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_康德论文

康德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_康德论文

康德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康德论文,理论论文,结构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康德的整个美学至少包括这样两个方面:其一是美的哲学;其二是审美心理学。康德美学的研究者多半只注意前一方面的论述和研究,而对后一方面的研究不够重视,甚至被忽略了。实际上,康德的美学也是充满矛盾却很富独创性的审美心理学。

本文试图从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和历时性结构两个特定视角来考察和研究康德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所谓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是指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美感体验的各种心理要素协调运作所呈现的审美心理形态。所谓审美心理的历时性结构,是从审美心理结构的历史性生成、展开、发展和转换的本体论角度讲的。从这个特定角度看,康德美学中具有非常深刻且不为以往研究者所注意的丰富的审美心理学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为何落在审美判断力和目的判断力上?或者说,审美判断和目的判断为何成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中介和桥梁?为何这个桥梁不仅是美的哲学,而且也是审美心理学?弄清这个问题是探讨康德审美心理结构理论的重要前提。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探讨了感觉界的自然概念领域,《实践理性批判》探究了超感觉界的自由概念领域。前一领域的先验法是悟性,涉及的是感觉现象界;后一领域的先验法则是理性,涉及的是人的自由。这两大领域之间尽管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但它们又毕竟都存在于同一主体内。所以,在康德看来,通过对主体内在方面的探讨及其主观先验法则的确立,可望把相互分隔的两大领域连接起来。正是这种心理方面的要素及其主观先验法则构成了使两大批判联结起来的最内在的根基。康德说:“我们就必须有一个作为自然界基础的超感觉界和在实践方面的包含于自由概念的那些东西的统一根基。虽然我们对于根基的概念既非理论地,也非实践地得到认识的,它自己没有独特的领域,但它仍使按照这一方面原理的思想方式和按照那一方面原理的思想方式的过渡成为可能。”①在康德这里,使这种过渡成为可能的最重要的就是寻找一种根基,这种根基实际上就是他称之为“中介分子”的判断力的最内在的东西,正是这种根基成了判断力这个“中介分子”得到连接两大批判的可能性及其各方面得以实现的原理和保证。这种根基在康德这里既不是通过理论的思想方式也不是通过实践的思想方式得到的。换句话说,就是既不是依照悟性先验立法,也不是依照理性先验立法。这明显地有别于大陆理性美学和英国经验美学,表明康德试图寻找一种新的美学思考方式。这样,统一存在于主体内的两大领域的作为先验立法的根基就必然落实在主体的心理方面,实际上这种根基也就是人类的心理基础。只有在人类的心理结构中才能找到这种既不是依理论的也不是依实践的思想方式的根基。所以,判断力批判虽然不具有自己的立法,但仍具有自己的独特的先验原理,以保证审美之实现成为可能。从康德的有关论述可知,这个独特的先验原理毫无疑问地就是康德假定的并作为审美之可能实现的且衔接自然概念领域和自由概念领域之主观先验共通感。因此,第一,从康德的批判哲学的体系看,《判断力批判》实际上是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心理方面来沟通两大批判的。正如E·哈特曼所说:“康德美学是审美的主体主义,其心理学上和体系上的最终根基是他的认识论上的主体主义。”②第二,按照美学问题的解决方式看,使判断力在悟性和理性之间,情感(快感或不快感)在认识和理性活动中起中介作用,审美活动在自然的感性界和超感觉的理性自由界起中介作用,情感活动和审美活动便成了沟通两大领域的桥梁。所以,第一,康德要解决的美学问题的范围限定在审美主体内。第二,必须探讨和考察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要素,阐明其特征之所在。第三,康德寻找使这种活动之可能实现的最后根基和保证,从而设定一种先验共通感,即未被探明的却可以成为审美法则的历时性先在结构。

从以上所论可知,康德美学不仅是审美哲学,而且也是审美心理学。康德审美心理结构理论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正是康德美学不同于大陆理性派美学与英国经验派美学观念的原因之所在,企图从审美主体的内在心理结构出发,而不是从理性派的理性和经验派的感觉出发去对审美做出规定。因此,朱光潜先生的“康德的独创性在于把过去一些零散的甚至互相矛盾的观点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纳在一套完整的哲学系统里面去”的结论是相当不准确的。

从本文的论述角度看,康德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确实探讨了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和历时性结构问题。同时,也只有从这个角度去看康德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才能更见其独创性和完整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从康德的审美四契机中看出来。康德提出的审美四契机为:

第一个契机: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种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

第二个契机: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

第三个契机: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在它不具有一个目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时。

