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 全通
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无障碍设计的应用现状,然后分别针对视觉障碍、肢体障碍和语言障碍人群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残障人群;优化设计
1引言
市政道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是“衣食住行”中“行”的一大组成部分。无障碍设计将是市政道路未来设计的主要方向,它从基础设施方面保障了残障人士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权利。无障碍设计面向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身体存在缺陷的残疾人士,另一种是行动存在不便的老年人,伤病患者,孕妇及携带重物者。中国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和2016年1月1日二胎的全面放开,老年人和孕妇的比例逐渐增大。根据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当时我国共有残疾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虽12过去了,但此数据仍具有参考价值。各项数据综合表示了残障人群数量之多,比例之大,因此我们在市政道路方向上应该越来越重视残障人群的出行需求,所有人均可收益其中。现如今,国家虽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无障碍设计的具体规范和标准,这为无障碍设计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但具体的实施并没有得到跟进,仍需要改进和提高。
2 无障碍设计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市政道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路越来越宽,人行道、天桥的设施也不断增多,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和安全,但一些设施并没有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要,使得一些残障人士并不能享受社会带来的便利。目前的市政建设中,关于无障碍方面的设计刚刚起步,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的很多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具体问题总结如下:
(1)覆盖面低。对于一些不发达地区,无障碍设计只是一个理论,并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2)市政道路管理体系和盲道等无障碍设计不完善。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圆点提示砖,提示盲人前方出现了障碍,需要转弯,称为提示盲道。2001年8月1日,《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中国颁布实施,规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定设置人行道”。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盲道设计方法不规范,法规不完善,理念不成熟,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盲道设计往往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即使按照规范施工和使用,盲人也不能正常使用盲道系统。经研究调查发现,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圆点和条形指示盲道均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圆点盲道只能告知盲人环境发生了变化,却不能让盲人感知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信息,不能辨别出是医院、商店还是银行厕所等;提示盲道和行进盲道作用单一,不能有效作用,行进盲道只能提示盲人往前走,提示盲道只能告知盲人前方有障碍,无法提示盲人盲道的起点、终点、转变点以及人形横道、地铁入口、汽车站等;在某些建筑物、社区出入口的一些位置,经常会出现盲道中断的现象,成为盲人印象中的断头路;普通人群和人形横道交叉通行,盲人不能正确感觉到垂直方向来的人,安全的通过交叉口;盲道上有很多障碍物,包括井盖、电线杆等;天桥、地下通道的建设方便了无障碍人,却没有考虑无障碍人士的需要,导致残疾人过街不便。
(3)人行道缘坡设计不规范。一些城市未设计缘石坡道或缘坡坡度过大,不利于残疾人及推婴儿车的行人等弱势群体出行。而西方国家已对路缘坡进行了立法规定,比如1990年的美国残疾人法案和1992年的澳大利亚的残疾歧视法。尽管法律是针对于残疾人士,但路缘坡立法有利于公共场的每一个用户。
