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

论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

戚莎莎[1]2008年在《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证券市场传导的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结构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传统商业银行地位的下降,证券市场在金融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增强。证券市场的深化发展使得货币调控的微观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而,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问题引起了理论界与政策当局的关注。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只有短短十多年的发展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却异常惊人,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逐渐为政策当局所重视。论文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以我国货币政策的证券市场传导机制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的手法,集中研究了货币政策通过证券市场传导的途径、效应以及影响这些效应的原因,试图解答我国的货币政策证券市场传导渠道是否有效、畅通。本文沿着这个问题依次分析货币政策是如何作用于证券市场(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第一环节),进而如何通过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实体经济(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第二环节),这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本文遵循理论、实证、政策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全文分7章:第一章导论部分,阐明本文的写作背景,相关文献、写作思路和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从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理论渊源着手,阐述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证券市场传导框架;借鉴国外成熟理论的分析方法,本文的实证部分将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主线分为两个环节分别进行。第叁章是对第一环节的实证研究,通过一系列检验,得到了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有效作用证券市场资产价格的结论;第四章是对该传导渠道第二环节的实证分析,本文采用区域对比研究的方法,以消除区域金融二元结构特征对准确估计我国证券市场影响实体经济效率的干扰,得到的结论是该环节的传导比较低效;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我国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低效的成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七章给予了总括性的结论。

李健[2]2003年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文中提出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为研究对象,全程考察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市场影响到资本市场上的资产价格,进而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过程,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途径传导货币政策不畅通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疏通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什么选择这一题目?资本市场十多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宏观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资本市场的日渐强大,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影响到货币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进而影响到资本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和企业的投资,从而影响到实体经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逐渐规范,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资本市场成为商业银行为中介的传导之外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另一条重要的途径。而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偏重于以银行体系为中介的传导,学术界和操作层对资本市场为中介的传导机制重视不足,从而影响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本文拟在这一方面作出一些有益思考和探索。二、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特点。文章先从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的一般关系分析入手,阐述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中的资本市场传导框架。接着把目光转入国内,具体地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以后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现状,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不畅通的深层次原因,并分析了资本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扰动现象。文章的第叁部分则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疏通我国资本市场的传导渠道,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逻辑结构从大的方面来说,沿着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理<WP=3>论)到具体的路径推进。在具体的细节上,又用到分析与综合,从特殊到一般等逻辑方法。叁、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全文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西方理论。政策传导的早期理论主要有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传导观点和货币主义的资产组合调整观点。资本市场发展起来后,资本市场的传导框架由托宾Q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物价预期效应、财富效应、流动性效应等共同构成,这些观点系统地描述了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如何作用于实体经济。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究竟能对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并不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作用力度,而在于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体系的结构、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及宏观经济环境、投资者预期等因素。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以后,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对象在以前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的基础上增加了居民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及国外投资者,作用对象大大拓展。同时,资本市场作为银行体系之外货币政策的另一条传导渠道,其作用日益突出。资本市场的传导沿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上金融资产价格变动-----(通过托宾Q效应、财富效应等)-----实体经济的路径传播。其中金融资产价格变动是重要的中间环节。为了综合考察我国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作用,在实证分析方面,文章具体考察了货币市场传导、将资金引入股市的储蓄分流效应、股票市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和股票市场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四个方面。得出结论:不论是在资本市场传导的前半段即金融系统内部传导上,还是在资本市场传导的后半段即外部传导上,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是不完全畅通的。并分析了政策传导不畅通深层的制度原因。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的作用还有一定的扰动现象。资本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对货币的需求和供给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不确定性(如政策的溢出效应),成为货币政策<WP=4>制定者不得不得关注的问题。文章的第叁部分在前文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全过程角度提出了疏通政策的传导的建议,包括加快发展货币市场,发展规范资本市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针对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扰动,提出了改革现有的货币政策规划,适当考虑资本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关注资本市场对货币供应量“叁性”的影响,及适当平衡货币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作用力度等建议。四、 论文的主要特点。本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前瞻性和现实性。针对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与日俱增的现实,笔者通过一年多的观察和思考,在广泛收集整理现有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提出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整的资本市场传导框架,较之前人的研究,本文将以下方面的研究推进了一步:1、重视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并把它作为与商业银行为中介的传导平行的另一条重要的传导机制。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一直偏重于以商业银行为中介的传导,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决定因素。货币政策的松紧主要体现为银行放款规模的大小。资本市场发展

