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讨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持人:秦毅
主持人语: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引起各方面的热烈讨论,理论界及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为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构想而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近期引起普遍关注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因此《学习与探索》就科学发展观问题组织进一步的讨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所体现的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首先,它是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是硬道理,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长足发展,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的,也是为实践所证明的。所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其次,经济发展的目的应当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所强调的实际上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包括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等,以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既有对国际发展经验的借鉴,更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新的经济社会运行机制已经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经验也越来越引起国际学者的关注。但是,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市场约束已经成为新的瓶颈。粗放式的增长,新旧体制转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旧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产生,社会矛盾的不断积累隐含着某些不稳定的因素,这也是另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之策,通过对指导思想、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使经济社会沿着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道路前进,是党和国家、也是理论界的紧迫任务。
理论是政策的先导。为推动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我们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李连仲、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上海社会科学院胡振平、吉林大学刘福森和刘少杰五位著名学者分别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高度重视人均GDP1000~3000美元关键阶段的稳定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蕴”、“发展的观念”、“中国社会秩序的理性化困境”为题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角的阐述。李连仲通过对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分析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李培林在文中通过对相关国际经验的分析指出: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1000~3000美元,是一个经济起飞国家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既充满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阶段的稳定发展问题。同时他又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兴起与小国的兴起国际影响完全不同。以往的发展经验说明,大国的兴起和更替往往会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并可能引发势力范围争夺的国际冲突。中国在目前快速提高国际经济社会地位的时候,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处理好国际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大国之间的国际关系,为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争取较好的国际环境。胡振平的文章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认为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方法论意蕴的进一步展开。他认为和政治斗争不同,经济建设又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既要突破平衡,又必须在平衡和不平衡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努力追求在新的高度上的新的平衡。这些执政和建设时期的新特点,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就应当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而形成和谐的局面。刘福森对科学发展观所涉及的发展概念做了较为详细的考察。他指出,发展概念与进步概念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即它们都是具有价值预设的。我们为什么要发展?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我们应当追求什么样的发展?这些问题就是发展的价值问题。刘少杰通过对中国社会秩序理性化困境的分析指出,市场化的作用在于调动经济主体或社会成员的竞争活力,为社会秩序输入的主要是不稳定的甚至充满了风险的因素,但正是这种动态的因素给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活力和生机。只有在社会有了比较充分的分化之后,工具理性和伦理理性才能在不同的生活层面或生活空间明确自己的地位与作用,才能使目前各种理性交织在一起且相互否定的理性化困境得以摆脱。
希望《学习与探索》所刊发的这组讨论科学发展观的文章能够对广大读者有一定启迪,从而使我们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
作者简介:秦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北京 10072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李连仲
针对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如: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情况,中央采取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避免了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既要看到宏观调控取得的成绩,也要重视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正确的宏观调控实施下,2004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出现较快增长。扭转了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下滑的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经济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第一季度是43%,第二季度28.6%,第三季度是27.7%,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减缓。切实加强了经济运行调节力度,充分挖掘了煤电油运企业的生产潜力,积极努力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在宏观调控实施过程中,各项改革继续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等迈出新步伐。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加强。
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还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虽有缓解,但基础并不巩固,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主要表现在:第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虽然今年粮食增产较多,但产需缺口仍然较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明显减少,农民急需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明显改变。第二,投资需求膨胀的压力依然较大。目前在建和新上项目过多,投资扩张的冲动仍很强烈,投资结构也不合理,工业投资增长过快,城市建设规模过大,标准过高。前一时期投资增长过快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明显增多,相互拖欠资金问题比较突出。第三,物价上涨的压力明显加大。在过大的社会投资需求拉动下,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部分下游产品成本明显增加。物价上涨中新涨价因素不断增加。如7月份消费价格总水平为5.3%,新涨价因素为0.8%,占涨价比重为15%。8月份消费价格总水平也是5.3%,新涨价因素为1.6%,占涨价比重为30%。9月份消费价格总水平为5.2%,新涨价因素为2.6%,占涨价比重为50%。10月份消费价格总水平为4.3%,新涨价因素为2.7%,占涨价比重为63%。国际市场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较高,对国内物价有一定传导影响。第四,煤电油运供求继续紧张,能源资源等约束矛盾仍很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低效益的问题还仍然是相当严重。为了实现经济较快增长,付出了消耗大量能源资源和增加环境污染的较大代价,在某些方面已经严重超出了我们的实际承受能力,在经济发展中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们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困难会更多。第五,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值得密切注意。农村征地、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等问题引罚的矛盾比较突出,群体性事件有所增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此外,就业压力巨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等远未消除等,对以上这些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当前宏观调控的特点和给我们的启示