第四个契机: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愉快的表象。

对于这四个审美契机,美学界做过多种或多方面的分析和阐述。但是,很少有人把握和揭示了这四个审美契机的审美心理方面的深层结构和内涵。事实上,从这四个审美契机以及康德的有关论述可以发现,这里面隐含着审美心理的两个方面的结构:即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和历时性结构。第一和第三个契机主要是对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的规定。第一个契机是以情感(快感或不快感)为中心对审美心理要素的分析。在这里,康德涉及了审美心理中的诸如情感、想象力、理解、情绪等多维因素。第三个契机,康德以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的知觉为中心论及了审美体验中美感心理的诸多因素,力图把主体的体验中的心理结构与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统一起来。就此而言,康德在第一、三两个契机中主要讲的是对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的规定。但是,尽管康德在这方面多有论述,在《判断力批判》中也与在前两大批判的探讨一样,他最主要地是寻找一种先验立法,寻找一种审美之可能实现即共时性美感结构之可能呈现的最后保证和根基。很明显,在审美四契机的第二、第四契机中,康德做出了他的规定。第二个契机“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表象”表明康德要寻找出一种普遍恒定的审美心理标准,要使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同一对象的欣赏虽人各不同,却又不凭借任何理性的概念规定而达到审美认识的一致性。第四个契机“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这个规定,依照康德对这个契机的论述,这句话可仍表述为“美是不依赖概念而依赖共通感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共通感在康德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中是至关重要的概念。这种共通感作为审美之可能实现的主观先验共通感构成了审美心理结构的历时性结构。尽管这种结构在康德的美学中没有被探明而只是作为一种假定的先验性存在,但它在康德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占有关键性的地位。把这四个契机综合起来看,第三个契机又是其他契机的升华,它通过知觉的感性完整作用统一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和历时性结构。从而可以说,康德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是相当完整的。至于康德对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两个方面的探讨结果如何,只有待我们对康德审美心理结构理论做出进一步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才能做出结论。

康德对审美心理的共时性多维结构的论述贯穿审美判断力部分,论及了审美心理的诸如情感、想象、悟性、理性、情绪、知觉等多种心理功能。但是,《判断力批判》并不是一部专论审美心理的著作,而且这部著作中的审美心理学内容也并不是一种显结构,而是一种隐含着的深层结构。因此,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心理的共时性多维因素的论述显得相当散乱和零碎。然而,在《判断力批判》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是明显的:以情感为中心的悟性与想象力和理性与想象力协调运动的共时性审美心理结构。以情感为中心的悟性与想象力的自由和谐运动的共时性美感心理结构体现于美的欣赏中,而以情感为中心的理性与想象力的协调运动体现于崇高的鉴赏之中。“审美的判断只把一个对象的表象连系于主体,并且不让我们注意到对象的性质,而只让我们注意到那决定与对象有关的表象诸能力底目的性形式。这种判断正因为这原故被叫做审美的判断,因为它的规定根据不是一个概念,而是那在心愿诸能力的活动中的协调一致的情感(内在感官在内),在它们能被感觉着的限度内。”④从审美心理方面看,审美是连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与不快感的,本质上属于一种情感判断,是情感判断中想象力与悟性的和谐自由运动。显然,康德把想象力和悟性看成为审美心理情感判断结构中的两种基本力量。想象力的功能是“把多种感悟观照因素综合起来”。从而在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中,想象力和悟性就以情感为中心形成了一种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审美心理的“心意诸能力”进行自由和谐的整体运动。

康德在美的分析中是联系到对象的形式来论述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的,而在崇高的分析中,康德对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的论述是联系着对象的无形式进行的,因此崇高欣赏的美感体验的诸要素的组合不同于美的欣赏的心理体验的诸要素的组合,不是悟性和想象力的和谐运动,而是想象力与理性的协调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崇高的分析中康德几乎没有提到情感这个字眼,但就其内容的实质看,崇高的审美心理共时性体验结构仍然是以情感为中心的。而且,在此用不着提情感这个字眼,崇高审美心理必然是与情感相联系的。与美的分析相比,崇高的鉴赏更带有主观的情感心理色彩。因此,崇高的审美心理共时性体验结构实际上仍是以情感为中心的想象力和理性的协同运动。康德指出:“崇高感觉评判对象时却在它自身结合着心意运动,而这种运动应判定作为主观合目的(因崇高使人愉快):这运动将经由想象力或连系于认识能力,或联系于意欲能力,在两种关系里那当前表象的合目的性却仅就这种能力的关系而加以判断(没有目的或利害感)因依着第一种将把数学的情调,依第二种时将把力学的的情调赋予对象,于是这对象将在所述的两种样式中作为崇高表现着。”⑤康德的崇高感倾向于主观而非客观,面对着量的崇高,自然对象的巨大体积超过了想象力的把握能力,在人心中唤起一种要求对对象予以整体把握的主观合目的性的不确定形式的“理性概念”。面对着力的崇高,想象力无力适应自然对象而感到恐惧,要求一种强烈的主体人格力量和道德理性。在崇高的鉴赏中,主体心理体验结构的理性因素占着突出的地位,显示出道德伦理的理性力量,从而呈现出一种与美的判断的情感、想象、知觉、悟性和谐自由运动结构不同的情感、理性、想象力的崇高心理体验的情调结构。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的情感审美判断中介通过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揭示了审美心理的代时性体验结构是多维心理要素协调运动的有机体。但康德对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的展示并不是他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的最重要的规定。在他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中,更重要的是寻求这种审美心理共时性美感结构在审美活动中的现实美感呈现的最后保证,寻求一种审美愉快之可能实现的主观先验原理,而这种先验原理落实在审美判断的心理结构上就是康德所谓的审美先验共通感,实际上就是康德尚未论证和正确把握的审美心理的历时性本体论结构。