杨新松[3]2006年在《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使得各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日益深化。股票市场具有资源配置、资产定价、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等市场功能,并且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深刻,这使得各国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不得不考虑股票市场因素。并且,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指标变化的反应是敏感的,这为货币当局探求这一渠道的政策传递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传递时,传统的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一直忽略了股票市场。然而,没有人否认股票收益、股票价格与实际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股票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许多宏观经济变量。国外的相关研究仅仅局限于股票市场传导的各个环节,如财富效应、流动性效应及拖宾效应等等,而国内学者更多地关注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缺乏对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系统分析,归纳出股票市场传导的基本环节:货币政策→股票市场(股票价格)→实体经济,剖析了微观主体(企业、商业银行、居民)行为和宏观金融(股票市场与货币市场)环境,通过实证分析考察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效应的效果,并结合微观主体行为和宏观市场环境详细解释影响股市传导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对应措施与建议。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及基本理论分析,对国内外股市传导机制研究理论文献进行述评,提出系统的股市传导机制,并分析我国股市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来说明研究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为宏微观基础分析,主要包括企业、银行及居民行为以及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及其联结状况分析;第叁部分分两个环节实证研究股市传导效果,并利用第一部分的理论与第二部分的宏微观基础进行解释;第四部分是结论及政策建议,归纳影响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的因素,提出相关建议,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林涛[4]2005年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文中研究指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金融结构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传统商业银行地位的下降,资本市场在金融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增强,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使得货币调控的微观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而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引起了理论界与政策当局的关注。我国资本市场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却异常惊人,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逐渐为政策当局所重视。 本文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以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机制是否有效、是否畅通。沿着这个问题分析货币政策是如何作用于资本市场,进而如何通过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实体经济,成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本文首先从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理论渊源着手,阐述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资本市场传导框架。然后以我国资本市场从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的发展变化为主要的实证分析对象,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分析我国的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如何?货币政策是怎么作用于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又是如何影响投资、消费,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并进一步分析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发生梗阻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疏通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本文遵循理论、实证、政策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分为四章。 第一章 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对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早有论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货币机制和信用机制。但是,无论是货币机制观,还是信用机制观,资本市场都包含在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当中,资产价格也包含在广义的价格概念中。资产价格通过托宾2q 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财富效应、流动性效应,对投资、消费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实际产出。本文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分析方法,把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过程分为两个环节,即货币政策操作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及资本市场怎样将货币政策的信息传导到实体经济,建立了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理论框架。第二章 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效应分析。本章首先回顾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变化过程,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在第一章建立的理论框架和现实背景下,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资本市场如何影响宏观经济进行了分析,其中理论分析是核心,实证分析是对理论分析的进一步说明。本章的第一个环节分析货币政策操作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考虑到我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在本章的实证分析中,本文将主要从货币供应量、利率变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着手。首先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和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同资本市场有一定相关性,但是不稳定。接着分析了利率的影响,市场利率波动,引起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工具相对收益率波动,导致资产价格波动。通过利率调整的资本市场变动情况分析,发现利率政策并不能有效的对资产价格产生作用。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投资者和消费者对资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并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过程。通过对财富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收入、价格预期是消费的显着影响因素。通过对资本市场发展与总产出关系的分析,发现股票价格波动的投资效应与理论预期相反,即股票价格上升,总产出反而下降,说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与实际经济是脱节的。本章最后得出结论是:不论是在资本市场传导的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都是不完全畅通的。同时分析了初步原因 1、资本市场的扭曲使得货币政策难以产生 q 效应;2、消费风险减弱了消费支出,公众预期构成货币政策传导的约束因素。第叁章 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效应不显着的原因分析。本章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不畅通的深层次3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和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程度,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效率。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问题表现在:1、资本市场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资本市场功能产生体制性扭曲,重筹资调控,轻交易流动,市场功能错位。2、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均衡。分割的金融市场阻碍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流动,对金融市场的局部效应产生差异,投资者难以迅速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以对政策利率变动导致的各种金融工具相对收益率变化做出灵活反映,从而扭曲货币政策信号。3、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资源配置错位。4、资本市场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市场规模,使得财富效应、投资效应可能十分微弱。第四章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效率的对策建议。本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疏通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对策建议。即从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定位的角度出发,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创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减少政府干预,硬化市场约束;进一步改革公司上市制度和股票发行制度