实践证明,一年多来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这次宏观调控是一次见事快、动手早、具有预见性的主动调控。2003年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适时适度加以调控。2004年初,根据经济运行中投资膨胀加剧、物价回升加快等新情况,紧紧把住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及时加大了调控力度。下半年又明确提出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阶段,多次强调要注意防止反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由于宏观调控及时,措施有力果断,避免了经济发生大的波动,使经济运行既不是硬着陆,也不是软着陆,而是使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内继续保持既平稳又能较快的健康运行。
第二,这次宏观调控是根据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发展不平衡性特点,把握全局、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在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同时,又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加大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在控制社会投资过快增长、信贷过度投放和土地过多占用的同时,又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该控制的要坚决控制住,该发展的要继续鼓励加快发展。既加强社会供求总量控制、又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在宏观调控中坚持统筹考虑,综合治理,突出重点,不搞急刹车,不搞一刀切,从而增强了调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三,这次宏观调控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施间接调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根据市场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客观要求,在宏观调控中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打组合拳充分发挥合力的作用。在积极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通过间接调控手段正确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微观经济活动接受宏观调控意图,按着宏观调控信号要求规范自身经济行为,根据宏观调控指引的方向和范围来加快企业发展,使市场主体行为和宏观调控措施,通过双向互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达到宏观调控目的。
第四,这次宏观调控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在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同时,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控。在宏观调控实施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推进相关的各项改革,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当前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实际上是旧体制机制的弊端积累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大力推进经济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使它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并真正发挥功能作用,从而使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只有体制机制功能健全,市场调节作用才能规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从而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仅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也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取得了重要收获,推动着人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更加自觉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首先,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次宏观调控使人们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长了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其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出我们经济工作中的不少方面还仍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无论是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那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切实加以全面贯彻落实。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我国实际状况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我国在5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20多年经济改革的实践中,所取得的又一个重要思想理论成果,它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其次,宏观调控的正确实施,说明经济增长出现大幅波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受市场机制以及其他因素影响,经济运行出现周期性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出现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关键是如何防止和避免出现大的波动,或出现波动后如何进行有效调控。一般来说,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容易出现投资膨胀乃至整个社会需求过度扩张,甚至引发严重通货膨胀,而在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则容易出现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生产过剩,引起价格水平急剧下滑,甚至形成严重通货紧缩。要尽量避免上述两种情况出现,一旦出现也要使其保持在宏观管理可控制的范围内。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宏观调控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操作步骤和实施重点。要严格防止经济出现失控,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根据市场运行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来提高应对市场经济波动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根据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要求,宏观调控要适时适度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及时熨平经济波动,采取有效调控措施防止经济增长中出现大幅波动,从而使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稳定发展。
再次,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搞好宏观调控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现代市场经济是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法国经济学家在1985年来我国就讲过法国就是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总的来说,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也要自始至终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要根据市场经济中不断变化的社会供给和需求,投资和消费等情况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它们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两个轮子,两者缺一不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注意克服市场本身波动性和盲目性的缺陷。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自觉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尽量减少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运行。利用市场机制,能够增加微观经济活力,实施宏观调控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波动性和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两者有机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同时,还应看到宏观调控体制和机制还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说明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继续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管理与计划经济宏观管理有根本不同。(1)调控基础不同,计划经济是建立在计划机制调节的基础上,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市场机制调节的基础上。(2)调控对象身份不同,计划体制下,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市场经济的企业是市场主体,有独立经营自主权的商品生产者。