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的无缝链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沃尔玛论文,链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连锁巨头沃尔玛被誉为全美最令人生畏的零售商。自1993年以来,沃尔玛一直雄踞世界十大零售商排行榜之首。1993年,沃尔玛第一次超越西尔斯荣登世界零售业榜首。1996年,沃尔玛进军中国,同年销售额达1050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同业,成为全世界第一家销售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连锁店。近两年来,沃尔玛又战胜通用汽车荣登世界五百强的榜首,从而被惊叹为世界零售业的一大奇迹。那么,这一奇迹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沃尔玛总结了三大竞争法宝:以顾客为导向、天天低价和激励员工。而在这三大法宝背后的镇山之宝,即是供应链制胜:实行“直接转运”的新物流战略,实现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之间的无缝隙链接。研究显示,与沃尔玛自建强大的配送中心相比,美国另一家零售巨头凯玛特选择了把大部分物流作业外包出去,从短期看,似乎降低了公司营运成本;从长期看,却丧失了对物流的控制,使总成本大幅提高。相反,沃尔玛的通讯设施、车队和它的配送中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不仅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更保证了实现企业的效益。统计显示,每1美元商品销售额中,凯玛特在配货方面要花费5美分,而沃尔玛只需1美分多点。
供应键的无缝链接
在物流运营过程当中,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因为在沃尔玛降低成本之后就可以让利于消费者,这是沃尔玛的哲学,就是“以最佳服务,最低的成本,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
在物流方面,沃尔玛尽可能降低成本。为了做到这点,沃尔玛为自己提出了一些挑战。其中的一个挑战就是要建立一个“无缝点对点”的一个物流系统,能够为商店和顾客提供最迅速的服务。这种“无缝”的意思指的是,使整个供应链达到种非常顺畅的链接。沃尔玛所指的供应链是说产品从工厂到商店的货架,这种产品的物流应当是尽可能平滑,就像一件外衣是没有缝的。
物流实际上是一个循环的概念,它没有结束,也没有开始。在这个循环过程当中,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开始,而且循环涉及到每一点。因为顾客是第一位的,因此,沃尔玛就从这里开始。顾客到一个商店之中,他们买了一些产品,比如说给孩子买尿布。如果物流循环是比较成功的,那么在他买了之后,这个系统就开始自动地进行供货。这个系统当中的可变性使得这些卖方和买方——工厂与商场可以对这些顾客所买的东西和定单进行及时的补货。这个系统应当是与配送中心联系在一起的。配送中心实际上是一个中枢,把供货方的产品提供给商场。这个供货商应当只提供给配送中心,因此这个配送中心可以为供货商减少很多成本,他只需要送到配送中心这一个地方就可以了。
沃尔玛有的时候采用空运,有的时候采用轮船运输,还有一些采用卡车进行公路运输。在中国,沃尔玛百分之百采用公路运输,就是卡车把产品运到商场,然后卸货,然后自动放到商店的系统当中。在沃尔玛的物流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确保商店所得到的产品是与发货单上完全一致的产品。因为他们相信过来的产品是没有任何失误的,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沃尔玛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常精确的传统,这可以有助于降低成本,而这些商店在接受货物以后就直接放到货架上,来卖给消费者,这就是沃尔玛物流的整个循环过程。
沃尔玛进行物流业务的指导原则,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是百分之百的一致和完整的物流体系。不管物流的项目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沃尔玛必须要把所有的物流过程集中到一个伞形结构之下。在供应链中,每一个供应者都是这个链当中的一个环节,沃尔玛必须要使整个供应键是一个非常平稳、光滑的过程,一个顺畅的过程。这样,沃尔玛的运输、配送以及对于订单与购买的处理等所有的过程,都是一个完整的网络当中的一部分。这样的优势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在沃尔玛的供应链当中,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把所有环节上可以节省的钱都节省下来。
信息技术:无缝链接的纽带
人们很难想象,像沃尔玛这样一个拥有庞大躯体的零售巨人,是怎样控制其内部购、销的各个环节,并使其最大限度地降低运作成本的。其实,在整个庞大的集团式购销网络中,以卫星通讯和电脑管理所代表的信息化高科技联络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0年代初,当其他零售商还在钻“信息化”这个词的牛角尖时,沃尔玛便与休斯公司合作,花费2400万美元建造了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83年发射升空和启用。沃尔玛前后共花了6亿多美元,建起了目前的电脑与卫星系统。沃尔玛所使用的各种大型计算机放在一起,可以占满一个足球场,沃尔玛还拥有一支500人的软件开发队伍。沃尔玛称:“人们都说资讯就是力量,我们从我们的电脑系统中所获得的力量,成为竞争时的一大优势。在卫星通讯室里,技术人员坐在荧光屏前用电话可跟任何一家连锁店联系。在这里看上一两分钟,就可以了解一天的营业情况。”