张瑶[5]2006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货币政策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引致中国金融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工具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等日渐丰富和多样化。相应地,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日益加大,货币政策实施的金融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变。在这种情形下,传统的货币政策就不能适应和解决资本市场发展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因而货币政策的效力呈递减趋势。 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现实地影响各类经济主体的金融交易行为,进而影响某些重要的金融变量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因而已对现行的以间接融资为基本调控对象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国内外理论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重大的而且是难度极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笔者选择“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货币政策的选择”这个题目作为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的预期目标是:能够较为全面地分析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而能够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货币政策框架,并且使这个框架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文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笔者简要介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第二章对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做了介绍,并分析了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实施的原因,第叁章首先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

王文磊[6]2009年在《货币政策的中国股市传导机制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各国的股票市场在其实体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加强。我国股票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股票市场的繁荣对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就使得央行在制定和推行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股票市场的因素。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一直集中在传导机制现状以及传导渠道的通畅性等问题上,对于新的金融环境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发展的研究却很少见。我们发现,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指标变化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机构开始关注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股票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本文就借助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而深入地探讨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文章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接着,对货币政策理论进行概述,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引出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然后,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以及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后,从投资和消费的角度分述了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文章的实证部分,用VAR、VEC等计量经济方法,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传导至股票市场的效果,并且实证检验了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渠道影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经由股市传导至实体经济的效果,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显现。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对文章的研究成果进行解释和说明,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综合、系统地分析了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全过程,把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分为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以及最终经由股票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这样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和实证。在方法上,使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由于经济变量不稳定而导致的伪回归问题。

赵丹倩[7]2006年在《我国金融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对货币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金融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新的渠道其作用在逐步加强,这使得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不得不考虑把金融资产价格纳入参考范围,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我国的货币政策中金融资产价格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把金融资产价格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参考指标可行性及建议。本文沿着“提供论据(金融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作用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引出中心论点(把金融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参考指标)——理论支撑——现实中的可行性、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建议”这样一个主线来进行构思和展开分析。在具体结构安排上,本文分四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论文第一章首先是对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作简要的理论综述,从而引出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的理论渊源。然后定性地分析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提出的挑战。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的相对价格,从而改变市场参与者和其它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最终把货币政策的意图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凯恩斯的利率传导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是: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消费)支出↑→总产出↑;货币主义的资产组合调整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是:货币供应量↑→非货币金融资产价格↑→投资(消费)支出↑→总产出↑,两种观点虽然有分歧但客观上两个途径在实际中却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还有其他如汇率传导途径、金融资产价格传导途径等。接下来分析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如下:1、使信贷资金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导致虚拟资本膨胀;2、产生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将影响货币政策的利率调控效果;3、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调控规则;4、使得货币统计的范围发生改变。这些影响使

