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亟须练好“内功”——当前“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解决问题论文,内功论文,策略论文,亟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学生在“解决问题”领域存在的问题
2010年6月,我市组织了一次面向四年级学生的“解决问题”专项检测。为客观检测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我们把握了“基于教材,适度变式”的命题原则。结果表明,当前学生在“解决问题”领域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功”缺失。
1.问题信息的“卷入度”不高
【题例1】小丽从家到学校走了8分钟。按这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少年宫要多长时间?
对1422名学生的检测结果表明,本题的正确率为61.6%。多数错误如出一辙:390÷(520÷8)=6(分钟)。反思原因,一方面,图文并茂的问题信息,会“挤占”学生的视觉通道,从而造成信息流失、影响题意把握;另一方面,受教材相似题目解答经验的定势影响,学生疏于留意本题的变化之处。问题信息的“卷入度”不高,是影响“解决问题”正确率的重要因素。
2.问题思路的“分析力”不强
【题例2】根据算式提出问题。(此题原含5个小题)
小杰在新华书店买了2本《故事大王》和2盒磁带,共用去48元。每盒磁带10元。
48÷2__
能正确提出“1本《故事大王》和1盒磁带共几元”的学生,约占总数的54.3%。很多学生所提问题是“小杰买《故事大王》和磁带平均花了多少元”,将“48÷2”看做“求平均数”;还有部分学生所提问题是“把小杰的钱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元”或“2本《故事大王》多少元”,以为“48÷2”是“将48元平均分成2份,买两种物品各用1份钱”;另有一些学生则“假设48元只买一样东西”,提出了诸如“如果不买磁带,一本《故事大王》要多少元”的问题。这些提问,虽都蕴涵一定的数学思考,但显然都误读了“48÷2”在本题情境中的真正意义。
3.问题解答的“策略性”不足
【题例3】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元?
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这样解答:50-28.6-10=11.4或50-(28.6+10)=11.4.这种现象除了说明学生分析能力欠缺,也反映了其策略意识淡薄。假如学生已有“在解决问题后进行检验反思”的策略习惯,将所求答案“代入”情境,就很容易发现:如果书价是11.4元,那么付出50元就该找38.6元。这样一来,阿姨不是“多找了”,而变成“少找了”。于是,他们便有可能修正原有思路。
二、改进策略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解决问题”教学应该明确方向,对症下药,着眼长效,重点突破,以真正练好“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功”。
1.优化“问题表征”,提升问题信息的“卷入度”
解决问题,起于“问题表征”。“问题表征”是指解题者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问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构建属于自己的“问题表象”并被“短时记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审题”。新教材中的“问题”,已不再是纯粹文字的、结构分明的“标准件”,而是图文并茂、多元集结的“融合体”。对此,学生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审题状况。为帮助学生准确建立“问题表征”,教师应关注以下两条策略:
(1)在“表达”中完善表象。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加强学生直面“问题信息”时的充分表达,是促使其头脑中“问题表象”逐步建立、不断完善的有效途径。具体地,要引导学生展开“二步表达”:第一步是“盘点数学信息”。围绕“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让学生透过繁杂的情境完整提取各种数学信息,力求“不遗漏”。如果学生难以提取那些“隐性”的数学信息,教师应给予提示与指导。第二步是“提炼条件和问题”。围绕“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让学生梳理“有用信息”及“目标问题”,进一步明确解题指向。经历这样的“二步表达”,有利于学生头脑中的“问题表象”由片面变得完整,由离散变得统一,由浅薄变得深刻。当前,很多教师比较重视第一步的学生表达,却忽视第二步的学生表达,这会影响学生“问题表象”的结构优化。笔者认为,每次“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应腾出时间,放手让学生“二步表达”,并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其养成“解决问题前进行二步表达”的自觉意识和习惯。