(3)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不同。计划经济是用行政手段直接进行调控,市场经济主要是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间接进行调控,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目前,宏观调控体制和机制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很不完善。首先,市场体系不完善,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市场机制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其次,市场主体不完善,有些国有企业新体制新机制还没有建立和完善,对市场信号反应不灵敏,它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再次,宏观调控体制不完善,税收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还需要深化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将投资权切实交给企业,税收对国企、民企、外企要一视同仁等都是继续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完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另外还要进行政府职能转换,政府要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只有上述这三个方面改革到位,这样才能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的运行模式。只有在市场主体对市场信号反映灵敏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根据体现宏观意图的市场信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市场功能健全、市场发出信号才能及时反映出市场供求状况。只有宏观调控体制完善,才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信号所反映出的供给和需求、投资和消费等情况进行有效调控,从而使经济减少大的波动,促进经济实现平稳快速健康协调运行。目前这三个方面的改革任务还没有完成,这说明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制和机制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攻坚战,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配合,通过改革的办法,整体推进,统筹协调,最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制和机制。
三、保持2005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保持2005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今后长期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确保2005年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和要求,要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虽然宏观调控已取得积极成效,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障碍还没有消除。从当前看,进一步加强“三农”等薄弱环节,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抑制物价大幅上涨,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体制机制,都需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一样都将始终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过程。在宏观调控的实施中要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抑有扬的原则,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重点。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运用好价格、税收、利率、财政贴息等经济杠杆。进一步深化改革,把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规范化、制度化。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既要合理调控总量,又要优化调整结构。严格把握物价走势,切实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要抑制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要加强市场物价监管,搞好价格监测,正确引导社会消费者心理预期。
第二,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由于农业基础还不牢固,虽然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方面带有恢复性质,继续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任务非常艰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重视发展农业,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强,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加大深化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形成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建设,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继续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认真落实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要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动农业技术进村入户。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第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就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健全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要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坚持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结合,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着力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缓解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必须扭转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实行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严格保护和节约用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正确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积极稳妥实施城镇化战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第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一个完整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根据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结合本地经济特色,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促进产业在地区之间合理转移。各地区要积极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增强本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以市场为纽带、以当地经济优势为依托、互利互补的协调发展局面。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企业改组、改造。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研究制定出台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鼓励东部地区继续较快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
第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围绕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调控的有效性和调控手段相互配合的协调性,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要素市场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理顺经济关系,规范经济秩序,完善经济法律制度,要及时将比较成功的改革措施和行之有效的政策条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规范化、制度化。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要敢于攻坚,锐意推进,又要兼顾各方、积极稳妥,全面把握好政策措施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综合配套,统筹协调,使改革措施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真正落到实处。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首先,加快转变外资增长方式,推动外贸从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取胜转变,推进贸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积极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售价,增加自有品牌的出口,限制资源型和高耗能商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其次,要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把引进外资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结合起来,鼓励外商投资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参与国企改组改造,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再次,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推动更多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合作开发能源资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我国有竞争优势的轻工纺织、家用电器、民用船舶、机电等行业以成熟技术和设备向新兴市场转移。要用好世贸规则,减少贸易摩擦,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