徐子尧[8]2005年在《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的选题是《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研究》,主要以西方经济学界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理论为指导,以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阐述了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影响资本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进而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和企业的投资,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过程。并简要剖析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不畅通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更深一步分析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挑战。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主要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通过这十多年的发展,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日益明显,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产权交易、风险定价和行使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的作用更加突出,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已逐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是当前金融理论中最前沿的问题之一,但目前各国的货币政策还不太关注资本市场,因为理论上还没有解决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传导关系,对货币政策是直接作用于资本市场,还是通过一系列中间经济变量来间接影响证券价格和经济实体的,经济学家目前没有统一的看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逐渐规范,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资本市场已成为商业银行为中介的传导之外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另一条重要的途径。本文作为对金融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的一种尝试,不仅可深化自己所学的货币、资本市场等金融理论,而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本文对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的研究是先从对货币政策传2导的一般概念分析入手,阐述西方经济学界有关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及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的理论,并对国内在该领域的前期研究成果做了简要述评,目的是为以下几章探索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与指导。接下来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以后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说明我国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方面的现状,并简要剖析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不畅通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更深一步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新挑战。在逻辑上,本论文中每章与前一章都有承前启后的逻辑关系,每一章中的各部分也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本文的逻辑分析框架是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程序图,在这总的逻辑框架指导下,沿着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理论)到具体的路径推进。叁、本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全文共分叁章。第一章分四节。第一节介绍了西方主要经济学派对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有关理论。第二节对资本市场发展起来后,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理论进行了阐述,整个传导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即货币政策通过利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影响资本市场;再通过资本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有托宾的 q 理论效应、非对称信息效应、财富效应、流动性效应等理论。第叁节对国内在该领域的前期研究成果做了简要述评。第四节探讨了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与制度环境、资本市场的规模与效率、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程度、中介机构与监管机构。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本章从不同角度,采用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进行了尽可能充分的分析。第一节简要介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及金融结构的发展变3化。我国股票市场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金融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我国金融资产总额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我国各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已从现金银行存款占绝对主要部分发展到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和股票等多种资产并存的局面。反映了银行中介机构相对地位的下降和资本市场相对地位的提高。第二节运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图表、建立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的两个环节: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到资本市场;货币政策经由资本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效率进行量化检验。具体而言,通过考察我国连续八次降息对股市的影响,说明货币政策传导到资本市场这一环节还是较为通畅的。通过 Grange 因果检验的方法检验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通过选取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国债发行总额、贷款总额、沪市综合指数四个变量建立一般计量经济学模型,考察其对投资额的影响(其中,沪市综合指数代表了股价波动情况),即检验其投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由资本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的环节并不顺畅。根据以上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深入剖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不畅通的深层次原因。第叁章是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讨论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新挑战。对当前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对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关系争论较为激烈的几个问题: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框架(包括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是否应考虑?

王卫涛[9]2010年在《我国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上的传导效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引发了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资本市场的传导效力影响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正确地把握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成为制定有效投资决策、选择恰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减少市场波动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探讨了货币政策如何通过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调整来影响资本市场,分析了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结合我国实际,运用泰勒规则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传导效力,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侧重点和盲点,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上传导不畅,并且忽略了对资本市场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关注。本文分析了造成传导不畅的原因,认为我们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重视资本市场,重视资产价格波动,规范发展资本市场,逐步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最后联系当前实际,提出我们要控制信贷资金,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应对新的经济形势的建议。

于辉[10]2005年在《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对国内外货币政策实践把握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现实,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做了系统分析。论文力图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进行规范的经济学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建立起一个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框架。为此,论文首先从货币政策有效性一般理论的评述入手,在此基础上,依托于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经济金融环境,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等方面系统地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论文还着重从量的角度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效能进行了实证考察。并在对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传导机制模式比较、评价与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模式、传导机制模式等建议,并进一步给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路径和对策。

参考文献:

[1]. 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证券市场传导的效率研究[D]. 戚莎莎. 西北大学. 2008

[2]. 论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D]. 李健.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3]. 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 杨新松. 复旦大学. 2006

[4]. 论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D]. 林涛. 西南财经大学. 2005

[5].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货币政策的选择[D]. 张瑶.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6]. 货币政策的中国股市传导机制实证分析[D]. 王文磊. 华侨大学. 2009

[7]. 我国金融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D]. 赵丹倩.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8]. 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 徐子尧. 西南财经大学. 2005

[9]. 我国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上的传导效力研究[D]. 王卫涛. 兰州商学院. 2010

[10].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 于辉. 吉林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  

论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