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境性”到“选择性”——幼儿行为动机发展(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择性论文,情境论文,动机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2~3岁的孩子到街上,看见什么就要什么,而3~4岁,特别是5~6岁的孩子则不然,选准了的东西他们才要,而自己选不中的东西再好,他也不要。孩子的这一行为现象通常反映了孩子心理动机发展变化的一个特点,这就是孩子的行为动机的产生已经从受情境性影响发展到有选择性的控制。
所谓动机的情境性影响,就是指孩子的动机主要随环境的刺激变化而变化。因为2~3岁幼儿的需要(生理需要除外)主要是由当前外部刺激引起的,这种需要的强度由外部刺激的强度所决定。凡是能引起暂时愉悦的事件或事物都可以引起孩子某些行为的动机。《小猫钓鱼》的故事便能说明这一点。小猫钓不到鱼,不只是小猫的耐心问题,还有小猫受环境的感染问题。蝴蝶飞来了,小猫就想捉蝴蝶,这说明小猫的行为动机已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2~3岁的幼儿的行为动机会随情境的变化而产生呢?这里有三个心理因素。一是被动因素。众所周知,2~3岁的幼儿受动性强,缺乏一种主体性,且自我选择力差,不能确定什么刺激对己有利,什么刺激对己无利。二是缺乏稳定性因素。2~3岁幼儿由于心理发展的局限性,自控能力差,他们难以将自己的动机稳定在一个方面,凡是新异的、活动性的新刺激都能使他们改变已有的动机。三是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幼儿初期的活动往往是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的,他们的活动大多数是无意识行为。从上述三点来看,2~3岁的幼儿的行为动机的产生主要是受情境影响的。
孩子到3~4岁以后,这种情形已明显减少。他们的行为已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首先,3~4岁的幼儿已经从主体快乐体验走向注意别人的看法。如来自别人的爱、关心、赞成、赞扬和奖励等。他们这时往往信赖别人而不信赖自己,在他自己的快乐和来自别人的赞成之间进行困难抉择的幼儿,一般来说他们选择别人的赞成,然后,通过压抑或让它消失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快乐,或依靠意志力不去注意它。其次,从幼儿的自我评价来看,早期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幼儿最初的自我评价几乎没有理智成分,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些幼儿对自己过高的评价渐趋隐蔽。例如,有的孩子想说自己好,又不好意思,于是说:“我不知道我做得怎么样。”或说:“我不说。”这说明,中后期幼儿的理智成分增加了,孩子会根据理智来判断、分析和评价事物,也就是说孩子的受动性减少了,主体性增强了。
再次,从活动的目的方向性来看,早期幼儿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无意的或不随意的,他们的心理活动主要受外来影响和支配,而中后期的幼儿已经有了明显的有意的或随意的心理活动,这时他们大多数心理活动可以由自己的意识控制。事实证明,幼儿心理活动的自觉性总是在不断提高的,因而幼儿行为动机的发展也总是从受情境的影响为主向以自我控制的选择性为主转化。
幼儿行为动机发展的这一特点提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注意这一点,即推动幼儿的选择。心理学研究指出,人最终必须自己为自己进行选择,别人不能经常为他选择。如果总是依靠别人为他选择,不仅会使他衰弱下去,削弱他的自信心,而且会使他对于自己经验中的内在快乐,对于自己的冲动、判断和情感的觉察能力发生混乱。所以推动幼儿的选择性对于促进他们成长大有好处。况且从幼儿本身来看,让他们提高选择性,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摆脱情境的困扰,从自我的自由选择中获得主观的快乐体验。要推动幼儿的选择,家长必须注意抓好两点,一是提高幼儿的选择力。家长长方面要指导孩子进行选择,一方面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让孩子在自我选择的活动实践中提高选择能力。二是要帮助孩子提高抗干扰的能力。这主要是要在孩子心理活动的条理性、稳定性和控制力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