第六,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眼于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努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把促进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特别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统筹各方面就业工作,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认真解决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努力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和保障方式,一定要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在总结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城镇从业人员逐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提高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障参保率。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妥善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逐步解决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加强对过高收入的税收调节,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控和监管,规范垄断行业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取缔非法收入。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坚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逐步使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相应提高,逐步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高度重视处理好农村征地,城镇房屋拆迁,国企改制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为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要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切实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
作者简介:李连仲,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度重视人均GDP1000~3000美元关键阶段的稳定发展
李培林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2020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人均GDP3000美元。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1000~3000美元,是一个经济起飞国家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既充满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阶段的稳定发展问题。
1.国际发展的一般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第一,世界多国的长周期发展经验表明,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三大结构转型都发生在这个关键阶段。到人均GDP3000美元的时候,产业结构中的农业产值比重将降到10%左右,工业产值达到40%左右,服务业产值上升到50%左右;城乡结构中的城市人口比重将上升到50%左右;就业结构的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将上升到70%左右。我们需要努力的是,提高服务业产值比重,加快城市化速度,减少农民数量。
第二,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继解决温饱问题和家用电器普及之后,住房、汽车和其他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大众消费,将极大推动人们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汽车工业、电子通信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等将加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型主导产业。而且人们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环境保护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将逐步丧失,决定竞争优势的更主要是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业竞争力。
第四,产品结构升级,带来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和新技术工人以及新兴产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缺乏。
第五,在民主化和劳工运动的推动下,收入差距将出现倒U型曲线,差距逐步缩小。
第六,社会保障水平的刚性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形成社会保障越来越大的压力。
第七,中等收入阶层将逐步壮大,国民对民主政治和基本人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也更加要求政府廉政、公正、透明。
第八,以价值观变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运动将会出现,如绿党运动、女权运动、消费者保护运动、中产阶层的民主化运动等等。
第九,人们对经济问题的关注将逐步让位于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就业问题、福利和保障问题、环境问题、腐败问题、健康问题、犯罪问题等等。美国兰德公司出版的《中国经济领域的断层线》一书提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八大主要问题是:失业、贫困、社会动荡、腐败、类似SARS艾滋病问题、缺水问题、金融问题和军事冲突问题。
2.拉美模式的教训和东亚模式的经验
一些拉美和东亚国家及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东亚一些国家及地区快速发展,目前香港和新加坡人均GDP都超过了2万美元,“台湾”和韩国均超过了1万美元;而拉美一些国家却出现经济衰退,如巴西、阿根廷至今人均GDP仍不足3000美元。
东亚一些国家在关键发展阶段继续高速成长带来的经验是,加速现代社会的三大结构性转型,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让多数人分享高成长的收益,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小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都保持在0.4以下。而一些拉美国家发展衰退的教训是,产业发展高度依附发达国家,外债高筑,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产业,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差距基尼系数高达0.6左右,缺少促成社会稳定的庞大的中产阶级,既得利益集团的垄断地位使社会民主化和社会改革难以进行,导致社会腐败问题严重。
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关键发展阶段,特别要注意政治的稳定和金融的稳定。新加坡、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面对公众民主意识快速增强的趋势和一些事件,政府采取一系列强化领导能力的措施,大力反腐倡廉,保证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环境的稳定。而一些拉美国家,一直没有能够解决好社会矛盾激化的问题,政局长期不稳,对经济发展造成致命的影响。另外,一些拉美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前后,纷纷开始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利率由市场决定,导致利率大幅上扬,为后来发生拉丁美洲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在东亚以泰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不久,也开始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出台了减少资本控制和外汇管制,取消利率上限等一系列措施,结果造成外国资本大量流入,外债余额剧增,终于在1997年引爆了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严重的经济倒退。
3.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中国的农民数量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还非常大,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这给中国完成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困难,因此要特别注重城市化的问题和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的问题,争取在未来15年再转移出1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
其次,中国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收入差距没有按照应有的规律向缩小的方向发展,而是继续加速扩大。这既有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趋势限制了初级劳动工资提升的特殊原因,也有现代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和社会组织中间管理阶层出现新分化的新情况,还有转型期腐败和非法致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的调控。
第三,中国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而是具有劳动力在一个较长时期供大于求的趋势,就业问题一时难以根本缓解。虽然老人和少儿的社会总抚养比率在下降,但劳动年龄人口中因失业造成的抚养比率在上升。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是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推动力的重要一环。