(2)在“示意”中深化理解。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头脑中的“问题表象”适时外化,用“画图”的方式个性化地呈现出来,能有效促进其对题意的理解深度。因为“画图”的过程是一个“去情境化、显数学化”的过程,它能削减题中的次要成分,突出题中的主要元素,清晰展示题中信息间的相互联系。【题例2】中,在“二步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如下示意图(大长方形表示《故事大王》,小长方形表示“磁带”),那么,题目信息便能“尽收眼底”,解答线索也可“豁然开朗”。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画图应以“直观图”为主,到了高年级,则逐渐过渡到“线段图”。需要注意的是,“画图”只是我们优化“问题表征”的一种方式。教师既要有意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又不可强求,以免出现“为画图而画图”的形式化弊端。另外,要珍视学生自创的“原生态”示意图。这些图可能“粗糙”,却往往蕴涵着学生对“问题表象”的真实理解。
2.关注“知识原点”,增强问题思路的“分析力”
传统的“应用题”,有着鲜明的“类型化”倾向。只要模仿例题的解答套路,一般的“应用题”都能迎刃而解。而现在的“解决问题”,注重与其他内容的自然融合,虽也有“类型”,但会尽力避免“类型化”。因此,由于缺少了画“瓢”所依赖的“葫芦”,很多学生便会遭遇“老师讲过我会做,稍作变化就难住”的现象。其实,不管是“应用题”还是“解决问题”,每道题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量基于情境内容组建而成的。所以,审清题意后,“解决问题”的核心任务是,深入分析各种数量的内在联系,从而寻求已知数量的有效匹配,实现未知数量的“水落石出”。唯有这种“深入分析”的能力,才是学生“解决问题”得以举一反三的制胜法宝。那么,教师该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来锤炼、培养、提升学生的“分析力”呢?对此,山东省济南市经五路小学的王莹老师执教的“用连乘解决问题”,就为我们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实践范例。请看片段:
出示例题、组织审题后,学生独立思考,随后展开交流。
生:先用10×8=80算出“1个方阵多少人”,再用80×3算出“3个方阵多少人”。
(经统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这样想的)
师:那我就要问问你们了,为什么要先求出“1个方阵的人数”呢?
生:不知道“1个方阵的人数”,就没法算“3个方阵的人数”。
师:这就是说,要求出“总人数”,就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生:必须知道“1个方阵多少人”“有几个方阵”。
(根据回答,教师贴出卡片。同时,追问“哪个条件已知”“哪个条件未知”,从而确定先求“1个方阵的人数”)
师:那怎么求“1个方阵多少人”啊?
生:每个方阵8排,每排10人,10×8就能求出“1个方阵的人数”。
师:为什么用这两个条件就能求出“1个方阵的人数”呢?
(师出示方阵的点子图)
生:1个方阵8排,每排有10人,一共有80人。
师:(画出图中的1排)这就是1排的10人,8排就是几个107
生:8个10。
师:原来,求“1个方阵的人数”就是求“8个10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再次补充卡片,形成如下页完整图示)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述“由问题指向条件”的思路。然后,又引导学生简要感知“由条件指向问题”的思路,即根据“每个方阵8排”和“每排10人”,就可求出……)
通过上述片段,我们不难发现,为帮助学生既解决具体问题,又发展分析能力,教师应该关注“解决问题”教学的三大起点:
(1)让“运算意义”充分介入。将已知数量合理匹配进行四则运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过程。让很多学生倍感头疼的是:“两种数量作何种运算”究竟该怎样确定?其实,每种运算的本质意义都产生于相对特定的实际背景,也运用于相对特定的问题情境。所以,确定“何种运算”的关键在于两种数量的关联状态“暗合”了哪种运算的“实际背景”。上述教学片段中,求“1个方阵多少人”非常简单,学生大多能脱口而出“10×8”。到此,很多老师便“鸣金收兵”了,而很少关注学生的“算法选择”是“知其所以然”还是“跟着感觉走”。而王老师没有就此停止,她通过跟进追问、直观启发,使学生深刻领会求“1个方阵的人数”就是求“8个10是多少”,由此实现了“每排10人”“有8排”这两个已知数量与乘法意义的内部关联。其实,无论多么复杂的数学问题,其解决过程都起步于两种数量间的四则运算。因此,引导学生以“运算意义”为起点,确定每个解题步骤,是让“解决问题”“内功”深厚的重要保证。