沃尔玛与INFORMIX合作建立IN-FORMIX数据库系统,系统信息总量达到4000千兆的海量,每天仅条码阅读机读写的信息就有2500万字节之多,总部每天和各地分支机构交换的数据达1.5亿个字节,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数据库。依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任何一件商品的销售都会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当库存减少到一定量的时候,电脑会发出信号,提醒商店及时向总部要求进货,总部安排货源后送往离商店最近的一个发货中心,再由发货中心的电脑安排发送时间和路线,在商店发出订单后36小时内所需货品就会出现在货架上。作为沃尔玛的总裁,依靠信息系统,可随时调用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家商场的营业情况数据,知道哪里需要什么商品,哪些商品畅销,从哪里进货成本最低,哪些商品利润贡献最大等等。沃尔玛就这样和众多消费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成为许多消费品制造商联系市场的重要渠道,这个巨大的销售网络,决定着许多商品的生产消费过程。
沃尔玛进行全天候的运作,而且是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运作。沃尔玛的商品卖得非常多,物流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要确保这些商品是在不断地流向沃尔玛的商店,并没有任何的中断。沃尔玛必须采用一些包括零售技术在内的最尖端的技术,采用更加先进的、现代化的技术,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为了达到供应链的平滑,沃尔玛的补货系统采取高技术的运作。具体地讲,沃尔玛采用了UPC统一的货品代码。有了代码就可以对它进行扫描,可以对它进行阅读。在沃尔玛的所有商场当中,都不需要用纸张来处理订单。沃尔玛这个自动补货系统,可以自动向商场经理来订货,这样就可以非常及时地对商场进行帮助。经理们在商场当中走一走,然后看一看这些商品,选到其中一种商品,对它扫描一下,就知道现在商场当中有多少这种货品,有多少订货,而且知道有多少这种商品正在运输到商店的过程当中,会在什么时间到。所有关于这种商品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扫描这种产品代码得到,不需要其他的人再进行任何复杂的汇报。在商场当中,商场的经理拥有这样的自由度——他可以不听从这些物流系统对他的建议。虽然系统的建议很多,但是经理还可以订更多的货,或是系统建议的数额太大,经理有一些自主权来减少一些。在美国,这个系统每天提供的这种信息,都下载到沃尔玛的世界各地的办公室当中,世界各地的这些信息又都可以传送到沃尔玛的总部来。只要有一个人进行订单,沃尔玛就通过这种电子方式来和供货商进行联系。
沃尔玛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可以使得供货商们直接进入到沃尔玛的系统,沃尔玛叫做零售链接。任何一个供货商可以进入这个系统当中来了解他们的产品卖得怎么样,昨天、今天、上一周、上个月和去年卖得怎么样。他们可以知道这种商品卖了多少,而且他们可以在24小时之内就进行更新。供货商们可以在沃尔玛公司每一个店当中,及时了解到有关情况。在中国,沃尔玛有300多家供货商,在深圳他们也可以进入沃尔玛的零售链接当中,可以了解他们的商品卖得如何。在中国,沃尔玛没有数以千计的商店,而在美国沃尔玛则有数以千计的商店。通过零售链接,供货商们就可以了解卖的情况,以此来决定生产的状况。他们还可以根据沃尔玛每天卖的情况,对将来的卖货进行预测,以决定他们的生产情况。这样他们产品的成本也可以降低,从而使整个过程是一个无缝的过程。
配送中心:物流的中枢
如果把物流的信息系统比作沃尔玛的神经系统,那么,配送中心就是沃尔玛物流运作的中枢。目前在美国沃尔玛有30家配送中心。这些配送中心分别服务于18个州2500家商店。美国的商店有各种不同的种类,有一些超级市场,有一些一般的日常用品商场,还有一些山姆会员店。沃尔玛有一些区域配送中心,是一些比较大的配送中心,但同时沃尔玛也有一些比较小的可用于进口产品和副食品等等的各类配送中心,所有这些不同种类的配送中心,都是沃尔玛整个网络当中的一员。
沃尔玛的集中配送中心是相当大的,而且都在一层当中。之所以都是一层,是因为希望产品能够方便地进行流动。如果有电梯或其他物体,就会阻碍流动过程。因此,沃尔玛所有的这种配送中心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一层的一个配送中心。沃尔玛使用一些传送带,让这些产品能够非常有效地进行流动,对它进行处理不需要重复进行,都是一次。比如说,在某某货品卸下来以后,沃尔玛要对这些产品进行一些处理。如果处理好几次,这个成本就会提高,而如果沃尔玛采用这种传送带,运用无缝的形式,就可以尽可能减少成本。
沃尔玛每一个星期可以处理的产品是120万箱。由于沃尔玛公司的商店众多,每个商店的需求各不相同,这个商店也许需要这样,那个商店可能又需要另一样。沃尔玛的配送中心能够自动把产品根据商店的需要,自动分类放入不同的箱子当中。这样,员工可以在传送带上就取到自己所负责的商店所需的商品。为了知道应该取哪个箱子,传送带上有一些信号灯,有红的、绿的,还有黄的。员工可以根据信号灯的提示来确定商品应被送往的商店,来拿取这些商品,并将取到的这些商品放到一个箱子当中。这样,所有这些商场都可以在各自所属的箱子当中放入不同的货品。
标签:沃尔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