前已提到,康德的审美四契机中的第二和第四契机主要是对审美心理历时性本体论结构的规定。在这里,康德企图为审美判断找到一种恒定的审美判断标准和一种恒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基础。审美判断既不是知性判断,也不是理性判断,不是概念的也不是推理的,但又要求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那这种有效性的保证和原理只能是一种内在于审美主体心理的主观普遍原理。“鉴赏判断,既然意识到它内部并没有任何的利害关系,它就必然要求对于每一个人都能适用,而并不要求客体具有普遍性,这就是说,它只是和主观普遍性有关的要求连结着。”⑥康德认为,在鉴赏判断里,这种主观的普遍有效性没有概念为前提也可以成立。因为判断在先,快感在后。鉴赏判断之所以判断在先快感在后,就是由于审美实现之可能性依赖审美的共通感。首先由于审美主体存在一种既定的内在于主体的心理结构,正是这种结构的共通性和先在性构成了审美判断的基础。没有这种先验共通感作为审美判断的基础,审美及审美愉快不可能实现。“鉴赏判断必需具有一个主观性的原理,这原理只通过情感而不是通过概念,但仍然普遍有效地规定着何物令人愉快,何物令人不愉快。一个这样的原理却只能被视为——共通感。”而且,“只有在一个这样的共通感的前提下,我说,才能下鉴赏判断。”⑦

康德为什么要设定这种共通感作为审美判断如何可能的主观先验原理呢?理由是:第一,这种共通感具有恒定的先验性,它不需经过推理证明和概念逻辑而作为审美普遍可传达性的一种“理性要求”存在于审美主体心理之中。第二,这种共通感符合审美经验的实际情况,通过这种共通感能够使鉴赏判断期望着每个人的同意,对同一审美对象能够有共同的审美感觉。第三,只有设定共通感,才能使审美判断具有范例性。“共通感,根据它的判断而提出我的鉴赏判断作为一个例子,并且因此我赋予它范例的有效性,它是一理想的规范,在它的前提下人们能够把一个与它协合的判断里和这判断里表示出对一对象的愉快颇有理由地对每个人构成法则。”⑧从这里可以看出,康德对作为审美心理结构的共通感作出了比较确定的规定:先验性作为审美心理结构的先在条件、范例性作为审美心理结构的恒定性、经验性作为审美心理结构的审美适应性。

正是根据康德的审美先验共通感的先在性、恒定性、经验性特征,我们才说审美共通感实际上就是一种未探明的审美心理历时性本体论结构。因为:(一)先在性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和审美历史实践对审美主体心理结构的历史性塑造所形成的审美心理,这种心理结构构成主体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进行的前提条件,正是这种前提条件使审美之实现成为可能。(二)恒定性是审美主体的审美历史整体活动和个体美感经验所形成的审美“偏见”或定向选择能力,正是这种恒定性构成特定民族、特定文化圈、特定个体的审美选择和审美趣味特征。(三)经验性则恰好说明了审美活动必然是一种具体的情感性经验过程,正是这种经验在历史过程中的不断转换凝聚,形成了审美之可能实现的先在性结构和定向选择能力。在康德那里,正是这种审美的先验共通感才使审美成为可能。所以说,康德的主观的审美先验共通感实际上是没有经过人类文化创造历史和审美实践历史说明和展开的历时性本体论结构。

