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比较论文_廖鹏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422000

【摘 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经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实施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腹腔镜较之开腹胃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性高,排气时间和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术后出血量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

胃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遗传、吸烟、饮食习惯不良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均可导致胃癌发生。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居首位,胃癌可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能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常被患者认为是胃溃疡或胃炎等疾病,在确诊后基本是中后期[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随医疗逐渐发展已经成为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本次研究对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共计94例胃癌患者均选自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患者符合《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文件,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男性23例、女性24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35±14.33)岁;肿瘤直径2.3~6.1cm,平均直径(4.25±1.74)cm。观察组47例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56±14.02)岁;肿瘤直径2.4~6.0cm,平均直径(4.26±1.66)cm。两组临床资料均衡性较好(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腹胃癌根治术:全身麻醉后在上腹部做18cm纵行切口,逐层切开胃部,观察组病灶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浸润深度,对胃周血管进行处理后清扫淋巴结。黏膜下癌与小胃癌患者实施胃癌D1根治手术。多发性胃癌患者实施胃癌D2根治术,术后常规缝合。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平卧分腿位,全身麻醉后在脐下做10mm的一个切口,建立人工气腹后,置入套管针和腹腔镜。使用腹腔镜探查病灶位置、大小和浸润范围以及是否发生转移和粘连等。在左侧腋前线肋缘下12mm左右进行穿侧,作为手术主操作孔。左右肋缘下5mm处分别做一个5mm长的切口,右侧腋前线肋缘下做5mm切口,这三个穿刺孔作为手术的副操作孔。经操作孔置入手术器械,使用电刀切断大网膜与胃网膜右静脉,充分暴露结肠系膜血管,再切断肝下方小网膜和胃部左右动脉,清扫附近淋巴。此后根据病灶大小和部位使用全胃切除术、近端切除术和远端切除术。清除病灶后重建消化道,在吻合口和闭合口处喷洒生物胶,防止吻合口痿发生。退出手术器械,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1.3观察指标 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对比两组并发症(感染、吻合口漏、胃瘫)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组间对比得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较短(P<0.05),在术中出血量对比中,观察组较低(P<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2.2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胃癌发病率、致死率均较高,目前手术是胃癌唯一治愈的治疗措施[3]。传统开放手术切口较大,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不利于术后恢复。腹腔镜手术较之开放手术的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避免开放手术造成的大创伤引发术后感染或出血的几率。

从本次研究来看,腹腔镜治疗的优势在于:(1)围手术期指标较好,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快、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持续时间短,这可能与腹腔镜对组织产生的创伤较小,避免大切口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小创伤减少脏器与空气接触的时间。(2)腹腔镜由微创手术方法发展而来,医师可使用腹腔镜全面观察直肠情况,手术视野有得到保证,病灶清除精准度较高。(3)有学者研究显示[4]通过腹腔镜还可全面、清晰观察腹腔中其他器官和组织,避免粘连引发其他疾病。腹腔镜手术因手术难度较大,对医师操作要求较高,部分患者因无法建立气腹导致无法实施手术,因此需要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制定手术治疗,以便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马俊强[5]对56例胃癌患者分组予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C组)和开腹胃癌根治术(OP组)治疗,LC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短于OP组,与本次研究一致。

综合上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安全性、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开腹胃癌根治术。但本次研究对长期治疗效果未进行观察和探究。

参考文献:

[1]孟锐,杨力,刘雅琦,等.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8):1272-127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5):62-71.

[3]谢静,方军,金木兰,等. 胃癌病理分型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6):626-630.

[4]艾星,滕竞飞. 3D 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状况、主要优势及临床应用[J]. 武警医学,2014,25(12):1189-1192.

[5]马俊强. 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3):49-50.

论文作者:廖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比较论文_廖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