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慧佳
(南京市中医院 210006)
【摘要】 目的:益母草注射液和缩宫素联合应用对预防产后出血的目的。方法:选择住院自然分娩的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产时用益母草注射液40mg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加入林格氏液500ml中静脉滴注,产后每天用益母草40mg 2次/天肌肉注射。对照组产时仅用缩宫素20U加入林格氏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产妇产时出血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及24小时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用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联合使用缩宫素对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的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 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预防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304-02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产后出血70%的原因是由于宫缩乏力,所以做好宫缩乏力的防治,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关键。临床上防治产后出血的药物有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随着近年来中成药制剂的广泛使用,益母草注射液促进子宫收缩的疗效得到了临床证实,本文为探讨缩宫素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应用在产妇产时出血及24小时出血的防范效果,回顾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3月顺产的200例孕妇的分娩资料。现分析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产妇中,抽取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者200例,随机分为益母草联合催产素组100例,单独使用催产素组10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等条件基本一致。
1.2给药方法 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用益母草注射液40mg肌肉注射+缩宫素20U静脉加入林格氏液500ml中滴注,产后每天用益母草40mg 2次/天肌肉注射。对照组产时仅用缩宫素20U加入林格氏液500ml中静脉滴注。
1.3血液的收集及计量方法 于胎儿娩出羊水流尽后,在产妇臀下垫一无菌有刻度接血盘,产后阴道流血使用专用一次性可称量产妇垫巾,称重法计算失血量。最后累计为产后24小时出血量。
1.4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产后24小总出血500ml为产后出血的的诊断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上述参数的差异。取P<0.05为差异显著性水平,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分娩后产时出血与产后24小时出血量统计情况,见表1。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组产时出血、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 益母草注射液的药理作用 益母草注射液是从草本植物益母草中提取出的无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苏碱。它可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平滑肌收缩、残留组织排出、收缩肌层压迫止血;并可双向调控凝血因子表达,使表层血管收缩止血,改善内膜基底层血供促进新血生成,从而达到其祛瘀生新,修复子宫内膜损伤;缩宫止血,促进子宫复旧的作用。
3.2 益母草注射液应用对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意义
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加强子宫收缩力,目前产后促进子宫收缩一般使用缩宫素,缩宫素作为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主要作用是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其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是肯定的。但缩宫素仅能刺激子宫上段收缩,妊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有个体差异。麦角新碱对子宫收缩作用力强,但有导致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且价格昂贵,药源紧缺,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作用时间长、能收缩全子宫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益母草注射液的半衰期长达6小时,药效作用持久,,其缺陷在于该注射液的缩宫止血的起效相对缓慢,肌肉注射后约2-3分钟起效,因此我们将缩宫素与益母草联合使用,对于减少产后出血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的使用对于产后出血的防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莉,郭立新.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年,36(5):42-43
[2]张军华.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24(8):121-122.
[3] 顾月丽,顾江红.益母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4):320-321.
论文作者:笪慧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益母草论文; 产后论文; 注射液论文; 子宫论文; 产妇论文; 小时论文; 作用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论文;