(2)让“数量关系”成为拐棍。“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元素。围绕“数量关系”,教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指导学生树立“大逻辑”观念,基于所求“问题”,把握全题“框架”,找到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从而打开“解决问题”的正确通道。上述教学片段中,王老师着眼于求“总人数”这一问题,通过追问启发、卡片贴示,让学生清晰领会全题“框架”(基本数量关系)是“每个方阵的人数×方阵数=总人数”。然后,再基于“每个方阵的人数”还未知的现状,确定了本题的解答步骤【题例3】要求“这本书多少元”,如果学生找准“付出的钱-找回的钱=书价”的“基本数量关系”,问题便可顺利解决(“找回的钱”需要先求出)。第二,对于“速度×时间=路程”等常用数量关系,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抽象提炼,更要帮助学生在变式运用的过程中深刻领悟,使其能“信手拈来”,熟练灵活地应用于“解决问题”。
(3)让“分析方法”逐步形成。常看到这样的现象:面对一个解题过程,有些学生能理解“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但独立解题的时候,就是不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对此,我们有必要借鉴传统“应用题”教学的经验,将“分析法”“综合法”的思考方法“教”给学生。当然,切忌“空口说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介入、合理渗透,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法”“综合法”的思维路径。回顾上述片段,王老师先以“要求出‘总人数’,就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怎么求‘1个方阵的人数’”的设问,引领学生充分体验“分析法”的思路。接着,又组织学生感受“综合法”思路。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组织,既帮助学生理清了解题思路,又有利于学生早日学会独立分析。
3.加强“相机渗透”,凸显问题解答的“策略性”
如果“解决问题”仅仅着眼于获得问题的具体答案,那么学习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不具备“提取性”意义的。只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吃到“鱼”的同时学会“渔”,“解决问题”教学才能创造“提取化”价值。当然,“解决问题”的策略不能依赖教师的机械讲解、空洞说教来传递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在亲历“解决问题”过程的基础上,及时回顾活动体验,自主总结实践心得,再借助教师的点拨、适度强化来加以提炼,实现感悟。下面,就两个层面的“解决问题”策略谈谈教学建议。
(1)解决某类问题的典型性策略。虽然新教材中“解决问题”不像“应用题”那样按块编排,但“应用题”之间的结构联系在“解决问题”中依然存在。只不过,与“应用题”相比,“解决问题”在保留结构联系的同时,淡化了类型名称(如“归一”“相遇”等)。所以,为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教师可在学生经历一定数量的问题解答的基础上,让其概括解决某类问题的典型策略,如“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典型策略应是学生基于充分体验后的自然提炼,因此,教师不要过早揭示,更不能强加给学生。
(2)解决所有问题的一般化策略。小学阶段,究竟需要让学生积累哪些“解决问题”的一般化策略,这是个众说纷纭的热点话题。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就曾在《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一书中,罗列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11种一般化策略。笔者认为,对于一般化策略的类型,教师自然要心中有数,但在实际教学中切忌囫囵吞枣、贪多求全。关键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某一种或某几种策略的运用价值,再引导其通过多次体验、反复尝试来逐步感悟这些策略的内在意义。比如,“代入检验”是提高“解决问题”正确性的有效策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求答案”与“已知条件”相互“反串”,进行“二次解答”,从而验证答案的正确性。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教师的“用心”引领下形成“代入检验”的策略习惯,由此促进其“解决问题”水平的提升。
事实上,上面谈到的“解决问题”教学的很多策略,都能在以前的“应用题”教学中找到影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教学要“穿新鞋、走老路”。笔者认为,在充分体现新教材“算用结合”理念的前提下,在努力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教学确实应该借鉴“应用题”教学的有用经验,在扮靓“外表”的同时练好“内功”,以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