(4)交通信号不完善。现存的信号灯并没有考虑到盲人和其他视觉障碍人士的出行需要,由于其视力受限,往往无法看清指示灯的内容,对其出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可设置语音信号提示灯。
(5)公共设施未考虑残障人士的需要。目前国内的公交车设计的并不合理,对于借助于轮椅出行的人员,没有相应的措施,使得上下公交车只能靠抬。公交车的踏步高度过高且公交车台阶与道路存在高差,腿脚不方便的人员上下公交车不方便。可在公交停靠站设置相应的辅助工具,以帮助相关人士正常出行。
(6)多数市政道路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没有明确的盲文作为提示。
上述问题在我国普遍发生,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点:
(1)对残障人士的需求不明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人员并不能设身处地的考虑残障人士的真正需要,对残障人士的需求缺乏必要的针对性。
(2)国家针对于残障人士出行方面没有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定的规范标准又不能真正付诸实施。国家虽有一些规范,要求在设计方面考虑残障人士的需要,但在实际过程中,无障碍设计依然流于形式。设计对于障碍人士的考虑只是一些千古不变的大样详图,不加改造即使用,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满足设计的要求,大样详图的位置放置的也会非常随意,往往忽视掉功能上的需求。施工过程中,由于对无障碍设施精确度没有严格的惩罚措施,且无障碍设施施工的随意性较大,尤其是对于盲道和缘石坡道等方面,当遇到障碍物需要转变方向的时候,施工人员会随意转边方向或变更位置,造成盲道丢失、断头等现象。
3 无障碍设计的优化措施
3.1 盲道优化
在优化时需要考虑盲道的连续性,提供给视觉障碍者足够的信息,同时向其他人提供可能的信息。可设置分类提示砖,提示盲人医院、厕所、商店等信息;路口设置人形盲道,周围要有安全措施;商店,人形横道等入口加入减速盲道;盲道上加入北向砖,指明东南西北;设置指示砖和道路盲牌,路牌上在适当位置加入盲文等提示信息等。优化盲道系统,使盲道点连成线,线连成网络,确保盲道系统的人性化,安全性和实用性。
3. 2 信号灯优化
信号灯需要考虑到盲人,色弱,色盲症患者的正常使用,可以规范信号灯的强度、距离、高度和顺序。针对于色盲症患者,可以加入特定的蓝色;针对于盲人,可以设置声音提示信号灯,声音强弱需适当,白天可适当提高声音,晚上降低声音。
3.3 人行道优化
人行道要平整,无障碍,充分照顾腿脚不灵便的人士。地面铺设的井盖要与地面齐平,不能使用篦式的井盖,人行道上不得防止垃圾箱、电线杆等,同时地面采取防滑措施。针对于视力障碍的人群,无障碍通道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一侧,最好挨着建筑物,无障碍通道的宽度一般为30—60cm,颜色为中黄色,便于警示;悬挂物和凸出物要高于地面220cm。加大宣传教育,正常人不得随意占用无障碍通道。
3.4 坡道优化
坡道包括行进坡道和缘石坡道。行进坡道指一定坡度的人行道,坡度较小,能满足包括轮椅使用者在内的不同人的需要。缘坡是从路边低侧过度到高侧,通常水平变化为15cm,无障碍斜路边石要求至少宽1m,倾斜不大于1:12,坡道需设计凹槽,其中的纹理可作为对过渡到街道有视觉障碍的人士发出警告,这种沟槽也允许牵引和水的径流,可染颜色与周围形成对比,如果遏制坡道包括扩口边缘,则坡度不大于1:10。
3.5人行天桥、地下通道优化
可在天桥适当位置设置电梯,条件满足的可以乘用。加强楼梯台阶的无障碍设计,从宽度、高度、尺寸等方面进行考虑,高度要适当,不宜过高,最符合人体行动的尺寸为15cm×30cm。出行两边要设置扶手,提醒残疾人注意台阶 ,同时在路面设计上选用颜色警戒,引起残疾人群体的注意。
3.6 路口优化
采用二次过街,对于障碍人群,在红绿灯规定时间内可能完成不了过街,可在中间设置安全岛,二次过街按标准进行设定。
3.7 公交停靠站设计
公交停靠的位置可参考高铁设置,在停靠站的适当位置,增高站台,使站台高度与车厢高度保持一致。公交站设置盲文提示,便于障碍人员发现站台,正常上下车。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凸显其价值,随着残障人员比例增大,无障碍设计显得尤其重要,无障碍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以保障残障人士安全便利的参与公共生活。
参考文献:
[1] 吴学明.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分析[J]. 卷宗,2014,(8):47-67.
[2] 张 鹏.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 环球人文地理,2014,(10):35-36.
[3] 马宏利. 浅析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的人文理念与技术节点 [J].建筑,2011,(14):75.
论文作者:朱彦,全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无障碍论文; 残障论文; 盲人论文; 人士论文; 坡道论文; 提示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