如此,其社会批判的结果是对一切社会现实 的否定和对超现实的社会理想的追求,这些最终又将其陷入了人本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旧 观念形态之中。这是法兰克福学派破产的根本原因。
但这并非意味着文化批判因此就失去了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为 原先的抽象本体作了社会的、现实的限定,可是这种实践性仍带着某种普遍意义,同样 具有一种抽象性。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实践总是与特定的人或人群联系在一起的。马 克思所揭示的实践,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被工业化大生产抹平了的 生产实践,而事实上,实践总是与人(类)的具体活动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实践内在并非 是同质的,“实践”的现实性同样是人们赋予的。因此,如果忽视了上述实践的特殊性 ,必然会导致实践的泛化,使实践重新归于抽象形而上学的误境之中。而文化批判的进 步意义就在于它为原先的实践作了更具体、更全面的限定,也就是将实践置于更具实践 性和时空性之下的文化中去把握。在这一点上,文化批判比以往的实践批判更抓住了实 践的内在本性。
了解了实践批判与文化批判的区别之后,这里的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去把握 文化批判中的实践性因素,同时扬弃掉文化批判中的抽象性因素?
时代的进步已经为人们认识和把握文化中的实践因素燃起了星星之火。正如在自然经 济时代,要马克思去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矛盾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到了资本主义 时代,并且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马克思主义思想才能得以诞生。同样 ,在一个物质生产和物质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中,要去发现文化的实践因素也几乎是不 可能的。不过如今,现实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过了近四百年 的光景,如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在 这一过程中,一些新的实践因素,尤其是像知识、信息、人力(尤指人的智力因素)等这 些以往不被认识到的抽象因素,逐渐被纳入到社会生产实践体系中来,这是一个好的征 兆。这些因素,正是长期文化积累的一些方面,而这又意味着文化潜在的实践性因素正 开始转化为现实性因素。目前,文化批判的任务正在于去发现和揭示这些文化因素的实 质和意义,而不是去重蹈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的复辙。“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 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所告诉人们的,这在文化批 判的实践中同样适用。
标签:黑格尔哲学论文; 实践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哲学家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康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