第四,与一些国家人口先富裕后老化的规则不同,中国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和严格的人口控制,人口还没有富裕起来就过早老龄化。所以,要关注社会保障水平刚性增长与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矛盾,完善重节约、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
第五,中国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农村按国际贫困标准(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美元,约折合2.5元人民币)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这也是中国的特殊国情。现代化国家的最有标志性的指标,就是农民不再是穷人。因此,应实施新世纪的减贫工程,并在“十一五”期间整合农村投入的资源,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
第六,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高度关注从传统的阶级行动向现代中产阶层运动转变的趋势,注意研究民主意识的成长,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提高各种管理的社会技术水平,保证长期的政治稳定。
最后,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兴起与小国的兴起国际影响完全不同。以往的发展经验说明,大国的兴起和更替往往会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并可能引发势力范围争夺的国际冲突。中国在目前快速提高国际经济社会地位的时候,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处理好国际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大国之间的国际关系,为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争取较好的国际环境。
各种新的发展机遇和影响因素表明,中国很有可能打破以往的10%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难以超过20年的规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周期。在未来的15年,只要我们能够保证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的稳定与不断完善,不出大的波折,中国就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新成就,为国际发展经验做出特殊的贡献。
作者简介: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蕴
胡振平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结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针对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了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不仅仅对制定各项法律、制度、规划,执行党的各种方针、政策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如何执政、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什么是方法?方法就是以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来改变世界、达到人的目的,即“以客观现实之道,还治客观现实之身”。方法是和认识密切相关的,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而方法论则和世界观直接相连,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便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既然方法是因对于对象的认识而来,对象变了,我们的认识就应当有所变化,方法也应当有所改变。一成不变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就吃过这种错误的大亏。早在50年代,我们曾经延续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思路,以阶级斗争为纲,企图以继续革命来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结果阶级斗争越抓越厉害,直到一场全国的大动乱;我们在经济建设上也曾急于求成,用革命时期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搞了1958年的大跃进,其结果适得其反,一时的冲动和不遵循建设的规律,特别加上了共产风,造成了生产的大倒退,结果是全国进入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今天我们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我们党的地位的转变,要提高执政意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都是对于建国以来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称为科学,是因为它以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科学根据,是建立在我们党对于三大规律深化认识、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化认识基础之上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特别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胜利之后,应当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是和过去几十年进行革命战争以夺取政权有着根本区别的时期。一个是要夺取全国政权,一个是长期执掌全国政权;一个是要打碎国家机器,一个是要建设好国家、包括国家的政权;一个是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去打倒反动统治阶级,一个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包括被打倒的阶级成员都团结在自己的身边,只要行动上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应当成为团结而不是专政的对象;一个是可以以革命成功后的许诺来吸引团结群众为将来的利益而奋斗,一个则由于你已经是权力的掌握者,更加特别要求兑现利益的许诺;一个是要利用各种经济社会的矛盾加剧旧社会的崩溃,一个则应当比较妥善地处理好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使之不激化,以形成比较安定团结的局面。更何况,和政治斗争不同,经济建设又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既要突破平衡,又必须在平衡和不平衡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努力追求在新的高度上的新的平衡。这些执政和建设时期的新特点,就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立足之处。
对于这些基本的道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曾经有过很多思考。最为突出的就体现在毛泽东在1956年撰写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部著作中。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生动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论十大关系》是通篇充满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智慧光芒的著作,其辩证法思想直接就和论文主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密相连。辩证法就是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根本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运用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矛盾统一体的辩证法思想。运用这种辩证思维,毛泽东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初步提出了中国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合乎中国的建设实际、比较合乎辩证法、比较能够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尤其应当注意的是,改变了过去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处理对抗性矛盾的办法,即强调对立,强调斗争,强调一个吃掉一个、一个战胜一个的办法;而采取了强调矛盾双方相互共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办法。在这里,毛泽东开始涉及关于辩证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由于革命斗争、特别是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任务所限制,而没有为革命党人所重视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动态平衡的办法。
对于解决矛盾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曾经有过很重要的论述:“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的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扬弃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说来,这就是解决实际矛盾的方法。例如,一个物体不断落向另一个物体而又不断离开这一物体,这是一个矛盾,椭圆便是这个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之一。”[1]这里所说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动态平衡的方法。它不同于一个吃掉一个、一个压倒一个的方法,而是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一种比较协调的运动方式,从而实现着事物一定阶段上的发展。“一般说来,这就是解决实际矛盾的方法”,就是说此类解决矛盾的方法并不少见。《论十大关系》所涉及的矛盾,也足以证明这类矛盾及其动态平衡解决方法的普遍性。