不仅如此,康德还企图把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和历时性结构统一起来,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他在第三契机中说:“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在它不具有一个目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时。”在这里,审美愉快的实现通过知觉这种完整的感性形式统摄了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和历时性结构。历时性结构的先验共通感呈现为以知觉为载体的情感判断结构,共时性的审美愉快结构的实现以作为历时性结构的先验共通感为原理和法则。这里既隐含着审美主体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理发展、创化、完善的历史尺度,同时也揭示了审美愉快的美感结构的现在性生成和呈现。因之,我们才说,第三契机是其它契机的升华,它统一了审美心理的共时性结构和历时性结构,从而使审美心理结构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但是,作为审美心理历时性本体论结构的审美先验共通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尽管康德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某种更深刻的东西来说明。“一种情感的普遍传达性却是以一种共通感为前提:所以这共通感是有理由被假定的,而且不是根据心理的观察而仅仅是作为我们知识的普遍性的必然条件,这是在每一种逻辑和每一非怀疑论的知识原则里必须作为前提被肯定着的。”⑨康德说这种先验共通感不是根据心理的观察,说明他希望通过有别于经验派的方法去解释这种共通感。实际上,康德的从美的分析到崇高的分析而至人是最后目的探讨就显示了他企图解开人类的审美心理结构之谜,企图从审美心理的历时性形成过程来解开这种假定的共通感。在美的分析中,他曾提到只有人在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在许多人里面辨别出谁有鉴赏力谁没有鉴赏力。在崇高的分析中,康德由审美认识功能的想象力与悟性的自由和谐运动的具体分析过渡到崇高美感的伦理精神,从而从客体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的情感判断走向人类主体的实践理性的伦理张扬,强烈地显示了康德意识到了审美判断的美感呈现与审美心理的展示更依赖于人的道德文化的历史进化。在《判断力批判》的审美判断力的结尾部分,康德更自觉地意识到人的社会性和文化道德水准对审美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塑造作用,而不再把审美鉴赏作为一种纯形式的合目的性的知觉心意状态。“鉴赏基本上既是一个对道德性诸观念的感性化——通过对于两方的反思中某一定的类比的媒介——的评定能力,从这能力和建基在它上面的对于情感的较感受性(这情感是出自上面的反思)引伸出那种愉快,鉴赏宣布这种愉快是对于一般人类,不单是对于个人的私自情感普遍有效。这就是更使人明了:建立鉴赏的真正入门是道义的诸观念的演进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只有在感性和道德情感达到一致的场合,真正的鉴赏才能采取一个确定的不变形式。”⑩这里似乎预言着康德企图在人的社会历史实践的文化发展和道德情感进化方面去解开鉴赏之谜,展示作为审美心理共时性体验结构和美感愉快之可能实现的最后保证的审美心理历时性本体论结构的历史生成。人是目的的观点更显示了康德企图把人类的审美能力的发展与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联系起来。但是,康德始终没有也不可能揭开作为审美心理的历时性结构的审美共通感之谜。康德的审美心理历时性本体论结构是一个没有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和人类审美文化实践展开的假定结构。

鲍桑葵在《美学史》中评述康德时说:“人们总有一天会承认,康德靠了他所继承下来的自然和自由的对立而获得的那个具体观念确确实实是实在的自然本性,人们也总有一天会用同一对比的历史形态,即近代意识和古代意识的对立,来进一步丰富康德的那一具体观念。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种新的精神关注到关于这个问题的考虑中来。因为,那时,内在理性就会展示它本不只是一种静态的统一,而且是一种动态的统一,不只是一种平衡,而且是一种演变。”(11)我认为,鲍桑葵对康德的评价是相当恰切的。确实,康德试图用审美共通感作为审美愉快之可能实现的根基和保证,用这种根基和保证统一审美,规定审美,把共时性多维美感结构统一于假定的共通感这种假定的历时性本体论结构中。真正的本体论并不是一种假定,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和审美历史实践的动态历程,真正的历时性是一种发展演变的历史行程。正是这种动态历程才塑造了审美主体的内在心理结构,它不只是一种凝固的结构,更是一种运动、发展和生成,它不只是一种永久的平衡,而且更是一种演变和创化,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平衡与非平衡的统一。

康德的哲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美学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许康德绝没有想到,在他的充满矛盾的美学体系中,同样具有一种深刻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尽管他所猜测或假定的审美心理理论含混,充满矛盾,却富有启示。从审美心理结构的共时性问题上看,康德涉及了审美心理的多维因素,从审美心理结构的历时性问题上看,康德的审美心理历时性本体论结构的审美先验共通感是一个没有经过人类文化和审美历史实践过程展开的稳态稳结构。而且,他试图把两方面的结构统一起来以解开审美心理结构系统之谜。尽管其中有许多费解和矛盾之处,但无论如何,他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毕竟给后来的探索者提供了尚有深刻意义的内容:审美心理结构的完整系统必须是共时性结构和历时性结构的有机统一。若沿着康德的启示去检视审美心理结构之谜的探讨历程,我们将走入一个更丰富更深奥的深层世界,获得更深刻的启示。当然,这是另文的任务了。

注释:

①④⑤⑥⑦⑧⑨⑩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67、86、48、76、79、77、104-105页。

②E·哈特曼:《康德以来的德国美学》。

③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71页。

(11)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1月版,第370页。

标签:;  ;  ;  ;  ;  ;  ;  

康德的审美心理结构理论_康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