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王南南

浅析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王南南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维护结构墙体较轻,抗震性能良好,施工作业技术成熟,结构布局灵活,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它能够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促进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物的整体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钢筋混凝土由于其具有较好的防火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且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中,已经成为现阶段建筑行业中使用最多的材料[1]。为了提升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应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点

在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方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2],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1、施工工序的复杂性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相对来说比较麻烦,并且其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其步骤一般为:准备工作→放样→测量、构建模版→建立钢筋架→安装→浇灌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按照此步骤来展开施工,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随着工作面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施工顺序。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易损性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不规范,容易造成结构开裂等问题,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破损,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有效避免问题的出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3]。

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易变性

混凝土浇灌的时候必须通过模版支撑或二次支撑传递给下面预先浇灌好的楼板,在这一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荷载都是由混凝土结构及临时性承载系统来承担的,并随着施工程序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易变性。

4、混凝土易碳化

二氧化碳会和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内部进入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就会导致碳化的现象产生,生成碳酸钙以及水,碳化现象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同时还会降低混凝土的碱度,减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以上的几点特征,施工人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出现,避免施工质量受到威胁。

二、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

1、控制材料的质量

施工材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否稳固。为了良好的完成建筑工程,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质量标准、慎重选用施工材料是非常必要的[4]。对工程中所使用水泥、砂石、钢筋等材料要做好进场检查,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查,以确保进场材料能够满足要求,对于抽查结果不满足要求的材料及时予以清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施工图纸是施工工作的指南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图纸内容进行施工。施工方案设计者应该提出科学而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并且对钢筋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等施工环节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5]。

三、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

1、模板设计与施工

模板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存在一定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必须在可靠牢固的基础上对支架进行支设,模板内部必须要清理干净,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要求确定几何尺寸的偏差。设计与选择模板的体系对混凝土的外观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选择时需要对其刚度、可周转次数、强度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并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公司或者个人进行设计、配板放样和编号。对于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对构件的几何尺寸进行控制和把握,保证轴线位置的无误。安装和拆卸模板必须由专业的施工团队负责,并对安全实施保障方面做进一步的处理。

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的选材,是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第一关。对于钢筋的进场,必须考虑采购方的出厂合格证、生产资质等与质量安全问题相关的资质。并在试验室对钢筋进行多次试验,请专业人士或专业检测单位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确保工程所应用钢筋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和行业要求。进场后,钢筋材料应当置于干燥地方进行存放,例如厂库、料棚或地势较高的工地,同时,还要在钢筋垛下进行垫木处理,尽最大可能降低环境对钢筋性能的影响,还可以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以提高施工效率。

3、混凝土的配合比的控制与设计

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不合理,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出现过大的混凝土塌度,成型后的混凝土会有较大的孔隙率,混凝土的表面容易出现麻面的情况;坍落度过小,在施工中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就会比较难,混凝土也会较难进行泵送,此外,和易性差、离析、落石的情况也非常容易发生,或是构件上有较厚的砂浆层,下部沉石集中等。因此,需要合理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4、混凝土浇筑工程

混凝土的浇筑作为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最后一道工程,也是影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最后一关。在混凝土的分层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必须考虑上一层的浇筑体的凝结情况,并进行捣实处理,使其上下层合理衔接;另一方面,当浇筑柱子高度大于3米的,且界面面积大于0.16平方米的,可以直接进行浇筑,否则必须在其中部进行开口处理,然后进行分段浇筑;对于横梁的浇筑,首先从梁的一端开始浇筑,并且不完全单方向地进行浇筑,对另一端也适时浇筑;在两端混凝土初凝的状态下,对整个梁进行合拢处理;在浇筑时浇筑量在倾落处理上不宜大于2米,防止混凝土的分层;同时,定期实时观察浇筑过程中模板的变化、支架的变化以及预留孔的变化,及时处理不符合施工放样图纸和相关标准的现象。

5、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外部模具必须拆除,然后进行必要的维护,以完成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取出外部模具后,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喷水处理,降低温度的影响,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5d。在早期的养护中,最好不要使用草帘,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黄色斑点。相对于前期养护,后期养护更重要,此时的养护结果会影响到整体质量。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双层保水覆盖法,将薄膜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上,保温膜夹层中含有高分子聚合物,可以不让水分流失,再将密封膜覆盖在上面,使其保水性能得到提升。

四、结语

结合现阶段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成为了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内部结构,而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上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建筑施工团队应对各个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进行仔细的审核把控,同时,施工企业也应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及提高,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避免不必要问题的出现,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剑勇.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250.

[2]金恩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6(26):94-95.

[3]周锐.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18):32-32.

[4]高景怀.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6):302.

[5]江潮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5):22-23.

论文作者:王南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王南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