十分可惜的是,《论十大关系》这种建设时期诸多矛盾动态平衡解决方法的探索,在内部作了讲话之后不久就夭折了。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提出了两类矛盾的学说,论述了当时社会上大量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必须运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这可以看作是《论十大关系》思想的继续和提炼。但是,此报告6月在报刊上发表时,已经由于反右运动等干扰,开始偏离原来的正确方向。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和集中精力搞社会主义建设直接相关的,当1957年9月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显然已经和政治斗争不那么合拍了。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这种一般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不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强调综合、统一、同一就是一个消灭一个、一个吃掉一个,斗争哲学的调子唱得越来越高。
马克思主义绝不否认斗争在解决矛盾中的作用,但是也绝不能否认统一、同一在矛盾运动和解决矛盾问题上的作用。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目标是夺取政权,主要解决对抗性的敌我矛盾,特别要强调对立面的斗争的话;今天在和平建设的年代,目标是建设是发展,主要是要解决非对抗性的矛盾,包括大量的经济建设中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以及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关系中的矛盾,在这种条件下,动态平衡的解决矛盾方法更显出其重要的意义。世界万事万物相互存在差异乃至对立是绝对的,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然而应当看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这是说,当反动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被统治阶级使他们生活不下去的时候,被统治阶级起来进行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解放了人民,建立新的社会,就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然而,当新社会建立起来之后,就应当开创一种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社会生产力得以很好发展的局面。这个时期不是没有差异和矛盾,而是要使差异和矛盾的各方成为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关系,尽可能不要造成外部冲突的局面,从而促成社会各个方面平稳发展。这就是和平建设时期发展的要求。“动态平衡”,即“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或者用中国古代哲人的“和而不同”的方法来看,是社会处于常态(应当看到社会革命时期是非常态的,是以外部冲突形式造成社会质变的时期)情况下,即处于和平建设时期,求得社会稳定发展的一种理念。
从方法论意义上看,我们今天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以这种新的理念来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种探索所取得的成果,而科学发展观则十分明显地体现了这种方法论上的转变。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临的矛盾也很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加上我们对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经验不足,能力还不够强,有些经济、社会的矛盾比较突出。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贫富不均问题比较突出;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相当不平衡;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甚至只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对资源进行恶性开发,极大地破坏了资源,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生产,乃至给子孙后代带来了灾难……这些矛盾背后还是人们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们对于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问题。
科学发展观就是从利益和认识两个角度解决了为什么要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而在这两个角度上都贯穿着一个方法,即协调的方法、动态平衡的方法,“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的方法。所谓以人为本,一方面体现了正确处理人和物、人和事的关系,我们一切财富的创造是为着人的,我们的一切工作也是为着人的;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对于每个公民,乃至每个个人的关爱。它涉及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所谓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则既是价值取向问题,又是一个对于发展规律的认识问题,更是发展的方法问题,即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久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为广大人民群众奠定了共同的根本利益基础。以执政为民为宗旨的共产党的领导,则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正常生产生活的制度和秩序。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就应当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革过程中涌现的矛盾,要靠深化改革、靠发展才能解决;而发展又要以改革来推动,即要以深化改革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就要我们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建立一种法律制度体系,在保证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利益要求和不同思想观点的人们能够相互补益,又相互有所妥协,各得其所,相互协调,至少使人民内部的矛盾不要激化,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和谐的局面。
我们不仅仅要从长期执政和进行建设这一实际出发来思考解决矛盾的方法,还特别应当注意当今时代所发生的主题的转变对于解决矛盾方法的影响。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不只是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且深刻地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新的特点。对此,我们也应当有充分的估计。江泽民2002年10月24日访问美国时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中明确提出: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同年11月,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也郑重地写上了“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因而,我们不仅不能像过去那样唯我独革,唯我独尊,而且要在参与到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去取得自己发展的机遇,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并且把它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既合乎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即使对于意识形态上有着根本分歧甚至利益上发生冲突的国家,今天,我们为着世界和平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之大计,也应当努力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当然,这不是不要斗争,往往和平共处的局面还是斗争的结果;这也绝不是不要协商和妥协,必要时还要做出很大的妥协。但是无论斗争还是妥协,其目标并不简单是一个吃掉一个,“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过去的冷战思维,在今天已经不符合和平和发展的时代精神了。解决国际争端要有新的思路,而这涉及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的第五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方法论意蕴的进一步展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分析角度上来理解的社会,即狭义的社会,和谐则主要指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种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社会,即包括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其和谐还包含着社会各个方面乃至国内与国际、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但其背后还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问题。对四中全会所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仅仅从狭义上来理解,它所指的和谐社会含义还是相当宽泛的,具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各类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论含义。无论是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我们所追求的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中全会决定明确强调:“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这里说的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一定意义上就是协调发展的能力,它具有着很丰富的内涵,不能仅仅从经济意义上来理解。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高度,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远意义。
作者简介:胡振平,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价格机制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持续改善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价格政策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